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出成果,作風很重要”的暢想(07-4-6)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6日 16:49 審計署網站
審計署副審計長董大勝在2007年全國審計法制處長培訓班上指出,影響審計質量提高的主要原因,除了審計獨立性不強、審計能力不夠,審計責任追究制未建立外,還有就是審計作風不夠頑強,缺乏打硬仗、肯吃苦的精神。他還說,一個單位能不能出成果,作風很重要。董審計長的立論,可謂一語中的,切中時弊,發人深省,筆者非常贊同。由于愛好審計案例的緣故,筆者近幾年閱讀、研究、寫作了一批審計案例。這些案例的成功經驗,稱得上林林總總,繽紛絢爛,但大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審計人員能征善戰的優良作風,促成了審計的峰回路轉。而審計的艱難困苦,又錘煉了審計人員的優良作風。兩者良性互動,猶如兩只輪子,將一個單位、部門帶入碩果累累的豐盛期。這一點,已經得到了諸多的實踐證明。特事特辦,敢冒風險的作風,將重大逃犯阻滯國門。審計署武漢特派辦在審計華中電力集團公司時,審計人員跟犯罪嫌疑人林孔興見面時,其提出回河南老家避暑20天的請求。當時,林的長女、女婿已定居加拿大,兒子在美國工作,外逃的條件很充分。審計人員反復研究林的每一句話,懷疑其借機潛逃出境。到有關部門了解護照辦理流程,又發現林辦護照易如反掌。情況十萬火急!武漢特派辦領導和審計人員沒有按部就班,固步自封,完全仰賴公安部門,而是雷厲風行,解放思想,主動出擊,立即就其現有犯罪證據起草一個報告,分別從南京和武漢緊急飛赴北京,將報告面呈李金華審計長。審計署出面協調有關部門,對林孔興等5人下達邊境口岸布控令,一舉將林孔興和另一名男子攔于國門前。令人后怕的是,如果公安部門的邊控令延遲幾天發出,其給國家造成的重大損失,給審計工作帶來的困難均難以預測。步步緊逼、鍥而不舍的作風,剪碎地下藥品“回扣”鐵網。鹽城市審計局在對某醫藥公司審計時,審計人員抓住一條可疑線索,即與廣東某醫藥公司曾經做過一種“依美思”的藥品生意,一共做了19筆,貨款51萬元,供貨方只出具了3筆增值稅發票,其余16筆是自制倉庫入庫單。每筆都是現金交易,且都是一個叫李某的人簽的字。審計人員順藤摸瓜,步步緊逼,先后五進五出被審計單位,直到醫藥公司經理供認,廣東醫藥公司的代表就是鹽城人,這19筆業務中,只有3筆是真的,另有13筆計16萬元,是公司仿照醫藥代表的簽字,套取現金19萬元,支付了醫院相關人員的回扣。為了取得支付回扣的證據,審計人員不受醫藥公司送回扣記不清給誰,憑證未保留的搪塞干擾,而是認定一條:賬冊還在,不挖出來誓不收兵。在強大的攻勢面前,醫藥公司經理懾于銷毀會計資料的法律責任,主動“繳械投降”,叫會計搬出了“小金庫”的賬冊。某醫院藥劑科長受賄3萬元的證據赫然在目。順線追蹤,鹽城市有關部門將11名“藥耗子”悉數捉拿歸案,其中,最“碩”的藥劑科長竟然受賄360萬元。一時間,引為坊間熱議和美談。踏遍千山萬水、吃盡千辛萬苦、想盡千方百計的作風,讓房地產稅收漏洞無處遁形。江蘇省建湖縣審計局在對某建筑工程管理處審計時,為了了解有關稅收的流失情況,選擇了一家民營房地產公司進行了審計調查。熟悉情況的人都知道,民營企業的會計核算,或是假賬,或無資料,或資料不全,獲取難度大。為了促使民營企業配合審計,提供資料,審計人員不遠千里,到上海調查了該企業的掛靠“老底”,抓住了其違法經營的“七寸”。民營企業被迫提供一點資料。會計和非會計資料不全,房地產企業的經營狀況不清楚,稅收應繳未繳數額無法核算。審計人員沒有被困難嚇住,而是開動腦筋,另辟蹊徑。一天,他們佯裝成買房者,實施智取。就在售樓小姐毫無防備,拿出全部售樓資料,一套一套供他們挑選時,審計人員出其不意,出示執法證,一舉起獲銷售樓盤的全部資料。據此,審計人員深入施工現場,逐棟逐戶核對,發現有整整一棟樓,總計24套房從開發商的銷售記錄里神秘地“蒸發”了。經查,原來是開發商將地皮轉賣給了別人開發,同時將樓的土地成本分攤到了其他樓盤里。僅此一項,就獲土地凈收益123萬元,偷逃所得稅近41萬元。