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學者指促進就業法忽視靈活就業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3日 02:13 第一財經日報
田享華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3月25日全文公布《就業促進法草案》,向社會各界廣泛征求意見。昨天,上海市法學會、上海律協召開會議討論《就業促進法(草案)》(下稱“草案”),并將研究成果遞交全國人大。參與研討的學者認為該草案沒有將大眾關心的靈活就業等問題寫入草案,因而無益于化解第三次就業高峰的到來。 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監察處張憲民處長就認為,草案“里面每一個條款都很對,但是幾乎都沒有用,效果要打一個很大的問號”。 全國律師協會勞動法研究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律協勞動法關系研究會主任委員馬建軍律師也直言對該草案相當失望,因為比較空泛,雖有不錯的想法,但是過于原則化,甚至像“政府白皮書”。 在他看來,草案有兩大問題,一是缺乏針對性,比如當前重點是農民工就業和就業歧視,卻沒有具體的條款;二是缺乏操作性,雖然說的面面俱到,但是過于抽象。所以馬建軍建議,“一定要提出問題,應該在正規就業的渠道外,積極開拓靈活就業的領域,而草案幾乎只字不提! 中國勞動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華東政法學院董保華教授也同意這樣的觀點,在董保華看來,上個世紀70年代末知青返城、90年代國企工人下崗的兩次就業浪潮之所以能夠化解,就在于采用了靈活的就業方式,依靠市場方式配置;而現在我國迎來第三次就業高峰時,我們卻遭遇了用工制度上的回歸思潮,用中國式的無固定期限合同取代固定期限合同,成為一種基本傾向,甚至成為一種福利,這完全限制了“靈活就業”。 董保華強調,在世界范圍內,靈活就業都是一種被普遍認同的就業形式。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非全日制就業和臨時就業者等靈活就業總量可達就業總量的50%左右(平均值),發展中國家這個比例更高。 “中國城鎮靈活就業占總就業人數比重可能達到45.5%,但是這一就業形勢卻屢遭禁止和打擊,”董保華說,在草案中,所有涉及靈活就業的內容均遭刪除,在最近的草案中也只引入了非全日制用工一種形式;盡管草案中提到了“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業崗位”,但這一規定過于原則,一部以促進就業為宗旨的立法基本沒有涉及靈活就業的具體形式。 此外,第三次就業高峰中最值得關注的群體是高校畢業生,而在這部草案中,均沒有對這個“首次就業”困難群體有針對性規定,甚至一些規定還會對他們的就業形成障礙。“政府鼓勵創業,這沒錯,但是對于剛跨出校門,沒有就業經驗也缺乏啟動資金的學生而言,顯然不是他們力所能及的,因此鼓勵創業不如鼓勵靈活就業。”董保華對草案中沒有一條措施有利于無經驗勞動者就業感到很憂慮。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