|
|
金融助學鋪就貧困學子圓夢之路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 10:48 金融時報
來自貧困山區的面臨畢業的小楊,收到碩士錄取通知書時,欣喜之余,不免為每年高額的學費擔心起來。依靠助學貸款完成4年本科學業的他,還能再次依靠助學貸款來繼續他的學業嗎?帶著這個美好的愿望,小楊再次把希望放在了助學貸款的申請上。中國有許許多多像小楊這樣的貧困學生,他們的大學夢想就是依靠助學貸款實現的。 據了解,自2004年6月新政策、新機制實施以來,全國新增審批貸款學生超過百萬,新增審批合同金額超過百萬億元,加上以前幾年辦理的國家助學貸款,全國累計已審批貸款學生超過兩百萬人,累計已審批合同金額近兩百億元。這些數字說明金融在支持貧困學生就學的領域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另外,除了國家助學貸款這種形式,金融業還采取了多種形式支持教育。教育作為我國民生領域里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面臨的“上學難”等諸多問題在金融的支持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我國教育事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 在金融助學方面,除了在國家助學貸款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政策性銀行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外,一般性商業助學貸款也為眾多想“花明天的錢接受更好的教育”的學生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據了解,一般性商業助學貸款財政不貼息,各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均可開辦。近年來這種助學貸款得到快速發展。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及中國人民大學就讀的MBA學生,如果具備了銀行規定的相關資格,也就是說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做抵押,就可以申請到這種商業助學貸款。而一些商業銀行針對留學海外的學子提供的商業貸款近年來也得到了發展,形式多樣的個人商業助學貸款為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多樣化的人才資源。 近年來,為了適應經濟的快速發展,培養更多的人才,我國教育也逐漸走向大眾化。在國家財政支持不足的情況下,銀行貸款對學校發展資金不足起到了重要的補充作用,尤其對于高等教育來講,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渠道大多來源于商業銀行貸款。正是在金融的支持下,高校的數量急劇增長,從上世紀末中國實行了高校擴招政策,全國大學的數量從10年前的1000所左右增加到目前的近2000所。大多高校利用銀行貸款加大校園改造和建設力度,使學校的教學設施、體育設施、基礎設施有較大改善,不僅學生就學條件得到了改善,而且越來越多的學生能夠接受到高等教育。數字顯示,1998年中國高校招生規模僅為108萬人,2006年達到了540萬人,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的發展階段,毛入學率達21%。 在金融的支持下,越來越多的學生獲得了更多的學習機會,我國的教育事業獲得了長足的進展,經濟的發展也注入了新的動力。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我國的金融業也獲益匪淺。一方面,助學貸款作為個人消費貸款,雖然具有較分散、數額較小的特點,但是相對來講這些貸款出現壞賬的可能性較小,市場風險小,對改善銀行資產質量有一定幫助。如果在制度上對此加以完善,增強個人信用的建設,助學貸款完全可以成為成熟的個人消費信用貸款,為商業銀行提供優質客戶群體。另一方面,高校在金融的支持下獲得發展,同時也給當前流動性過剩的商業銀行提供了較好的資金流向。 在金融和教育兩者共同發展的同時,暴露出一些問題值得人們深思。最近,有關高校"負債經營"以及助學貸款還貸風險的增加,都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高校貸款總額超過2000億元,幾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貸款。專家指出:"如果不重視并且及時制止這種高校負債運行的現狀和趨勢,其必然會給我國商業銀行帶來更大的金融風險,擾亂正常的金融秩序,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還會給我國教育財政制度的建設和國家公共財政制度的建設造成不良影響。對于受教育對象來講,這種現象會進一步促使高校學費'水漲船高',從而加重百姓的經濟負擔。"助學貸款這些年來的運行也反映出這種制度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不僅助學貸款違約率在上升,貸款風險逐漸顯現,而且相當一部分貧困學生難以獲得助學貸款的資助。 面對這些問題,簡單地把責任歸于銀行有失公允。因為教育是公共產品,銀行作為特殊的企業,不能單純強調社會責任而在教育發展中起到"支柱"作用。教育的發展仍然需要政府承擔更多的責任。去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達到20萬億元,財政收入實現3.7萬億元,全年凈增7000億元。公共財政向教育的傾斜是解決就學問題的主要渠道。像小楊這樣考取法律碩士的本科畢業生,特殊的專業讓他無法享受國家助學貸款,商業助學貸款的獲得也較難,這個問題關鍵還在于政府應該通過財政支持的渠道,讓這部分學生能夠繼續接受教育。慶幸的是有些學校已經在這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小楊可以在入校后申請助學金。 當然,這個事情也說明在金融支持就學的領域里,銀行還能夠開發更多的相關產品,為支持就學發揮更多的作用。人們期待,銀行的社會責任應該會促使其在就學的領域里發揮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