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勞動合同法本月闖三審 各方意見博弈激烈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5日 11:39 華夏時報
《勞動合同法》本月闖三審 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一年來博弈異常激烈 從某種程度上說,《勞動合同法》是一部比《物權法》引起更多關注的法律。 在2005年12月底通過一審之后,2006年3月起《勞動合同法》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短短1個月,居然收到意見19萬件。 因為爭論激烈,其二審從原定的去年8月推遲到12月24日,原定去年底進行三審的時間也一再延后。3月23日,據稱為三審前的最后一次全國范圍的立法座談會在成都舉行。有消息稱,該草案有望在4月進行三審并通過。 但如果各方矛盾難以協調,三審之后會否再現歷經四審、五審、六審、七審的局面,也未可知。 -屢經變化 爭論從立法宗旨開始 爭論幾乎從立法的根本宗旨就開始了。簡而言之,就是《勞動合同法》應該平等保護勞資雙方的合法權益,還是應該傾向于保護處于弱勢地位的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第一次送審稿套用了《合同法》,即“《勞動合同法》保護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草案公布時則改為“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 二審稿將“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變為“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重大事項大幅度修改 《勞動合同法》一審稿草案對勞動者實行了幾乎是全方位立體式的保護。但其發布后歷經整整一年拿出的二審稿卻對若干重大事項進行了幅度較大的修改。 一審稿規定:“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應當經工會、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或者通過平等協商作出規定。” 二審稿則采用列舉式,將與勞動者密切相關的規章制度細化為勞動報酬、工作時間、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從而將原稿中可能包含在內的企業經營業務事項排除在外,同時將原稿中“應當經工會、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改為“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二審更重視和諧社會 類似變動還包括,將經濟補償金由一審稿規定的勞動合同到期后,不管是單位還是員工提出終止合同,單位都要給員工補償金。改為合同到期后,如果是員工不愿意續簽,單位就不給補償金,如果是單位不同意續簽,則必須給補償金。 但與此同時,二審稿針對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在原《勞動法》連續工作滿10年的法定情況外增加了兩種情況。 這些變動,使人聯想到二審稿將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放在保護勞動者權益之前,這可能更反映了立法者出于平衡各方利益,實現和諧社會的基本思路。 -立法博弈 專家強調:寬嚴無度都不利于保護 2006年3月20日,《勞動合同法》草案公開征求意見,隨即引起了軒然大波。資方、勞方以及工會展開了針鋒相對的立法博弈,在中國立法史上堪稱史無前例。 中國人民大學常凱教授認為:所謂勞工標準是指在勞動關系中,勞動者所享有權利的具體原則與技術性的規定,涉及到工時、工資、勞動條件、社會保險等。中國勞動關系市場化程度已經相當高,勞資矛盾已經成為中國市場經濟中主要的矛盾。 上海華東政法學院董保華教授:《勞動合同法》試圖通過提高勞動基準,在宏觀層次來加強對勞動者的保護,包括:對企業實行寬進嚴出,對員工實行寬進寬出;對勞動管理融入員工主導;對勞動關系實行行政干預。他的評價是,凝固化、標準化、形式化、行政化,其結果是,寬進寬出摧毀了商業秘密和培訓制度;寬進嚴出,摧毀了招聘和解聘制度;自主管理摧毀了績效考核制度;對勞動關系進行行政干預,摧毀了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他認為,片面提高勞動者保護水準,只會造成大部分底層勞動者根本就無法獲得就業,更不要說獲得勞動合同法的保護。 外商意見:限制用人單位的靈活性 在一審稿征求意見時,歐盟商會和上海美國商會同時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了各自的修改建議和意見,其基本結論是: 新法律草案中嚴格的規定將限制用人單位的靈活性,并將最終造成中國生產成本的提高,從而將迫使外國公司重新考慮其新的投資或是否繼續在中國的業務。去年4月24日上午,有20多家美資企業人力資源經理,在上海美國商會有關人士帶領下沖擊《勞動合同法》草案研討會,同樣以撤資相要挾。 盡管二審稿已經對資方有所偏轉,但不久前,全國工商聯召開的征集《勞動合同法(草案二次審議稿)》修改意見座談會上,來自多家民營企業和中介機構的負責人仍在繼續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 據《中國經濟時報》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