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新浪財經

中美能源合作輪廓漸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3日 11:20 《財經》雜志

  節能與清潔能源合作漸入軌道,能源安全策略與海外投資視角分歧依舊

  本刊記者 趙劍飛 發自北京 本刊特派記者 李昕 發自美國首都華盛頓

  “中國已經啟動了在‘十一五’期間降低能耗的雄心勃勃的計劃,這值得贊賞,但落實是個大問題。”3月中旬,美國助理能源部長凱倫哈伯特(Karen Harbert)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說。

  此前幾天,在北京召開的全國人大會議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十一五”開局之年的節能降耗和減污的目標未能實現。

  或許由于對中美兩國在能源問題上面臨的挑戰十分清楚,哈伯特對此并不感到驚訝,因為“下死命令有時就會有此尷尬”。

  “能源之星”來到中國

  用中國國家發改委能源所能源專家周鳳起的話來說,中美兩國能源結構有著“驚人的相似”:美國和中國分別為世界能源消費第一和第二大國,都依賴能源進口,兩國國內煤炭資源豐富。同樣基于這個看法,哈伯特認為,中美兩國在能源方面面臨的機會和挑戰非常相似,雙方在多個領域可以開展合作。

  哈伯特表示,美國現在對能源效率非常關注,不論是電器標準、汽油標準,還是提高家庭、辦公室建筑、工業的能效,美國有許多經驗可以與中方分享,一些方法可以立即影響能源消費而不影響經濟增長。

  3月19日,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標準認證中心(China Standard Certification Center)與美國環保署正式簽署“能源之星”協調互認諒解備忘錄。據此,中標認證中心將與美國環保署選擇部分產品進行試點,開發相互認可的統一的節能認證技術規范,協調認證實施程序,實現企業一次申請,獲得中國和美國認證;并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擴大協調互認的產品范圍。

  “能源之星”是由美國環保署和能源部共同推廣實施的節能產品認證標志,在美國公眾中具有較高的認知度,并已成為普通消費者購買耗能產品的主要決策依據之一。美國政府要求政府必須采購“能源之星”認證的產品,并以法律形式要求聯邦及各州對“能源之星”認證的產品進行補貼,刺激消費者購買節能產品。

  隨著“能源之星”認證項目成功運作,其影響力逐漸擴展到美國之外。據美國能源部網站介紹,2006年,“能源之星”幫助消費者節約了超過價值140億美元電費,相當于70個電廠的能源消耗,減少相當于250萬輛汽車排放的溫室氣體。

  作為中國實現“十一五”節能降耗目標的兩個手段之一,提高能效是中美雙方投入很大力量合作的一個具體領域。此次簽署的“能源之星”協調互認諒解備忘錄,可算是兩國在提高能效方面合作的一個最新成果。

  目前中美之間在能源問題上也已形成多層面的對話體系。中美能源政策對話已經連續舉辦兩屆,不定期的中美石油天然氣工業論壇也已經舉辦七屆。美國能源部還與中國國家發改委、中國科技部、中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等部門在具體項目上合作。哈伯特認為,過去與中國政府有非常有建設性的討論和合作,“我看未來只會繼續和更好,挑戰在于討論要有結果。”

  哈伯特表示,中美正在開展合作的領域包括戰略石油儲備、煤炭利用以及核電技術領域等。她透露,目前中美兩國研究人員正在中國合作建設首座無污染排放電廠項目。

  能源安全:兩種路徑

  在能源問題上,中美之間一個繞不開的分歧,是中國企業在海外敏感地區投資收購油氣資產的活動。

  2006年,中國石油公司頻頻傳出在伊朗尋求投資的消息,包括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投資160億美元開發伊朗北帕斯天然氣田;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從伊朗進口液化天然氣(LNG),且其母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投資36億美元開發伊朗南帕斯天然氣田。加上2004年時中伊簽署的中石化參與開發伊朗亞達瓦蘭油田和購買LNG的備忘錄,中國三大石油企業已經全面進入伊朗。

  而此時,正是美國力促聯合國制裁伊朗之時。中國幾家企業的投資活動立即引來美國國內的關注,甚至美國國會傳出要審查中海油投資的呼聲。哈伯特亦明確表示對中國石油企業在伊朗投資的關注,她稱,不應該做任何事來增強伊朗尋求獲取和成就核計劃的力量。

  或許正是由于伊朗面臨的國際政治不穩定因素,中國各石油公司在伊朗的投資都尚未達成正式合同。據《財經》記者了解,中石油從伊朗進口液化天然氣的項目仍在談判中,簽署合同日期已經比原計劃推遲。3月24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1747號決議,升級對伊朗的制裁措施。這也意味著中國企業在伊朗投資的前景增加了不確定因素。

  在美方看來,中美兩國在能源安全的理解上尚有差異。在2006年底于北京參加首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期間,美國能源部長伯德曼已經提及這一問題。他表示,能源安全的定義是能夠獲得這些資源,并不一定要去擁有它。

