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如何看待中國巨額貿易順差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2日 07:05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本報專訪海關總署署長牟新生 ●引進外資政策和特有貿易結構產生的結果 ●可通過擴大內需調整外資政策等方式解決 本報記者 羅蘭 我國貿易順差近年來增長較快,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特別是2006年順差總額達到1775億美元,比上年增加755億美元,增長74%。巨額貿易順差是如何形成的?它是否正常?對國民經濟有何影響?如何解決順差過大問題?日前,海關總署署長牟新生通過對海關統計數據的對比、分析,解答了上述問題。 外貿增長對世界有貢獻 問: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對外貿易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遞增。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強勁勢頭對我國國民經濟乃至世界經濟有何影響? 答:我國對外貿易的良好發展,對于解決我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的矛盾,提高我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和綜合國力乃至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多年來,我國貨物貿易的順差一直是外匯儲備快速上升的重要來源。2001年底我國的外匯儲備超過2000億美元,2006年底突破1萬億美元,2001年至2006年貨物貿易順差累計達到3675億美元,相當于同期外匯儲備增量的43%。貿易順差為企業的資本積累提供了資金來源,提高了生產廠商對未來市場的預期,刺激了投資需求,提升了企業的規模效益。 與許多國家相比,中國的發展更具開放性,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帶動效應更大,因此多年來進出口都能保持高速增長。據有關專家分析,2003年—2005年間,中國對外貿易增長對世界貿易增長的貢獻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的水平,對全球經濟的全面復蘇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加工貿易是順差主要因素 問:我國產生大量貿易順差的原因是什么? 答:貿易順差是我國積極利用外資政策和特有貿易結構的必然結果,也是國內經濟長期健康快速發展的正常表現。以加工貿易為主要貿易方式、以外商投資企業為進出口主體的我國特有的貿易結構,是我國對外貿易長期保持順差的主要因素。 長期以來,加工貿易成為我國外貿的“半壁江山”。加工貿易是一種增值的貿易形式,必然產生貿易順差。2006年我國貿易順差總額為1775億美元,其中,一般貿易順差831億美元,加工貿易順差則高達1889億美元,超過了貿易順差總額。由此可見,當前加工貿易是我國對外貿易順差中的最主要因素。 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持續增長。2006年我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規模達630億美元,其中近七成投入到了制造業,我國已成為一些重要工業品全球制造業的中心。外商投資企業在我國對外貿易中的地位日益鞏固。一方面,外商投資企業面向國內市場生產,替代了部分進口需求。鋼材、汽車及零部件、機械設備、消費類電子產品、尿素等產品進出口態勢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另一方面,由于國內市場有限,外商投資企業自身存在巨大的出口需求。近年來,外商投資企業出口額占我國對外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一直保持在六成左右,而且呈逐年增加的態勢。 我國貿易順差問題也與下面3個短期因素有較大關系:一是部分企業在出口退稅率調整前突擊出口。二是人民幣的升值壓力促使企業加快出口步伐。三是出口成本上升提高了出口商品價格。除此以外,少數發達國家或地區對我國實行高精技術及其產品出口封鎖,導致我國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所急需的技術及設備進口不足,這也是造成大額貿易順差的一個重要因素。 順差現象將長期存在 問:許多人對我國當前的大額貿易順差充滿擔憂,您對此怎么看? 答:由于我國積極利用外資政策和特有貿易結構,決定了我國貿易順差現象將長期存在。國際上判斷貿易是否平衡,通常用貿易順(逆)差額與當年進出口總額相比,在10%以內為基本正常,這個“10%”被稱為“警戒線”。2006年我國貿易順差1775億美元,約占當年進出口總額的10.1%,剛剛觸及“警戒線”。從當前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德國的情況來看,從1952年到2005年的54年間,對外貿易均為順差,2002年貿易順差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2004年和2005年均超過1900億美元。其中貿易不平衡度超過10%的年份就有12年,最高達12.7%,順差程度超過我國。因此,我國目前存在的大額貿易順差基本是正常的。 總之,面對大量貿易順差產生的新形勢,我們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既要高度重視貿易順差問題帶來的外部失衡和內部影響,也要正確認識到貿易順差的客觀必然性。 擴大進口增加內需 問:貿易順差大幅增長會帶來什么問題,應如何解決? 答:大額貿易順差也給我們帶來新的問題。如:我國與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貿易摩擦加大,出口企業遭遇國際貿易壁壘的風險增大;我國外匯管理面臨更加放開的國際壓力;國內經濟面臨通貨膨脹的潛在風險等。 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不但要在外貿領域做工作,也要在其他領域動腦筋;不但要在轉變出口增長方式上下功夫,也要在擴大進口、增加內需上做文章。首先,要大力發展國內消費市場,可以通過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刺激內需,改善國內消費不振的局面。其次,要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通過擴大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的產品目錄,對“兩高一資”等產品的加工貿易進行政策調整。再次,對利用外資政策進行必要調整,由“招商引資”轉為“選商擇資”、“養商育資”等。第四,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合理引導升值預期。第五,在調整出口結構和擴大進口方面做一些具體工作,特別是要促使少數發達國家或地區放松高精技術及其產品對我國的出口限制,使進出口結構更趨優化,緩解順差上升過快的壓力。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