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中國現代化報告2007公布 中國屬初等發達國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9日 16:31 西安新聞網-西安晚報
據新華社電 (記者 李斌 崔清新) 日前公布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7》(以下簡稱“報告”)在對有關數據進行分析后預計,如果按照中國1980年至2004年的速度估算,中國第一次現代化實現程度達到100%大約需要8年。 “也就是說,中國可能在2015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現代化,達到1960年發達國家的水平。”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組長何傳啟研究員說。 2005年中國第一次現代化實現程度達到87%,比上年提高了1個百分點。2004年,中國第一次現代化實現程度排世界108個國家的第55位;中國第二次現代化指數為39分,排世界108個國家的第51位;綜合現代化水平指數為35分,排世界108個國家的第59位。 報告指出,2004年,在體現中國第一次現代化水平的10個指標中,醫療服務、平均預期壽命、嬰兒存活率、成人識字率、大學普及率和農業增加值比重等6個指標已經達標,而人均GNP、農業勞動力比重、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和城市人口比例等4個指標沒有達標。 中國屬于初等發達國家 報告在對有關數據進行分析后提出,2004年,第二次現代化指數排名世界前10名的國家是:瑞典、美國、丹麥、芬蘭、日本、瑞士、澳大利亞、德國、比利時和英國。 2004年,在參加評價的131個國家中,瑞典等24個國家進入第二次現代化,中國等97個國家處于第一次現代化,緬甸、坦桑尼亞、中非、埃塞俄比亞、乍得、塞拉利昂等10個國家仍然處于傳統農業社會,沒有進入現代化行列,有些少數民族仍然生活在原始社會。 2004年,瑞典等20個國家屬于發達國家,意大利等25個國家屬于中等發達國家,中國等40個國家屬于初等發達國家,印度等46個國家屬于欠發達國家。 11個地區全國排名上升 報告在對有關數據進行分析后提出,在中國地區第一次現代化排名中,2005年和2004年相比,重慶、內蒙古、寧夏、廣東等11個地區全國排名上升。 2005年,中國34個省級地區中,香港、澳門和臺灣已經完成第一次現代化;北京等7個地區第一次現代化實現程度超過90%,福建等14個地區第一次現代化實現程度達到80%至89%。 2004年中國地區現代化的前沿已經進入第二次現代化的發展期。中國的香港、澳門和臺灣已經達到世界發達國家水平,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已經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如果根據第二次現代化水平分組,2004年有10個地區從2003年的欠發達地區升級為初等發達地區,它們分別是:內蒙古、寧夏、湖南、新疆、安徽、甘肅、青海、江西、河南和海南。2004年北京第二次現代化指數達到85分,超過發達國家水平的底線。 第二次現代化理論 繼德國學者提出生態現代化理論、再現代化理論等現代化理論之后,中科院研究員何傳啟多年前提出了“第二次現代化理論”:從18世紀到21世紀末的世界現代化進程包括第一次和第二次現代化兩大階段。第一次現代化指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過程及其深刻變化。第一次現代化的特點是工業化、城市化、福利化、民主化、世俗化等。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