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經濟增長速度的國家目標,人們第三次聽到了8%的說法。與前兩年稍有不同的是,溫家寶總理對此專門做了一段說明:目前的目標,綜合考慮了多種因素,更重要的是把工作重點放到優化結構、提高效益、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上來,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增長速度,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這段并不算長的解釋其實已將政府的意圖和工作重點交待得相當明確,不過,聯想到2003、200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7%的增長目標,人們不免會問:政府的經濟增長目標為什么總是8%或者接近8%?
先來看一下,經濟增長速度過高或者說過快行不行?答案是否定的。自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來,追求的便是經濟“又快又好”的增長,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求“快”甚于求“好”,“快”因而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1978-2004年GDP年均增速達到9.38%,最近4年來,經濟增長始終保持著兩位數的速度。
歷史經驗和近幾年的現實表明,如果中國經濟持續在兩位數上高速運轉,不僅會給經濟增長的質量帶來嚴重損害,直接引發能源與資源的緊張,還會對自然生態環境帶來不可承受之重。更不用說因中國高速增長帶來與國際經濟體在貿易等領域的磨擦和沖突。經濟增長這根弦不能繃得太緊,否則,一旦斷裂或者大起之后無可持續出現大落,將對國家經濟產生無可估量的打擊。過去連續4年高達兩位數的增長所帶來的各種風險與問題使得中央政府已把經濟防止過熱當成警鐘,時時敲響。
太低可不可以?也不可以。中國有太多的現實問題需要經濟發展來解決:每年新增上千萬人口要吃飯;每年新增上千萬人口要就業;經濟發展水平不高,人均GDP位于世界100位后;社會事業基礎薄弱,養老、教育、醫療等欠賬待補……還不說隨著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也對中國寄予越來越大的期望,希望我們承擔更多的責任。曾有一份研究表明,如果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低于7%,那就意味著連每年新增人口的吃飯問題都難以解決,更別說其他。而就業機會,就更需要經濟發展來創造。2006年相對較好的就業形勢,就與近幾年經濟連續的高位增長直接相關。
作為衡量一國宏觀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指標,8%左右的增長速度是有其內在合理性的。它既可以解決最基本的社會發展需要,又能為今后進一步的發展打下基礎,留有空間。與實際增速相比,它并不算高,這樣可以傳達出中央政府改變過去粗放增長方式、更加重視增長質量的用意,即所謂求“好”,從而引導各方面切實把工作重點和注意力放到優化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效益上來。也不算低,雖然低于中國的實際增長速度,但是從世界范圍看,8%的增速已遠遠高于2000年以來世界經濟4.2%的平均增速,也高于主要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增速。即體現所謂的“快”。
這里面還有一層值得一提的意思是,8%是一個留有余地的速度。研究近幾年來的中國經濟增長數據可以發現,中國的實際增長率往往高于政府提出的預期目標達兩三個百分點。例如,中央政府對2003年和2004年的GDP增長預期目標都是7%左右,實際增長高達10%和10.1%。2005年和2006年的預期目標都是8%左右,但實際增長達到10.4%和10.7%。其中原因很多,很重要的一個就是地方政府求政績的惡果。如果中央把增長指標提的過高,地方政府互相攀比、層層加碼的沖動就更強烈。中央政府之所以拿這個低于實際增長和中央政府心理預期的速度作為目標,顯然是為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
其實,真正能夠在落實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結構優化、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護環境”這四個提前下,實現8%的速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紤]到經濟增長的內在驅動力、潛在增長能力以及一些體制性原因,比如,對地方官員的政績考核標準過分依賴GDP,經濟增長對投資的過度依賴等等,實現“又好”“又快”的增長目標,任務是相當艱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