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賄賂陰影下的醫藥代表認證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 01:33 北京商報
原本是一種常見的藥品營銷模式,現在卻成為商業賄賂的典型代表。在輿論的旋渦中,一個醫藥代表這樣形容自己的工作:“我熱愛這個職業,但我并不能以它為榮。” 其實,作為藥品營銷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規范醫藥代表的行為無疑是對藥品營銷模式的一次洗禮。很多醫藥專家也指出,醫藥代表的行為規范了,就能從很大程度上抑制醫藥行業中的商業賄賂行為,也能擠掉部分中間環節的“油水”,真正讓患者受益。然而,從目前該行業的混亂情況看,以規范醫藥代表為目的的認證工作還只能是漫長而修遠。 昨日,記者從某國字頭的醫藥行業協會處了解到,目前該協會正醞釀在全國藥企中推行醫藥代表認證。如果該計劃能夠實施,將是中國藥品營銷中的重要變革。只是,作為一種新的嘗試,醫藥代表認證在中國的前景還非常迷茫。 外企先行 外來的和尚搶經念 經過3年的準備,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制和開發行業委員會(RDPAC)首推了“醫藥代表資格認證項目”,希望借此來規范醫藥代表的行為。據了解,目前已有210名來自外企的醫藥代表拿到了證書。 日前,RDPAC“醫藥代表資格認證項目”工作小組負責人、益普生中國區總裁布安瑞博士,和負責該項目具體運作的政府事務和媒體溝通總監溫曉春介紹,到目前,在其38家會員公司中已有9家企業的226名醫藥代表參加了兩批4次小規模考試,其中210名順利通過,獲得了“醫藥代表資格證書”。這9家公司包括默沙東、德國先靈、藤澤、歐加農、蘇威、輝瑞、阿斯利康、羅氏和益普生。 布安瑞博士還透露,去年底該項目已開始在全體會員公司中推廣。RDPAC副主席、輝瑞制藥公司亞洲區副總裁安高博也在總結發言中提到,2007年還準備對5000名醫藥代表進行認證培訓和考試,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和廣州的代表,有可能的話擴展到其他省會城市,RDPAC計劃到2008年底完成超過1.5萬名醫藥代表的認證工作。安高博說:“希望繼續擴大與政府部門、醫院、其他相關單位的有效溝通,以得到對這個項目的支持。” “其實,如果不是中國醫藥代表行業管理混亂,醫藥代表應該是制藥企業和醫院之間傳遞藥品安全使用信息的橋梁。”溫曉春介紹。藥品不是一般的日常商品,僅通過廣告或藥品宣傳冊的簡單介紹,無法完整而清楚地傳達所有藥品信息及其正確使用方法,而醫生又無法了解所有藥品的詳細情況,所以藥企生產企業就派醫藥代表到醫院進行講解,同時,醫藥代表也可以搜集藥品在臨床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給藥品生產企業以反饋。 “當然,我們在規范醫藥代表的工作中只是個先行者,我們愿意進行這方面的嘗試,但也希望大家不要認為我們的認證項目能夠在短期內完全杜絕醫藥代表的商業賄賂行為,這也是不現實的。”溫曉春有些無奈地向記者表示。 監管混亂 全國推行遇三大難題 “我們了解到,RDPAC正在外企中推行醫藥代表認證,而我們則考慮要在全國藥企中推行有關醫藥代表的行業規范,目前這項工作還在商榷過程中。”昨日,某國字號醫藥行業協會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我們也幾次和多家藥企負責人進行座談,他們就提出兩點,一是醫藥代表是藥品銷售中必須存在的環節,二是醫藥代表的行為確實有必要規范。有了這兩點,我們就有了推行醫藥代表認證的基礎”。 盡管如此,該負責人也表示,這項工作的實施非常艱難,在目前工作剛剛起步階段,就要解決三大難題。 “首先,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要規范醫藥代表行為必須要得到政府部門的支持。”該負責人介紹,RDPAC的醫藥代表認證,主要是在其會員單位中推行的一種協會自律。而我們覺得這種方式并不足以真正規范整個醫藥代表行業,所以,就需要得到政府的認可和幫助,才能在全行業中開展。 而第二大問題,就是要確定什么樣的行為規范既能夠限制醫藥代表的不良行為,同時又能體現公平性和通用性。據介紹,目前中國幾千家藥企中,企業間的經濟類型不同,營銷模式不同,企業制度也不同,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讓一種行為規范適用于所有藥企,這是個很大的難題。 最后一個問題就是,既然要在全國藥企中推行行為規范,并進行醫藥代表認證,就需要有一個統一的規劃。但目前的情況是,各地方醫藥行業協會對于這一工作都有自己的計劃,這樣就變成了各自為政了,不僅增加了管理的難度,也降低了認證的權威性。 記者連線 無證醫藥代表觀點 對于醫藥代表認證最有發言權的就是醫藥代表本人了,昨日,記者也電話連線了在某跨國藥企從事醫藥代表工作的李小姐。她的簡單回答讓醫藥代表證書的未來更顯得茫然失措。 記者:你贊成醫藥代表持證上崗嗎? 李小姐:“我不需要什么證,有證怎么樣?有證的就能保證不行賄嗎?雖然我們現在整天也就是組織學習什么的,但我寧可去學點專業知識,也不愿意把時間花在拿醫藥代表證上,那是浪費時間。” 記者:你覺得有證的醫藥代表醫院有可能比較愿意接待嗎? 李小姐:“我不覺得,現在醫院寫著不接待,醫生就真的不接待了嗎?在醫院不接待,出了醫院就不接待了嗎?這些都是虛的,醫生和藥企都離不開醫藥代表。” 聯動難題 醫生行為難以規范 即便解決了以上三大難題,推行醫藥代表認證工作也困難重重。“醫藥代表認證只是表面功夫,很可能最后不了了之。”醫藥專家郝繼英告訴記者。 而與她持相同觀點的還有某藥企負責人王經理。“至少在10年前,就有地方實施過醫藥代表認證,但最后都不了了之了,當然,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打擊商業賄賂,這次的認證工作可能會深入一些,但最終可能也是無功而返。” 王經理指出,醫藥代表這個職業流動性太大,中國藥企又多,每個人都持證上崗不太可能,而只有部分人拿證也沒有意義。而且,如果有認證就要有監管,醫藥代表到底由誰來監管、憑什么監管這些都是沒有解決的問題。 而最重要的就是,規范了醫藥代表,如果不規范醫生的行為,也是徒勞的。“醫藥代表和醫生的誠信絕對不是一個證能建立起來的,還需要整個醫療體制的改革才行。”資深藥品營銷專家關平強調。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