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不支持Flash
|
|
|
特大旱情拖后腿 重慶今年大補農業短板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5日 03:33 第一財經日報
程維 2006年重慶市各項經濟指標均完成或超額完成,但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長指標未能完成,盡管這一指標未能完成與該市去年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有關,但這個西部直轄市仍將2007年的工作重心調整為以發展農村經濟為首要任務。 重慶市市長王鴻舉23日在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稱,該市去年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除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外,均完成或超額完成。該市在2006年人大會上確定的農民增收指標是7%,但是實際只增長了2.3%。 2006年,重慶市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達到3486.2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地方財政收入529.5億元,增長30.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70元,同比增長12.9%。 去年重慶市實現工業增加值1204億元,增長18%,這一增長彌補了農業的低增長,保住了該市的全年經濟指標。 這是在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背景下的經濟豐收。去年夏天,重慶遭受百年一遇的旱災。截至2006年9月中旬,重慶全市直接經濟損失85.42億元,其中農業經濟損失62.5億元。 王鴻舉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稱:“去年特大干旱暴露出農村水利、交通等設施建設嚴重滯后,防災救災應急體系亟待完善。”因此該市計劃在2007年彌補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欠賬較多這一漏洞,并將發展現代農業和增加農民收入為今年該市政府的首要任務。 重慶目前雖身為直轄市,卻是一個典型的大城市帶大農村結構,該市主城區常住人口只有600萬人左右,其余約2600萬人口分布在40多個農村區縣(含三峽庫區)。這意味著如果當地農村發展滯后,將嚴重影響重慶市未來的總體經濟增長。 重慶市目前正試圖調動全社會力量參與新農村建設,編制完成1000個社會主義新農村實施村規劃,并加大以農田水利、交通、通信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用“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思路來提升該市農村區域的經濟增長能力。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