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廣東大煉個體之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2日 07:12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魏黎明 廣州報道 臨近一年一度的廣州迎春花市,供職于該市某高級寫字樓的白領許小姐以1400元/天的租價爭得一個攤位,打算在春節期間干一回“個體”。 “不僅是白領,在廣東,不少機關干部也有下海干個體的!”廣東省個體勞動者協會副會長蔡海春對本報表示。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廣東共有個體工商戶245.8萬戶,居全國第一。自1999年起7年間,廣東個體工商戶數量增加近86萬戶。而同期,全國個體戶數量卻減少了600多萬戶。 1999年以前,廣東個體戶數量一度位居全國第8。但此后的連貫政策,特別是2003年以來多項優惠政策的出臺,不斷推動廣東個體經濟發展。廣東中小企業局局長劉煥泉表示,這主要是政府敢于為個體戶松綁。 做“小本生意”的“老廣”越來越多,但離開的也不在少數。廣州2003年底的數據顯示,盡管當年新登記個體戶近5.8萬戶,但當年總數仍比上年減少1.5萬戶。 與國內其他地方類似,相當高的流失率緣于多稅費的重壓,尤其是收取近20年的工商管理費更被詬病為“不合理”。 在當地政策利好的激勵下,廣東個體經濟增長仍在繼續,但有人士稱相關費用等束縛如進一步“松綁”,廣東個體經濟或將迎來更大發展。 增長之謎 “有錢賺,為什么不做?”面對記者的不解,月收入近萬元的辦公室白領許小姐反問道。這已經是她第三次嘗試做個體戶了,據說每次都“收益不錯”。 抱著許小姐這樣的心態,越來越多的“老廣”投身到干個體的大軍中去。 據廣東省工商局統計,截至去年11月底,廣東共有個體戶244.3萬戶,從業人員530.7萬人,注冊資金數額549.6億元。 1999年至今7年間,廣東共增加個體戶近86萬戶。而據國家工商總局的統計,同樣是7年,全國個體戶減少了600多萬戶。其中,1999年至2004年,個體戶減少高達870多萬戶。 一直居全國第一的河南個體戶在1999年達到頂點的204萬戶后,到2002年縮水近一半。浙江、江蘇、山東等地也不同程度地出現負增長。 同期,廣東個體戶數量卻呈現穩步增長,2000年為152萬戶,2001年167萬戶,2002年175萬戶,2003年185萬戶,2004年達到196萬戶。 到去年底迅速達到245.8萬戶,在全國遙遙領先,比蘇、浙、魯三省分別都多出50多萬戶。 事實上,廣東過去曾長期受益于包括個體經濟在內的民營經濟的發展。以順德、南海等為代表的“廣東四小虎”,在上世紀80年代始,就曾依靠“游擊隊”(私營企業)、“武工隊”(鄉鎮企業)等模式迅速發展起來。 而進入上世紀90年代,廣東偏重引進外資,優惠政策向外資傾斜,鄉鎮企業和民營經濟的發展勢頭有所減緩。到本世紀初,廣東個體戶數和注冊資金在2000年被浙江超過,產值在2001年被浙江超過。到2002年止,廣東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僅為25%,而浙江早在2001年民營經濟比重已超過40%。 有觀點認為,個體戶最能感知市場變化,因此也成為市場活躍程度的風向標。 2003年以后,廣東個體工商戶數已連年位居全國第一,民營經濟占GDP比重同時也大幅提升。 小“個體”數量的持續穩定增加表明,廣東的市場經濟重新煥發活力。而在全國個體經濟低迷的大背景下,廣東是怎么做到這點的? 群策之力 對此,廣東省個體勞動者協會副會長蔡海春表示,廣東是得益于良好的整體市場環境。 “這里面有政策因素、人們思想變化,還有由來已久的‘重商’風氣,都發揮了作用。”蔡海春說。 事實上,1999年以前,廣東個體經濟發展并不理想,個體戶數量排名在1997年一度列全國第8。1999年8月18日,廣東省委、省政府作出《關于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決定》,已著意扭轉過去偏重外資和國企發展的缺陷。 而同年9月22日,中共十五屆四中全會專門討論了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問題,作出了《中共中央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是其后一段時間全國個體戶數量銳減的一個重要的政策環境。 這兩個表面看來大相徑庭的《決定》,當時雖令不少廣東人也感到困惑,但好在其個體經濟仍取得穩步的增長。 轉機在2003年進一步促成。當年年初,新一屆廣東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民營經濟工作會議。當年出臺的第一個決定,就是《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定》。半年后,又出臺了有針對性的12項配套政策。 從現在看來,這些政策內容相當實在,而且形成了制度化的安排。如,放寬民營資本投資領域,除少數關系國計民生的壟斷行業外,一般競爭性領域和對外資開放的領域都對民營資本開放。 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凡沒有國家和省的法律、法規依據的行政審批項目,一律不作為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登記的前置審批條件。 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廣東統計的個體戶數量開始大幅增加。2003年、2004年,廣東個體戶數量均比上年增加超過10萬戶,到2005年更大幅增加30多萬戶。其時,國內其他地區或正處于負增長或僅緩慢回升。 在實施政策方面,廣東也確實想了不少辦法。為解決困擾個體戶的“融資難”問題,廣東省政府從2003年起五年內由省財政出資20多億元進行對口扶持。 為減輕個體戶的經濟壓力,廣東稅務部門將個體戶業主的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由原來的1000元/月提高到1600元/月。這樣,每一個個體戶每年最高減征稅額達到2520元。 收費之惑 但是,政策的邊際效應隨著時間逐步顯現。在廣東個體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不合理的收費成為桎梏,“老廣”們期待政府再次出手“松綁”。 在廣州繁華的越秀區建設六馬路,商鋪林立。開了一間水晶飾品店的黃小姐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除去房租、水電、衛生管理等日常開支,她每月向政府部門須繳納四種稅費,共計700多元。其中,國稅、地稅根據營業額框定,每月固定繳納工商管理費150元,此外還有120元的“會員費”。 “我都不知道我是哪里的會員,也沒享受到什么服務,但這個費必須要交!”黃說。同一筆“會員費”,在同一區域但比較強硬的店主那里卻可以拒交。 每月多達150元的工商管理費更令黃感到“頂晤順(吃不消)”,她認為,類似會員費、工商管理費等不合理的收費,早就應該取消。 在越秀區國稅局辦公大廳,每個月15日之前的那幾天,人總是特別多。“15日之后完稅就要按一個月計算,所以很多個體戶趕在15日之前注銷登記。”該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本報。 據其介紹,在接觸過程中,越來越多個體戶抱怨,費用負擔重,其中工商管理費更被認為不合理。 向個體戶收取工商管理費的依據是1987年9月1日起施行的國務院發布的《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但早在1983年該費就已開始收取,迄今超過20年。 國家規定,工商管理費應主要用于“個體勞動者協會”費用,但顯然如黃小姐者,同時交管理費和會員費的情況并不在少數。 曾公開建議取消工商管理費的廣州市人大代表謝漢才做過概算,僅廣州個體戶每年繳納的工商管理費等就達3億元之多。 而據上述稅務人士介紹,費用過重已經成為個體戶流失的重要因素。 相當多的人已經用行動投了票。每個不下雨的晚上,城市輝煌的霓虹燈下,廣州海珠橋上兩邊熙熙攘攘的小攤販們努力地推銷著各種貨品。他們是數量龐大的“走鬼”,是不用交費的編外“個體戶”。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