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鄒民生:調整企業所得稅率意義比想象的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 08:00 每日經濟新聞
近日,在京參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們再次審議了《企業所得稅法(草案)》。對這部法律進行審議并付諸表決,不只是一個稅率多少問題,它可以說是對中國社會轉型、經濟制度轉軌的一個制度性確認,是政府角色回歸的必然,也是為企業松綁減壓、營造良好生存環境,從而增強其活力與競爭力的制度保障。可以預期,這部法律在未來的實施,所釋放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將遠遠不止減讓幾個百分點的稅率問題。
稅收是政府財政的主要來源之一,稅率又是對不同利益部門或群體在社會分配方面進行有效調節的工具。此次企業所得稅改革涉及的利益相關方包括政府、內外資企業,乃至職工等多個方面,因此,對這項改革可以從宏觀與微觀兩個層面來觀察。從宏觀層面看,此次企業所得稅的調整,其深義在于,通過調整稅賦關系,改變政府角色、轉變政府職能,從而使經濟轉型得到經濟制度上的支撐。
對正處于社會轉型、經濟轉軌中的中國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在我們的國力已經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在我們的社會經濟生活已經有了多種經濟成分,除了國有企業,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其它經濟體已經成為市場的主要力量,并且其內生能力已經有所增強的情況下,在完善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保障社會安全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問題的情況下,適時轉變政府職能、改變政府角色,不僅需要從觀念上進行探討,更要從經濟制度上進行規范。而稅制的改革,正是調節社會利益格局、調整政府職能的有效措施。尤其是企業所得稅改革,將直接改變近年來社會分配明顯向政府過度傾斜的趨勢。這對糾正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長期來養成的直接介入經濟生活、謀取財政利益的偏好會有很大作用。因為,只有從經濟制度上調整政府角色關系,才能真正實現中國的社會轉型、經濟轉軌。
從微觀方面看,此次企業所得稅改革,將在保證國家財力的情況下,通過對企業的適度讓利,有利于改善經營環境、減輕企業壓力,有利于企業做大做強,有利于企業改善職工待遇,有利于活躍市場、促進消費,從而做大稅基、拓寬財路。
對處于發展期的企業來說,有利于增強其市場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增強自身的造血機能;對新興企業來說,有利于其起步生存、發展壯大。盡管我們從對企業稅的減讓數值上看,從33%到25%,似乎只有8個百分點,但它對企業發展隱含的乘數效應決不止這些。而更為重要的是,企業發展、百業興旺,將會做大稅基,拓寬政府財路,同時對改善民生就業有非常直接的作用。換句話說,企業壓力減輕、活力增加、競爭力增強、就業狀況改善,其結果是稅基拓寬,政府反而可以征得更多稅收。可謂失之東隅、得之桑榆。通過讓利于民,反而得之更多。
衣食足知榮辱、倉廩實知禮節。一個國富民弱的經濟,并不是一個好的經濟。只有民富國強,才是綜合效益好的經濟。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老百姓的生活雖然有了極大改善,基本達到了小康水平,但是在生活水平日益高升、生活成本日益增加的情況下,如何改善社會民生,是一個難題。而絕大多數老百姓的收入是靠薪資來獲得的。因此,對企業讓利,受益的不只是企業主,還包括企業員工。讓企業有更多盈余來增加對員工的薪資待遇,不僅能使老百姓直接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而且也有利于促進國內消費、擴大內需,改善產品供求關系,增強企業的再生產能力,優化經濟增長結構,并借此調整整個宏觀經濟鏈。 由此觀察,此次調整企業所得稅率,其意義決不是幾個百分點的問題,也不是什么一次性利好,僅就資本市場而言,不僅可以增強公司的競爭能力,而且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市場泡沫,其意義要比人們想象的要大許多。(摘自《上海證券報》,有刪節) 鄒民生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