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以民生財政保障機會公平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0日 09:54 21世紀經濟報道
日前,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招待會,由財政部部長金人慶就財政工作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金部長的講話以人為本、關注民生、著力支持社會發展和解決人民群眾最為關心的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等問題。 與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環環相扣,切中題旨,再一次以實際行動體現了當前中央政府的執政價值取向:把實現公平正義放到同發展生產力同等的歷史戰略高度。 從2003年年初開始,伴隨著“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公平正義”執政理念的順次出臺,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總結以往改革得失的基礎上,已經形成了脈絡清晰的改革理念: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改革方案要照顧到各方面的利益,經濟發展的成果要惠及全體人民。這可以歸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方向確立以來最大的一次理論創新。 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已經確立,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在全球化過程中,中華民族重新匯入了世界文明奔流不息的歷史潮流。但是,與此同時,貧富分化、收入差距過大、公共服務缺失等問題也集中暴露出來。在這個歷史關頭,國家發展戰略和政府執政價值取向的選擇非常重要。 同樣是進行市場經濟導向的改革,但是有些國家成功了,有些國家失敗了,其中這些失敗國家的一個普遍規律就是:片面的追求市場化乃至私有化帶來的高效率,政府在國民財富二次分配(財政分配)中無所作為,國家財政支出沒有及時向普通民眾和社會弱勢群體傾斜,導致收入差距加大和貧富分化,最終破壞了人民對改革成果的認同感,約束了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動力(比如拉美國家在這一方面有著極其慘痛的教訓)。 事實證明,一旦形成分配不公和兩極分化的社會現象,要想擺脫惡性循環,需要經歷相當長的歷史過程。因此,在經濟發展積累了一定的財力之后,政府應迅速調整戰略導向,及時把生產力發展“一維”導向改變為生產力發展和公平正義“二維”導向,實現經濟社會發展雙輪驅動。我們欣喜地看到,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把發展教育放在了首位,中央財政對此將投入至少2630億元,用于農村義務教育和建立健全國家獎學金助學金制度;在衛生事業方面的投入將安排補助資金101億元,用于推進農村醫療改革,最后還有2019億元將被用來提高全民的社會保障,加起來總共是4000多億。 盡管通過建立社會保障體制、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以及給貧困人口必要補貼可以緩解矛盾,但是,解決問題的最終根本還是在于教育,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弱勢群體階層的教育。因為機會公平才是市場經濟靈魂深處的公平,很明顯,國家基礎教育的缺失將會剝奪絕大多數社會弱勢群體后代的機會平等權利。 對此,金人慶部長答記者問的回答無疑是令人滿意的。“教育的公平是社會公平的根本標志,提高教育質量是社會政策的核心,政府要狠抓人力資本形成,切實提高公共教育的質量教育是關系到一個民族素質最基礎的事情,也是實現公平正義最基本的事情。所以公共財政非常愿意為教育買單。”今年在全國農村要實現九年制義務教育,估計今年就要花2235億,所以1.5億的農村孩子將用不著交學雜費。從明年起,國家財政還要繼續提高義務教育的公共經費水平,這是從根本上解決亂收費的措施。 實現公平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在加快發展的同時,通過體制和政策上的收入分配調整,讓越來越多的人切實體會到發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性。 為此,財政支出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把更多財政資金投向公共服務領域,不斷加大對重點支出項目的保障力度,向農村傾斜,向社會事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傾斜,向困難地區、困難基層、困難群眾傾斜,不斷改善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滿足人們的公共產品需求,讓廣大民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同沐公共財政陽光。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