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上海屋檐下:小攤販的邊緣化生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9日 02:40 第一財經日報
蕭遙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毛壽龍認為,小商販是一種原始經濟模式,用正規的經濟方式來管理的話,成本很高。與其管不住,不如承認現實,給予疏導 董佳蓉打算離開上海。在這個城市生活了11年,她說:“我在上海待夠了。” 11年,國定路上的菜市場——葉氏路上的“家”——上海財大、復旦南區步行街,近乎“三點一線”的單調往返構成了她的生活主旋律。只要不下雨,董佳蓉就會到高校附近擺攤賣麻辣燙。 這樣的生活方式將在今年年底畫上句號。“我準備回家了,還是家鄉好,老家的空氣好,吃菜也不要錢,”董佳蓉說,“這次回去就再也不回來了。” 兩個女人的回家盤算 在武東路、政民路路口附近,有一條百米左右的小巷——葉氏路。它在地圖上沒有標出,但周圍的三輪車夫、摩的司機們都能準確無誤地叫出這條路的名字。這是上海外來流動人口集中的地段之一。 董佳蓉來自安徽阜陽,這些年一直在上海漂泊。搬了幾次家,葉氏路上的住處已經算是她住過的“條件不錯”的地方了。在她住的這個低矮的老式院落里,聚集了十來戶人家,每家的小屋都不足10平方米。很多房間擺下床、桌子之后,人走在里面轉個身都顯得局促。 “這條路上住的人比我們老家一個村的還多,”董佳蓉的一個老鄉說,“我們這個小院里住了二十來人,還算是少的。你算算,這里有多少這樣的院子呢。” 幾年來,無論是無證擺攤擔驚受怕,還是被城管抓住,罰款、沒收物品,為了能供兩個孩子讀書, 董佳蓉都堅持著。然而,讓她覺得壓力最大的是“房租太貴”。她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在這樣一個小院里租房,按房間面積,每間每月租金200~300元不等。 在董佳蓉看來,上海的生活成本太高了。她說,這些年家鄉的經濟也逐漸好了起來,很多外出打工的老鄉們都返鄉了。“我回老家后想在縣城開個小飯店。那兒租個門面房每月只要一兩百元,租房住也只要幾十元。成本低了,賺的應該不比上海少。” 跟董佳蓉一樣,吳心菊也從來沒想過要在上海“扎根”。她說,自己在老家的新房有3層樓,比上海寬敞多了。8年前,她和丈夫一起來上海打工,這些年,給私人老板看過書店,擺過地攤,城管抓得緊的時候也曾去郊區工廠打工。這兩年,她和丈夫又“重操舊業”——分別在江灣鎮輕軌站和復旦大學附近擺地攤,賣電子產品。 “我們現在的‘工作時間’就是城管的午休和下班后的時間。最近學校附近查得太緊,生意也不好做,”吳心菊說,“但總比在工廠里打工要自由些,下雨天還能休息一下。” 吳心菊住的地方沒有固定電話,為了省錢也沒有買過手機。她和丈夫每周會到公用電話亭給孩子們打一兩個電話,“主要是讓他們匯報一下學習情況。兩個孩子都在家鄉讀書,成績不錯,每學期都拿很多獎。”吳心菊說。 對吳心菊和丈夫來說,供孩子們讀書考上大學是最重要的事,自己吃多少苦都不要緊。“我們家鄉的年輕人也都出來了,農忙的時候回去插秧,農閑的時候就在外面做點小生意,”吳心菊說,“等孩子們都考上大學,我也就可以回家種種地、享享福了,那比在上海生活好。” 盡管已在上海生活多年,董佳蓉和吳心菊都只熟悉自己住處周圍的環境。她們從來沒到外灘看過黃浦江夜景,也幾乎不逛任何商場。“別說去商場了,我們就是生病了,也盡量不吃藥捱過去,實在捱不過去就到這個巷子的小醫院里買點藥。”董佳蓉說。 董佳蓉今年已經45歲了,她說:“像我們這個年紀的,上有老、下有小,肯定都是要回家鄉去的。”但她也笑言,老鄉中那些年輕的小姑娘想在上海嫁人,努力留下來。 迷惘的“80后”攤販 事實上,像候鳥一樣遷徙,幾乎是“上一代”外來務工者的特征。而“80后”的新生代外來務工者,則有不同的訴求。 一年前初中畢業后,汪霞(化名)輟學來到上海,跟父母一起擺攤做生意。而妹妹汪萍(化名)到上海已經近4年了。“我在家鄉的時候都不怎么說話,很內向。到上海學做生意之后變了好多,”汪萍說,“做生意么,就是不管你自己心里有多少郁悶都不能表現出來,人家過來吃你一碗炒面,誰不愿意多看你的笑臉呢?” 