建湖縣審計局的這個項目,被評為2005年全國10個地方優秀審計項目,全國縣級審計機關獨此一家。善抓戰機,窮追不舍的作風,逮住夜幕下轉移賬冊的“小黑手”。江蘇省東臺市審計局在某農藥廠審計時,發現該廠從銷售收入中給了某質保站一部分農藥推廣回扣。經驗告訴審計人員,這有可能成為某質保站的“小金庫”來源。為了弄清事實真相,審計人員馬不停蹄趕赴某質保站調查,結果遭到冷遇,白等大半天。審計人員不得不在財務科的櫥柜上分別貼上了封條,暫時撤出。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完全可以高枕無憂。但東臺審計始終放心不下:被審計單位會不會趁夜色,將賬冊轉移走。審計領導人的一句若有所思的話:今晚,那里可能會有動作,一起去看看,立馬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響應。審計人員坐在車廂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某質保站財務科的位置。功夫不負有心人!一直到凌晨三點,一個身影從質保站樓梯口閃出,倏忽消失在夜幕中。片刻,辦公大樓后面響起摩托發動的轟鳴。有情況!審計人員驅車追去,將摩托攔截下來。一看,坐在摩托后面的,果然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單位會計。責令其打開隨身帶的包,幾本賬冊赫然在目。萬分沮喪的會計,不得不隨審計人員連夜回單位接受調查。經查,該單位6年來,利用收入不入賬,違規設立了一個400多萬元的“小金庫”。天色放亮,“小金庫”被砸開,審計人員臉上露出了勝利者的豪邁和喜悅。勇于挑戰、敢打硬仗的作風,使縣域房地產稅費繳納情況揭開神秘面紗。2006年6月,江蘇省阜寧縣審計局從縣委、縣政府手中接過一道“令牌”,對全縣1997年至2004年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稅費繳納情況進行專項審計調查。此次調查,是阜寧縣“大拆大建”后,對歷史遺留問題的一次集中清算,可謂受命于危難之時:一方面是房地產企業借口多繳稅費3290萬元,向政府逼債;一方面,是稅務部門以企業欠稅為由,停止向有關企業供票,導致居民不能辦理相關證件,引起群眾多次上訪圍墻縣政府;一方面,是大建設階段,稅收政策空子較大,稅收征管的“欠賬”太大。而且,對象特殊,民營企業多;時間跨度長,資料不全,前后8年時間;涉及單位多,人手不足。為了打好這一大仗和硬仗,阜寧審計局超常謀劃、超常組織、超常實施,傾注了審計人員的大量心血和汗水。為了查清有關企業的開發規模和實際銷售情況,盤點人員騎著自行車跑遍了整個縣城,逐個小區、逐個樓棟、逐個單元、逐戶進行核實。有的業主白天沒人在家,審計人員就大清早或者下班后上門等侯,直到弄清房屋的銷售或銷售時間為止。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審計人員終于弄清了四家開發公司54個地段(121宗地)、11602戶、117萬平方米商品房的銷售情況,經與根據賬面銷售情況錄入的電子數據比對,超規劃開發房屋18707平方米,隱瞞銷售收入22618萬元的“管涌”暴露無遺。阜寧縣審計局的這次審計,傾全局之力,精心組織,周密謀劃,勇于挑戰,不僅啃下了這個硬骨頭,而且以為財政增收2661萬元,核減政府債務3235萬元的成績,打了一場漂亮的“殲滅戰”,展示了阜寧審計“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如忍耐”的風采。筆者所舉,只是波瀾壯闊的審計案例海洋中的幾朵小小的“浪花”,全國各級審計機關的案例得意之作,可謂百花齊放,多姿多彩。筆者思忖,審計作風之于審計案例成敗的重要性,從哪個職業能得到直觀形象的認知呢?是長征勝利的紅軍,是有著鐵軍稱號的新四軍,是電視劇《亮劍》里李云龍領導的“虎狼之師”。因為,作風優良是我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傳家寶,所以,現在作風優良成為部隊建設的十六字方針之一。