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廣東國資機構監管資產逼近萬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6日 11:44 南方日報
廣東國資機構監管資產逼近萬億 2006年國企利潤增幅達15%,電力、有色金屬板塊領跑 獨家報道 廣東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和省內21個地級市國資機構監管企業(以下簡稱廣東國有企業)的最新財務快報顯示,截至2006年12月底,廣東國有企業資產總額已達9667億元,同比增幅超過9%;實現利潤341億元,增幅達15%。以上兩個指標分別超過此前預期,并創下歷史最好紀錄。 2006年的廣東國有企業財務數據早前一直倍受外界關注。2005年10月28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決定》,俗稱廣東國企改革“28條”,粵國企改革正式跳入“深水區”,2006年正是“28條”執行首年。 板塊調整指揮棒見效 根據“28條”規定,國有資本將向重要資源,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供水、供氣等市政公共設施,鋼鐵、石化、醫藥和重大裝備制造業等重要產業,以及新興戰略性產業等領域集中。 從最新數據看,上述板塊所對應的國有企業表現活躍。業內認為,這意味著,廣東省國資板塊結構調整政策已見成效。 以利潤總額為例。2006年,廣東國有企業實現利潤341億元,同比增長15%,大部分地市實現了利潤增長,增長面為63.64%。尤其是,在電力、有色金屬、交通、鋼材等板塊的帶動下,省屬企業實現利潤增量占到了全省的八成多。 據國資委介紹,2006年內,廣東21個地級市中,云浮市國企當年扭虧為盈,利潤翻了一番有多,靠的就是礦產業。數據還顯示,茂名市國企更是在建筑業的強勁支撐下,利潤增長了7倍!此外,廣東的中山、揭陽、江門各市實現利潤的增幅也均在3倍到1倍間不等。 廣東國資機構監管資產近萬億 事實上,廣東國資系統監管的近萬億國有資產在全國省市中占有不小的分量。根據國務院國資委早前公布,全國地方國資委監管企業總資產在7萬億至8萬億之間。同期,廣東國有企業資產已近萬億。 數據顯示,占廣東全省國資38%的省屬國企,已成為全省國企四成利潤和銷售收入的來源。 值得注意的是,這22家省屬企業2006年度利潤總額增長了四成;凈利潤增長超過五成,且增幅均超過全國地方國有企業同期的平均水平。 業內人士分析,這主要歸功于省屬企業產權多元化改革以及板塊調整的力度加大。今年初,廣東省屬國企改革發展十一五規劃出臺,對省屬企業下一步改革步驟和目標進行了細化。(詳見本報2月9日A17版《國資委加速推進省屬企業自主創新產權多元化改革》)。 實際上,省屬企業改革與深圳、廣州兩市改革深化,意味著廣東國企改革的全面啟動。從最新數據看,省屬、廣州、深圳的國有企業組成了廣東國企的主要版圖,三者相加,無論是在資產總值方面,還是在銷售收入、利潤總額方面,均占了九成多的比例。(見圖表) 廣東國資監管模式日漸成熟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循序漸進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自下而上,首先從市縣開始,順德率先進行綜合改革試點,然后總結順德等地經驗,繼而向全省推廣。第二階段是自上而下,以國有企業三年改革脫困為標志,有組織有計劃推進,廣東省屬企業大多是這個階段通過劃撥重組形成的。第三階段是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重點是建立健全國有資產出資人制度,2004年廣東省國資委的正式成立,標志著廣東國有企業改革進入了與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同步推進的新階段。 最近,廣東省國資委在其一份總結中指出,其監管的22家省屬企業在第三階段改革中取得好成績,主要得益于廣東近年來采取的一系列改革發展“猛藥”。 這些“猛藥”包括,不斷完善國企改革政策與國資監管制度和監管體制。據介紹,廣東省國資委目前已出臺了22項國資監管制度,這批制度圍繞企業發展規劃和重大投資、產權轉讓、資產評估、國有資產統計、領導人員管理、改制重組等方面制定,比如《廣東省省屬企業重大事項審核備案暫行辦法》。目前,尚有11項在計劃中未完成。 逐步建立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機制也在自我總結中被肯定。廣東省國資委認為,一方面,出臺《廣東省省屬國有企業薪酬管理辦法(試行)》、《關于做好省屬企業工資總額管理的通知》,有利于嚴格控制企業工資總盤子,進一步規范企業的薪酬管理。另一方面,修改和完善《廣東省省屬國有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有效促進了省屬企業負責人年度薪酬與經營業績考核結果的緊密掛鉤。 扎實推進產權多元化和自主創新工作,成為廣東省國資委2006年工作可圈可點之處。正如廣東省國資委主任劉富才之前表示,在推進國企改革發展的過程中,作為監管部門的國資委正摸索出一批行之有效的監管門道。 本報記者 謝思佳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