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不支持Flash
|
|
|
北京市國資委工作情況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6日 15:50 國資委網站
(2007年1月25日) 2003年10月15日,北京市國資委正式掛牌成立。三年來,在國務院國資委的指導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北京市國資委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賦予的國有資產出資人代表職責定位,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創新國有企業黨建,促進國有企業發展,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 堅持“有進有退”的原則,以“調、改、剝、退”為手段,加快推進國有資本向優勢領域、優勢企業和企業的主業集中。 一是“調”:加快推進一級企業重組整合。按照 “資產重組、業務整合、體制改革、機制創新”的原則,堅持“市場主導、企業自愿、國資委推動”,采用合并式重組、吸收式重組和托管式重組方式,共推動完成了19個重組項目,同口徑對比,一級企業數量減少了17家,順利實現了國有資本“兩個80%集中”的目標,企業的規模經濟效益和企業集群效應開始顯現。下一步將依據“十一五”規劃,緊緊圍繞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和國有資本功能定位,布局“四大產業板塊”,明確“三個發展層次”,逐步形成“三級競爭格局”。 二是“改”:加快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步伐。按照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主要實現形式的要求,采取增資擴股、出售、轉讓等多種形式,基本完成二三級企業股份制改革的目標;引進戰略投資者,對兩家一級企業進行整體改制試點。通過改制,優化了股權結構,促進了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引進了資金、技術和管理,促進企業發展。 三是“剝”:有序剝離輔業和非關聯產業企業。按照精干主業的要求,依據有關法規和政策精神,大力推進主輔分離和輔業改制。截至2006年12月底,累計批復437戶輔業改制項目,229戶完成注冊或分離調整,占已批復企業的53%。同時,加快剝離與主業關聯度不大的四級及四級以下企業,縮短資產鏈條,壓縮管理層級。預計再用兩年時間,企業管理層級基本控制在三級以內。 四是“退”:加快劣勢企業退出步伐。對長期虧損、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企業,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實施破產。三年共對27戶企業依法實施破產。在企業破產過程中,妥善處理好歷史遺留問題,最大限度維護了職工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首鋼搬遷、焦化廠轉型等重點難點問題取得重大突破。今后,將按照“十一五”規劃,加快國有資本從沒有優勢的一般競爭性領域退出,沒有優勢的企業從市場中退出,堅決從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產業退出。 五是規范操作流程。在改革過程中嚴把“四關”。嚴把評估關,包括無形資產都要評估,防止漏估。嚴把轉讓關,產權轉讓要嚴格執行出資人審批,保證全部進場交易。嚴把交易關,充分利用競價交易的價格發現機制,實現國有產權交易價值最大化。嚴把審計關,在改制過程中,凡是涉及國有權益變動的,必須經過審計、鑒證等程序,確保國有權益不受損害。 二、著力推進體制機制建設,加強國有資產監管 以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為主線,不斷夯實基礎管理、健全責任體系、整合資源、創新機制,國資監管逐步加強。 一是基礎管理不斷加強。加強監管法制建設,三年共出臺66個規范性文件,為依法規范監管奠定了較好的基礎。建立健全統計評價體系,加強企業經濟運行監測。制訂實施了《北京市國有經濟“十一五”發展規劃》,加強規劃對調整發展的引導作用。用兩年時間完成了清產核資工作,基本摸清了企業資產家底。開展了國有企業土地清查,摸清了國有土地現狀,加強對國有土地的管理。進一步推動企業加強防范法律風險和財務風險,去年已在10家重點骨干企業開展了總法律顧問制度試點工作,今年將全面推開。 二是規范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先管住,后規范”。及時出臺了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兩個《暫行辦法》,有效控制了薪酬管理不規范的問題。“先年度,后任期”。年度考核已經全面推開,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分期分批全面推行任期經營業績考核。目前已有29家簽訂了任期考核責任書,其中4家進入第二任期考核。“先一把尺子,后四把尺子”。從過去實行統一的考核標準轉變為將考核企業分為一般競爭性、城市公用、綜合投資和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四大類。