毛主席也說過,最后的勝利往往產生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一句話說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聯系審計實踐來看,財經領域違法違規行為越來越隱蔽,其“蛛絲馬跡”不僅在傳統的財務資料上有所反映,也留存在與業務流、物資流、信息流、文件流有關的業務活動資料、物資流有關記錄、社會信息、合同會議等文件資料上。要想箝制“魔高一尺”,就要發揚優良作風,力求“道高一丈”,抓住風險點、異常點、薄弱點和關注點,減少盲目性,增強針對性,提高效率性。其中,夾雜著各種壓力、誘惑、迷惑和挑戰,甚至反審計的設障、恐嚇和人身威脅。所以,審計就要象老鷹飛翔于長空之下,俯瞰蒼茫大地,孤傲地盤旋搜尋,一旦發現目標,便“穩準狠”地俯沖下來,利爪捕捉。當下,時代賦予了審計職業優良作風更為豐富的內涵。優良的作風,是審計執業信念的牢固載體,是審計方法的生長搖籃,是提升審計能力的動力引擎,是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的催化劑;優良的作風,能出戰斗力,出凝聚力;優良的作風,能出效率,出效果,出效益;優良的作風,能出意志力,出行動力,出執行力;優良的作風,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優良的作風,對人民群眾視作親人,對糟蹋公共資產和資金的行為嫉惡如仇;優良的作風,能克服唯條件論,化解審計資料缺欠、執法權限不足等困難,用足用活審計手段,變不可能為可能;優良的作風,愛較真,敢碰硬,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優良的作風,只要線索不斷,只要有一點希望,便一查到底,永不言棄;優良的作風,嚴謹細致習慣成自然,一切按規矩和程序執法和辦事,少有自作主張的隨意和放縱;優良的作風,是平庸與卓越的分水嶺,是成功與失敗的轉換伐,是人與人形成最終差異的指南針。誠然,審計的優良作風,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生而有之;是后天鍛煉和養成的結果,是他人影響環境浸泡的結果,是審計實踐的附產品和衍生物;是信念、責任、追求、意志、斗志等品質的結晶。審計的優良作風,具有審計職業的獨特性,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復雜地看,堅定信念,志存高遠,下定決心,執著追求,磨礪意志,繩鋸木斷,則聚沙成塔,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簡單行事,則只要“比別人多堅持一點點”,就足夠了。一首古詩耳熟能詳: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和,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一首歌曲有力詮釋:世間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有了“比別人多堅持一點點”,就會迫近事實真相一步步,就會多增機緣一次次。有了“比別人多堅持一點點”,就會從“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困境,轉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風景,進入“為伊消得人憔悴,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佳境,亦會領略“深挖一鍬清泉涌,潛入深水逮蛟龍”的人生快意。(李德志)
(本文內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審計機關和本網站的觀點,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