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審計署公告揭露高速路千億投資背后的權錢交易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7日 09:03 中國青年報
審計署發布公告揭露: 高速路千億投資背后的權錢交易 本報記者 劉世昕 一條高速公路背后至少有幾十億元的投資,這些動輒就以億元為單位的錢究竟怎么花的,對大多數老百姓來說都是謎。今天審計署發布的對北京六環路、京珠公路等34條高等級公路的審計公告揭開了這些公路1662億元投資下的秘密:有的資金背后藏著幕后交易,甚至商業賄賂;有的資金被擠占挪用做了招待費或是發獎金用;還有的錢本來應該補償給失地農民,結果卻不知了去向。 商業賄賂影響了工程質量 審計署的公告說,雖然被審計的34個公路項目都實行了招投標制度,但其中20個項目執行招投標制度不嚴格,有些項目涉嫌有幕后交易,個別項目存在商業賄賂,影響了工程質量。 一些工程明著是走了公開招投標的形式,但實際卻存在建設單位指定分包和施工單位違規轉分包的問題,其中,建設單位違規直接發包和指定分包工程17.96億元,施工單位違規轉分包工程72.39億元,兩者合計占抽查項目合同總金額的36%。部分工程甚至轉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的施工隊和個體包工頭,導致一些公路建設項目因偷工減料造成質量缺陷。 新疆昆侖路港工程公司等4家單位在安徽省蚌埠至明光高速公路建設中,將8497萬元的工程分包給36個無資質施工隊,收取管理費1946萬元。投資2813萬元的重慶市長壽至萬州高速公路的邊坡綠化工程被轉包4次,承包單價由130元/m2降到42元/m2,建設資金在中間環節被抽取了70%,其中一個體戶將工程一次轉包就非法獲利672萬元。抽查邊坡綠化工程中的24個項目發現,設計規定的安裝錨桿均未實施。浙江省麗水至青田高速公路第19標段被層層轉包,最后由兩個既無資質又缺乏施工能力的包工頭組織施工,而由其承建的高速路橋工程中,僅119根樁基就有46根存在嚴重質量缺陷。 高等公路的建設在少數地方干部那里成了唐僧肉,審計發現有的地方領導利用職權違規插手工程招投標,牟取私利,造成國有資產嚴重流失。如青島市交通局原局長在黑龍江省同江至海南省三亞高速公路青島段建設過程中,將部分工程項目指定一名臨時工假冒和借用其他公司名義承包,并按高價結算,造成公路建設資金損失1300多萬元。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2001年以來,四川省達州市檢察院原檢察長利用檢察機關監督預防交通部門職務犯罪之機,為其親屬承攬大竹至鄰水邱家河高速公路邊坡綠化工程,結算單價明顯高于當地同類工程,違規獲利249萬元。 審計還發現,34個項目中有5個項目的投標和評標存在幕后交易。比如,安徽省蚌埠至明光高速公路路基工程15標段招標過程中,建設單位、安徽省蚌明高速公路開發有限公司按照原董事長的授意,違規使安徽省公路工程總公司中標,然后又以“施工量大”為由,要求該公司將其中三分之一的工程分給蚌埠市路橋工程有限公司。在這一要求得到滿足后,才與安徽省公路工程總公司簽訂價款為7402萬元的合同。 另有一些單位和個人,以“中介服務”為幌子,采取各種手段“幫助”施工單位中標,從中收取好處費1374萬元。如中鐵二十局三公司在浙江省麗水至青田高速公路的招投標中委托一家民營企業主進行“對外公關”,公司中標后,將其中的6700萬元的工程發包給該民營企業主,后者又將工程轉包給另外兩個包工頭,從而非法獲利510萬元。 21億元被擠占做招待發獎金 被審計的項目中26個所涉及的交通主管部門及建設單位擠占挪用或利用關聯交易套取建設資金21.58億元,用于其他項目建設、招待和發放獎金等。 今天公告中被點名的包括,吉林、陜西等省(區)26個高等級公路項目建設單位擠占挪用建設資金19.62億元;湖南、廣西等6個省(區)交通管理部門或其下屬單位利用關聯交易套取建設資金1.96億元。如1999年以來,廣西自治區交通廳基建管理局采取通過所屬職工技協向施工單位收取“咨詢費”等方式,套取、截留并私分建設資金2600多萬元。2000年以來,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設開發總公司職工技協利用與上級單位的關系,以所謂“聯營”方式幫助施工企業承攬工程,違規收取資金1090萬元,用于成立私人公司和給上級單位發獎金等。 還有一些建設單位管理費嚴重超支,如2003年8月至審計時,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至南寧高等級公路建設單位巧立名目,安排20批共141人次出國,累計支出977萬元。 另外,審計還發現,34個項目中由于前期勘察設計失誤造成損失浪費32.47億元。16個項目因勘察設計失誤,違反基本建設程序,盲目趕工搶工等原因,造成損失浪費和增加投資27.18億元。10個項目的建設單位審核不嚴,少數工程技術人員甚至弄虛作假,導致多計工程款5.29億元,占合同價款的9%。 失地農民的補償款被挪用截留 20多億元的建設款被挪用發獎金做招待,但該給農民的失地補償款卻遲遲到不了農民手中。審計發現,一些地方政府及項目建設單位違規征地,截留、挪用和長期拖欠農民征地補償款,損害農民利益,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14省(區)共21個項目應支付給農民征地補償費51.7億元,其中16.39億元被當地政府及征地拆遷部門截留挪用、長期拖欠或扣減。 武漢繞城高速公路東北段工程征地1.03萬畝,其補償標準應為每畝1.89萬元,但實際僅按每畝4800元補償給農民,共少補償了1.45億元。 四川省大竹縣至鄰水縣邱家河和廣安至南充兩個高速公路項目的征地補償款,被當地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挪用1.95億元,占補償款的46%。 湖南省湘潭至邵陽等3條高速公路的征地拆遷部門在征地拆遷費中列支工作經費1.6億元,比省政府規定的工作經費標準高出12.3倍,從中擠占1.48億元,用于購買汽車、發放補貼、獎金等。云南省元江至磨黑高速公路到2005年年底已通車兩年,但仍有2500多萬元征地補償費未付給失地農民。 81人被追究責任 除了建設期修路資金存在種種問題外,目前高等級公路修建還存在項目建成后達不到預期經濟效益,難以按期還清貸款的風險。截至2005年年底,竣工通車一年以上的20個項目中,有14個項目實際車流量只達到可行性研究報告預測值的60%,在規定的償債期內很難還清貸款。還貸風險的根源是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爭取立項,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高估車流量,夸大預期效益。一些地方超出本地財力可能建設公路項目,建設中資本金到位率低,不得不大幅增加銀行貸款,致使建成后經營收入難以償還貸款本息。 審計署認為,造成當前高等級公路重重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管理體制不順,另一方面是缺乏相應的責任追究機制。目前不少公路項目的建設、籌資和還貸主要依賴政府,客觀上加快了公路建設,但也有少數地方政府過度超前建設高速公路,大大超出當地財政承受能力。再有,一些主管部門在項目建設中既是決策者,又是管理者和建設者,項目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加之監督制約機制不健全,極易產生權錢交易、非法謀取部門和小團體利益等問題。 對審計查出的違法違規問題,審計署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及時進行了處理,并提出了審計意見和建議;依法向司法機關、紀檢監察部門移送違法違紀案件34起,移交交通主管部門查處16起,已有81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或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本報北京3月26日電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