  哈伯特對《財經》記者重申,美國對能源安全的看法,在于能“獲得”(having access)可靠、可支付、安全的能源供應。在她看來,中國的看法有所不同,是對能源供應的“擁有”(owning access)。

  哈伯特認為,市場是決定供應和確定價格的最好方法。如果依賴市場供應,實際上擁有獲得廣泛能源供應的途徑。“現實是美國也做不到擁有經濟所需的全部資源,中國也做不到。不論是中海油,還是其他企業來擁有這些儲備,中國也做不到擁有所需的全部能源——這是做不到的,在經濟上這也不可行,這樣做只會大量消耗中國的經濟。”

  在中國能源專家看來,中美兩國能源政策的目標都是一致的,即實現能源供應多樣化。只不過在尋求海外收購能源資產時,中國作為一個后發國家,在市場選擇上并沒有太多空間。此外,2005年,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欲收購美國優尼科(UNOCAL)公司時,又遭遇美國國會的政治壓力阻擋。“——你想讓中國企業到哪里去呢?”周鳳起反問道。

  盡管存在分歧,哈伯特認為,中美雙方均表示認同的,是要確保對開發石油的投資。隨著石油儲藏地的投資環境變得不那么有吸引力,中美雙方需要共同努力,確保市場開放、透明,能吸引到有資金和專業經驗的企業。“如果有國家對投資封閉,我們就得擔憂這些資源無法進入全球能源市場,這將損害中國經濟和美國經濟。所以我們需要考慮共同合作。”

  哈伯特認為,對于這一點,中美之間正取得理解,“我們相互正取得理解,依賴市場原則是有價值的。”

  對于中國正在建設的戰略石油儲備,美方一直給予高度關注。在2006年參加中美首次戰略經濟對話期間,伯德曼就曾予以提醒:戰略石油儲備最好的用途,是在未來一旦出現石油供應中斷時投向市場,而不是用于干預市場價格。

  哈伯特更對《財經》記者表示,美國支持中國建設戰略石油儲備,并希望可以與國際能源署(IEA)協調。“由于中國在能源市場和經濟上的重要地位,與中國一起協同反應非常重要。”

  氣候變暖挑戰

  目前中美在能源領域合作與分歧互見,而新的巨大挑戰正在到來。

  美國和中國分別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能源消費大國及溫室氣體排放大國。隨著2006年10月民主黨重掌美國國會,以及氣候變暖問題正在成為美國2008年總統大選的重要議題,香港數據研究顧問公司龍洲經訊(Dragonomicc)分析師葛藝豪(Arthur Kroeber)認為,不論下一屆美國政府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執政,都將會把應對氣候變暖列入日程表。

  布什政府的態度已經發生松動。2007年年初,布什發布年度國情咨文,首次將能源安全與氣候變暖結合起來,稱美國對石油的依賴對兩方面都造成威脅。布什提出在未來十年間,通過發展可再生能源、開采國內石油資源,將美國的油耗減少20%;同時,在未來20年間將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增加1倍,至15億桶,以預防石油供應緊急中斷。

  盡管布什仍然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但是美國各界對于氣候變暖討論已經漸趨熱烈。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熱門人選麥凱恩(John McCain)2月在華盛頓舉行氣候變暖的討論會,并邀請著名的英國“斯特恩氣候報告”的作者、前世界銀行經濟學家尼克斯特恩爵士演講;美國企業界開始爭相以節能形象示人,如沃爾瑪超市提出在所有連鎖店中更換節能燈泡,使用太陽能屋頂;今年年初,更有十家美國大型企業號召制訂法律,于205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60%;等等。

  下一屆美國政府執政時,也正值中國步入“十一五”計劃的最后兩年。葛芝豪認為,屆時中國的節能計劃可能會遇到來自美國新一屆政府的壓力。“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中國將在此期間實現節能降耗20%、污染減排10%的目標。據此,2006年至2010年間,平均每年中國需要實現節能降耗4%、污染減排2%的目標。

  但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6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同比下降1.23%。據國家環保總局數據,2006年,中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同比增長1.9%和2.4%。“十一五”開局之年兩個年度目標均未實現,勢必進一步加大了未來四年的挑戰。

  3月5日,中國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十一五”規劃的目標不能改變。此外,中國今后不再提年度節能減排指標,而是要對五年的目標實現情況總體評價。

  此前,國務院批復了國家發改委報送的《關于報請審批下達〈“十一五”期間各地區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標計劃〉的請示》。根據這一文件,中國將把能耗降低的指標分解到各個省份,五年間,各地的單位GDP能耗將下降12%到30%不等。這些指標將被層層分解,一直落實到地市縣和重點能耗企業。

  對于此舉能否湊效,哈伯特認為,單靠行政手段并不一定能達到目標,而是需要財政、稅收獎勵,需要向工業部門表明提高能效可以節約資金的意義,讓民眾參與和了解如何提高能效。“最好的方法是自愿,我們以各種方法激勵消費者來實現改變。”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867,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