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廣東國資委開方治病 半數國企產權將多元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0日 11:20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楊興云 廣州報道 針對國有企業集團層面的產權多元化改革這一敏感地帶,剛剛出臺的《廣東省屬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十一五”規劃綱要》(下簡稱《規劃綱要》),首次對廣東省國資委下屬的一級企業集團層面的產權多元化改革,定出了“時間表”。 未來5年,50%以上的廣東省屬一級企業將完成“集團層面的產權多元化改革”。 這意味著,廣東現有22家省屬一級企業,到2010年,至少有11家必須完成集團層面的產權多元化改革。 而在去年8月粵電集團引入華能集團等戰略合作伙伴之前,廣東22家省屬國企,在集團層面均為國有股一股獨大。用廣東國資委規劃處官員的話來說就是,由此導致國企患上一系列紛繁復雜同時“難以有效治愈的國企病”。 探索發展路徑 2006年,廣東省屬國資系統,受益于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銷售收入和利潤大增,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978.94億元,同比增長17.39%,實現凈利潤51.56億元,同比增長52.8%。 其中,有10家集團公司的銷售收入超過百億元,粵電集團和物資集團銷售收入則均超過200億元,外貿集團的銷售收入更是超過300億元。 在此背景下,《規劃綱要》預計,到2010年,廣東省屬國有資產規模將達到6600億元。這個數字比去年廣東省國資委公布的預測數據高出了600個億。 廣東省國資委一位人士則表示,即便是6600億,仍然還是被低估,“算上上市公司市值增長等諸多因素,總資產預計將會達到甚至超過8000億元。” 然而,與之相對應,廣東國企在發展過程中仍然面臨一系列矛盾和挑戰。 廣東省國資委副主任林三琳分析,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產權多元化改革緩慢導致的“產權結構單一和產權多元化成效不顯著”。 統計顯示截至2005年底,廣東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國有權益占所有者權益的75%,少數股東權益不到25%。 林三琳表示:“由此導致,部分改制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決策層與執行層高度重疊,監事會形同虛設,內部人控制問題嚴重,企業改制而不轉制。” 此外,個別企業國有產權轉讓不規范,產權交易沒有進入產權交易機構進行,僅僅通過簡單的公開拍賣成交。個別產權交易機構存在不規范操作;個別地區甚至違反相關規定,“在沒有按規定報經省國資委批準同意的情況下實施協議轉讓”。 “留給國有企業改革的機遇和時間已經不多了。如果我們不能抓住機遇,盡快突破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國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就有可能因缺乏活力而陷于被動,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和控制力、影響力、帶動力就難以實現。”林三琳說。 由此,廣東省國資委提出了鼓勵和支持廣東省屬國企實施跨地區、大范圍資產重組,打造行業龍頭的思路。 以廣東絲綢重組廣西絲綢為例,作為我國第一大桑蠶原料繭產區的廣西,去年蠶繭產量達370萬擔,占全國總量的25%,居全國第一位。然而,由于加工技術嚴重滯后,其行業綜合效應卻遠遠沒能發揮出來。而廣東絲綢集團2006年進出口總值23.3億美元,出口160個國家和地區,在全國絲綢企業出口中排名第一。1月30日,由廣東絲綢公司和廣西絲綢進出口公司等出資組建的廣西絲綢有限公司正式在廣西南寧掛牌,廣東絲綢公司控股55%。廣東絲綢公司董事長蔡高聲兼任廣西絲綢有限公司董事長。 蔡高聲表示,通過“兩廣”絲綢產業對接,將向產業鏈前后延伸,用3-5年時間,在廣西再造一個廣東絲綢。 類似的案例很多,去年8月,廣東國資委通過將粵電集團24%的股權轉讓給華能集團,使粵電集團從一個國有獨資企業變為一個有限責任公司。廣東省國資委主任劉富才認為,通過此舉,粵電集團將從“一股獨大”變為4大股東的格局,通過股權多元化,使企業體內產生“抗體”,即在企業內部形成一個共同決策、相互制衡、相互監督的機制。 劉富才透露,下一步廣東省國企改制的三大路徑:一是要研究TCL、珠江啤酒的發展路徑,善于引進高品位的戰略投資者;二是要推進國企與民企的嫁接;三是要善于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推進國有大中型企業體制創新、促進機制轉換。 明確布局領域 按照廣東省政府的最新規劃,廣東省屬國企“90%以上資產將集聚在基礎性等重要行業領域和具有發展優勢的產業領域”。 根據這一思路,未來6600億元的產業布局將被劃分為“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促進發展的產業領域”、“培育發展的產業領域”以及“轉型發展的產業領域”。 據介紹,電力、公路、空港、鐵路、鋼鐵被歸為“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歸并在上述行業的企業包括粵電集團、廣東交通集團、廣東省機場集團、廣東省鐵投集團和韶鋼集團。它們的主要任務是,增強國有經濟在上述領域和行業的“控制力”。 對于礦業、航運、現代物流、絲綢紡織、鹽業等帶有基礎性及廣東省屬國企具有傳統優勢的領域,則被歸為應得到“促進發展的產業領域”。 此外,電子信息、環保產業、現代醫藥、重大裝備制造被歸入需“培育發展的產業領域”,而對外貿易、對外經濟合作、建筑工程、酒店旅游商貿則成為“轉型發展的產業領域”。 按照規劃,未來5年,廣東省屬國企將投入一批國家和省級重點項目,主要涉及電力、公路、鐵路、物流、電子信息、環保和新材料等領域。 為此,廣東省國資委確定了一系列主要措施,除了推動產權多元化改革外,還將繼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加快建設產權交易市場。 與此同時,廣東省國資委還將在繼續鼓勵企業重組的基礎上,推進企業上市,甚至鼓勵和支持省屬企業實施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大范圍資產重組,支持企業通過收購兼并等手段,加快發展,擴大主業規模,打造行業龍頭。 日前,廣東省國資委明確提出,要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廣東“礦業航母”。 據介紹,廣東省國資委的思路是,“國有資本應保持對廣東省礦產資源的絕對控制地位,積極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鉛、鋅、鉬、稀土產品深加工業務”,同時要“加強資本運作,提高融資能力”。 據悉,廣東省屬企業中涉及到礦業的主要有廣晟、廣業兩大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其中,又以廣晟下屬的上市公司中金嶺南最有被打造成為廣東“礦業航母”的基礎。 廣晟資產經營管理公司董事長李進明表示,下一步計劃把中金嶺南打造成廣東省有色金屬行業的“航母”。 為實現這一計劃,將在3年內完成相關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整合。然后,有計劃地占據國內外有色金屬資源。同時還將尋求與智利、巴西、澳大利亞等地區的海外資源合作,李進明稱,要建立完善的有色金屬產業鏈可能還需要5年時間。 劉富才表示,國有資本既可以通過產權轉讓等多種方式,退出市場前景黯淡、資本回報率低的行業和經營管理不善的企業,也可以進入市場前景看好、利潤豐厚的行業和經營管理良好的企業,從而實現國有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