姐妹倆告訴記者,她們并不喜歡現在的生活——每天中午11點多起床,擇菜、洗菜,下午3點多吃完“午飯”后睡個回籠覺,下午5點多推著一個笨重的面攤車去擺攤,直到凌晨3點收攤回家。 “我很想繼續讀書,但老爸不同意啊,我要求過很多次,每次他都有不同的理由。”汪霞說,“他經常跟我們講‘讀書也是為了賺錢,還不如現在早一點賺錢’。”談起老爸,汪霞不禁嘆了一口氣,她說:“唉,他的理想就是一家人在上海擺面攤,有了積蓄之后再開個小飯店。但我肯定不甘心就這樣過一輩子。” 她們現在的家在廣粵支路上。這里原來是一間賣五金用品的店面。兩輛面攤車占據了這個大約20平方米的房間1/4的空間,房間的一側高高堆著一包包原料——面條、河粉、米、粉絲等。正對著房門口的是一張上下鋪的單人床,上鋪歸姐妹倆,下鋪歸父母。床邊的墻壁上貼著的年歷垂下了一角,依稀可見裸露的墻磚。汪萍說,搬家最多的一年,他們搬了四次家,“這是我們住過的最好的地方了。” 談到自己理想的生活狀態,汪霞說:“我希望爸媽能早點同意我出去打工,然后和好朋友一起租房子住,每月省錢存起來,以后再開個店。我想開個服裝店,賣點漂亮的首飾、衣服,把自己也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妹妹汪萍則說,自己也許會去參加一些計算機培訓,將來找份工作,最好是好玩的工作,不想做生意了。 盡管目前每月可以賺到3000多元,在上海也算衣食無憂,但姐妹倆并不是很開心。最讓她們無法釋懷的是沒有自己的生活圈。“來上海之后,我沒有一個朋友,我覺得好郁悶啊。”汪霞說,“白天干活,晚上擺攤,我連上QQ的時間都沒有。一年中最盼望的時刻就是回家過年,回到家我就可以和朋友們一起出去玩了。” 汪氏姐妹的父母來到上海已有10年,一直靠著擺面攤謀生。多年來,像他們這樣的小攤販一直生活在“你來我逃”的灰色地帶。汪霞的母親江阿姨說,遇到城管們“貓捉老鼠”時,“能躲就躲,躲不了就交罰款,一百、兩百,聽說他們都是有任務的。” 江阿姨說:“最近廣播里說,上海針對小攤販要出臺一個新的管理辦法了,”但她的態度顯得有些漠然,“據說是向歐美學習。我還不知道(具體內容),先這樣吧。” 上海的管理新思路——疏導 日前,在上海市容環境衛生行業2007年便民利民措施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市容環衛局環衛處處長孫芝興曾表示,上海的無證攤販可能在5萬人以上,管理上光靠“堵”是行不通的。 有關部門目前正在制訂《上海城市設攤導則》(下稱《導則》)并對細節進行完善,以進一步加強其可操作性。但上海市市容環衛局有關負責人一再強調,《導則》的制定與實施,并不意味著上海允許小攤小販隨意設攤。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陳家華告訴記者,去年他曾經在浦東的金陽、濰坊兩個社區做過關于小攤販管理這一課題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居民在小攤的消費頻率較高,經常光顧小攤者為25%,偶爾光顧者為46.9%,從不光顧者占28.1%。而在小攤販的構成比例中(該項可多選,因此總和可能大于100%),小區居民占比18%,鄰近小區居民為6%,下崗再就業人員為23%,年輕失業人員占11%,而外來務工人員則高達71%。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毛壽龍認為,對于小攤販的管理,與其管不住,不如承認現實,給予疏導。“我去看天安門廣場,那里都有小攤,擺照相攤、賣礦泉水的。”毛壽龍說,“即使禁止也是不可能的,市民有這個需求。” “現在就業形勢那么緊張,外地人到一個新地方,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擺個攤,做點小生意,是個很好的路子。”毛壽龍表示,小商販是一種原始經濟模式,用正規的經濟方式來管理的話,成本很高。 而在陳家華看來,小攤販是不可能取消的。以往由強勢政府直接管理的方式,應該逐漸轉變為多種公共力量來參與管理。 “政府不能既要掌舵,又想劃槳。我們曾經向有關部門提出一個方案:由政府部門負責啟動,街道社區、攤販自治組織、非政府組織互動,城管、警方共同參與。”陳家華說。 (本報實習記者李瑩瀅、柴華對本文亦有貢獻)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