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財經縱橫

均衡于財富和公益的李嘉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0日 12:39 上海國資

  與其留給子孫以財富,不如留給他們家族的榮譽

  作為香港人,李嘉誠是財富與成功的表征;作為中國人,李嘉誠是愛國與公益的代言人,作為亞洲人,李嘉誠是與蓋茨、巴菲特平列的世界商業領袖。這個精力充沛永不言休的79歲老人,其在香港乃至大中華區的影響力顯然非僅止于商業。智者都知道,財富若浮云,但智者更懂得,財富是造就持續影響力的關鍵。李嘉誠可能并不十分在乎《財富》、《福布斯》抑或《金融時報》不時給他的各類與財富影響有關的封號,但李嘉誠肯定不會忽視央視所授予的“2006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特別榮譽大獎。概因前者恐怕容易產生獲獎疲勞,更重要的是缺乏親切感;而后者在某種意義上代表的是國家對李嘉誠的全面肯定,表達的是一種敬意。這種榮譽絕非一般的財富擁有者所能企及的。

  李嘉誠是徹底的資本家,他追逐利潤的沖動絕不遜于我們教科書里所述的大資本家,在商業領域,他是財技和資本運營的超一流選手,甚至是令歐美同行忌憚的霸道人物,即便是在發家之地香港,恐怕也有不少人嫉妒乃至不喜歡他。但這并不影響李嘉誠人格光輝的一面。就像微軟大老板蓋茨,曾一度為世界“公敵”,歐盟動輒對微軟罰款數億歐元,但蓋茨近年來的慈善之舉卻使世人為之肅然起敬,他的好友巴菲特同樣扮演著公益的化身。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富豪之一,李嘉誠亦不例外。他對財富和公益的均衡度把握同樣比肩于蓋茨和巴菲特。

  為什么不少富人鐘情于公益事業?這是財富文明的進步,也是富人責任的張揚。其實,在某種意義上,更是富人對自己和對社會的一種投資。人類智識的進步已經使越來越多的財富擁有者在企業精神、公益和服務等方面的信念漸趨一致。那就是對財富的個體占有并不意味著幸福最大化,服務社會才是最大的快感。剩余財富的最佳使用途徑就是用于公眾的福利事業。

  眾所周知,使用剩余財富的方式主要有三種:傳給家族和子孫,死后捐給公用事業( 1797.266,71.25,4.13%)以及由財富的主人在生前妥善處理。第一種最不可取,對子孫和國家都不利。很多富人都明白:與其留給子孫以財富,不如留給他們家族的榮譽。第二種方式太遙遠,而且往往留下的財富并不能按捐贈者的意圖使用,只不過成為他心血來潮的一個紀念碑。 最后只剩下一種選擇,就是把富人的巨額剩余財產在他們生前通過適當的運作用于造福公眾事業。盡管在不少人看來,這是沒有預期收益的投資。但卻能推動諸如教育、福利等事業的顯性進步,更在很大程度上顯著提升捐獻者的財富品質。所以,央視授予李嘉誠特別榮譽大獎的理由肯定也非常經得起考驗,即,李嘉誠致力公益事業,為中國企業家注入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血液。

  毋庸置疑,李嘉誠的成功經歷,恐怕連當今中國大陸一批最有雄心的企業家都難以復制,從這個意義上講,李嘉誠是稀缺的。但另一方面,李嘉誠又不應該是稀缺的,至少他的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慈善精神是可以模仿、傳承乃至光大的。盡人皆知,當今中國,財富數以十億計的富豪不在少數,但他們對剩余財富使用的態度卻遠未達到蓋茨、巴菲特、李嘉誠等人的水平,這是經濟持續發展的中國的一大隱憂。那些財富的積累過程見得了陽光的富豪們,如果你們在財富與公益之間的態度能夠向李嘉誠看齊的話,你們將不僅是實際財富的擁有者,更是精神財富的持久受益者。

  期待李嘉誠的公益下一步。更期待更多富人的公益第一步!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3,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