“先近期,后長遠”,進一步細化分類考核,逐步建立與法人治理結構相適應,與市場接軌的企業負責人薪酬決定機制。 三是規范重大事項管理。按照“管少、管好”的原則,制定完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明確規定了市國資委與所出資企業之間在重大事項管理方面的權責界限。重點管好所出資企業的發展規劃、投資方向以及重大擔保事項等,對企業上報的報告事項進行合規性審核。出臺了《企業重大經營決策失誤責任追究暫行辦法》,進一步明確了董事會的決策權限和責任,依據決策失誤責任依法依規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四是探索國有資本預算管理。出臺了《北京市國有資本收支預算管理辦法(試行)》,研究起草了國有資本支出預算實施細則等規范性文件。按照“先試點,后推開;先收益收繳,后資本支出”的兩步走步驟,穩步推進國有資本預算管理。逐步增強了國有企業回報股東的意識,促進了國有經濟結構調整。 五是加強監事會監督檢查。加強隊伍建設。監事會辦事處由原來的6個擴編為10個。擴大監管范圍。被派駐企業由25家增加到36家,資產總額占國資委監管企業資產總數的88%,凈資產占國資委監管企業凈資產的89%。完善監管手段。對未派駐監事會的部分企業開展稽查。重視成果應用。監事會監督檢查的結果成為企業負責人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據。 六是整合監督管理資源。發揮體制優勢,整合業績考核、統計評價、監事監督、企業負責人民主測評、紀檢監察等內部監管資源,形成信息實現共享,各監管環節相互銜接,資產監督與黨群、宣傳互動的局面。統一聘請中介機構,降低監管成本,提高監管效率。與市紀委、審計局、監察局、檢察院等部門聯合,構建國資監管大格局。 七是加強指導、監督和服務區縣國資管理。 三、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強企業領導班子建設 按照整體重機制、班子重結構、個人重素質的工作思路,以董事會建設為重點,加快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 一是突出工作重點。在企業層面,重點抓好40戶重點骨干企業;在治理機構層面,重點抓董事會建設;在負責人層面,重點抓產權代表和黨群負責人。 二是健全組織框架。40戶重點骨干企業已經全部建立了基本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框架,明確權責邊界、規范議事程序和規則。18家配備了外部董事,28家配備了職工董事。經理層和董事會交叉任職的狀況有了明顯改善。 三是創新管理機制。加快推進“四個轉變”。準入標準從重在組織考察認可到重在市場和出資人認可轉變;選拔方式從組織配置到市場配置轉變,18家企業內部競聘經理層成員32人,其中內部競聘總經理8人,4家企業通過社會招聘經理層成員4人;任用程序從組織任命所有企業負責人到依法分層分類聘任轉變;管理方式從職務級別管理到職位職責契約化管理轉變。 四是優化隊伍結構。適應改革發展需要,積極調整企業領導班子,加強后備人才隊伍建設,加強教育培訓。企業負責人隊伍的年齡、學歷、專業結構逐步改善。今年將推進法人治理結構建設綜合試點,實行董事會依法選聘考核總經理,由總經理提名選聘其他高級管理成員。 四、加強國有企業黨建創新,保證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揮優勢、提供保證”的要求,確立了“圍繞一個中心,推進五項工程,創建四個機制”的工作格局。即緊緊圍繞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這個中心,建設并推進領導班子建設關鍵工程、基層黨組織建設基礎工程、精神文明建設形象工程、黨風廉政建設陽光工程和黨的群眾工作民心工程。積極創建企業黨委政治核心作用與法人治理結構有機結合的黨建工作運行機制、創建組織配置與市場配置有機結合的企業負責人考核任用機制、創建提高思想政治素質與提高技術業務素質有機結合的政治工作雙向互動機制、創建治標與治本有機結合的反腐倡廉長效機制。 三年來,企業黨建工作在改進中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在適應中不斷實現創新。深化科學發展觀主題教育活動,加強思想理論建設。以先進性教育為契機,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以構建懲防體系為重點,加強黨風廉政建設。2004年開展三個突出問題的治理;2005年開展“三規范、兩清理”;2006年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建立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網絡體系。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扎實推進維穩工作。普遍建立了維穩領導體制和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了領導包案、排查調處、應急處置、責任追究等方面的工作制度,通過超前預防、排查調處和在“事要解決上下功夫”,使國企維穩工作總體平穩,集體訪、重復訪、越級訪呈下降趨勢,為國企的改革發展提供了穩定保證。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