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回擊流動性:央行尚有三大法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3日 03:23 第一財經日報
冉學東 市場把目前央行奮戰流動性的幾個方式比做揚湯止沸的權宜之計,無論是大力發行央行票據還是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都只是短期的“止痛”作用,在病根未除的前提之下,病情依然在惡化,最終的根治難度更大。不過,這種判斷可能低估了央行的智慧。 央行目前回收流動性的工具主要有三個: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通過公開市場發行央行票據和發行定向票據。除了以上三個武器之外,有研究人士認為,央行還有發行特別國債、推出特種存款和貨幣掉期等三種工具尚待從其武庫中拿出來。 特別國債由財政部發行,期限在10年左右或更長時間,這應該是貨幣當局比較歡迎的。因為該工具有三大好處:一是央行可以避免央票的利息負擔;二是期限比較靈活,可長可短;三是可以免除央行給央行票據支付利息時所產生的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 特種存款則是央行向流動性過于充足的金融機構推出的一種存款形式,該存款的利率可能比較優惠,比如高于市場利率,資金存放在央行,由央行支付利息。目前在我國流動性比較充裕的機構主要是農村信用社,該類機構由于直接面向農村,客戶的存款需求比較強,而資金使用需求則比較弱,更何況該類機構流動性管理能力比較差,資金使用效率比較低,在前幾年還曾由于資金使用不當產生過一定的風險。央行采取特別存款的方式,也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流動性管理的方式。 貨幣掉期則是央行曾經使用的,2005年11月25日,央行與國內10家商業銀行實施了首次貨幣掉期,規模為60億美元;此后,央行也曾與商業銀行有過貨幣掉期交易,但沒有公告過,相關媒體曾援引中行在去年的年報中披露,去年僅中行就與央行完成了415億美元的貨幣掉期交易。 貨幣掉期業務是一種典型貨幣市場操作工具,其操作方式是,央行首先在貨幣市場按即期匯率買回本幣,賣出外匯,再與交易對手商定在未來某個確定的時間按照遠期匯率賣出本幣,買回外匯。在貨幣互換的期限內,國內的基礎貨幣供應減少,市場的外匯增加,央行的外匯儲備增加壓力減小。 分析人士認為,貨幣互換還有一個功用是,央行用一個固定的互換協議,做出人民幣在某一階段升值幅度保證,穩定了人民幣升值預期。 金融專家鐘偉去年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就極為推崇這個工具,他認為這個工具操作常規化,那么其影響就可以形成一個穩定的遠期匯率預期,通過引導遠期匯率來影響即期匯率,這種做法更隱蔽和更不容易被指責為操縱市場。 其實,央行領導在不同場合對貨幣互換的常規化有過肯定的表態,去年初,央行行長周小川在上海出席國際清算銀行會議時表示,作為推進金融改革的措施之一,央行正在考慮進一步與商業銀行進行發展貨幣掉期操作,并將貨幣掉期交易作為一項常規的市場機制。 上周末,央行副行長吳曉靈在一個論壇上就首次將貨幣掉期作為央行回收流動性的手段之一。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