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資源型企業發展路徑研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7日 10:18 國資委網站
資源型企業以自然資源的開發為主,輔以初加工和一些后續工序,盡可能利用區域內的自然條件來實現經濟增長。顯然,這類企業對自然資源依賴性非常強。近年來,由于可開采資源的逐漸枯竭,導致很多資源型企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因此,對資源型企業今后如何發展問題的研究有重要意義。 一、資源型企業發展面臨的困境 1.資源型企業賴以生存的資源逐步枯竭。由于企業對資源長期掠奪式的過度開采,導致資源已逐步枯竭。而且,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生產難以為繼。我國資源型企業對資源的依賴度相當高,現在大多數資源型企業仍然采取粗放型的發展模式,通過不斷增加能源消耗來推動企業的發展,在客觀上加劇了資源的消耗速度。據有關資料,我國森林資源在過去的十年中,成熟林面積每年減少2700萬畝,蓄積量凈減1億立方米以上,我國重點產材基地已有三分之一接近枯竭,這其中有絕大部分是被相關的資源型企業消耗的。在這種形勢下,資源型企業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后,必然會受到資源缺失的制約,現在就有很多企業已陷入資源枯竭的困境之中。 2.企業負擔沉重。首先,資源型企業發展歷史包袱沉重。由于資源型企業大多建立于計劃經濟時期,其發展模式直到現在依然有濃厚的行政色彩。此類企業在履行其企業職能的同時,還要履行社會、政府的職責,也就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發展模式。企業要辦學校、醫院、建筑隊、老年活動中心等,所有這些義務對企業都是沉重的負擔。其次,資源型企業稅負沉重。目前,中國礦山企業的稅負比其他工業企業高一倍,比國外同行高出6個百分點。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將其列入第二產業,涉及稅收政策時與制造業同等對待。而事實上,礦業是從自然界直接取得物質和能量的產業,按國際通行慣例,礦業被列入第一產業。但在我國,這種“錯位”一直延續至今,導致許多認識上的混亂和政策上的不合理。由于稅負沉重,資源型企業很大一部分利潤上交政府,這就導致企業資金短缺,企業正常運營比較困難。 3.企業管理落后,觀念陳舊。資源型企業大多是在資源開發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資源的秉賦及分布狀況決定了資源型企業的區位分布。全國大部分資源型企業分布在資源豐富的中西部地區。在這種區位條件下,因經濟比較落后,管理理念也比較陳舊,企業領導者的開拓意識和創新意識都比較薄弱。 二、資源型企業轉型的路徑選擇 1.產業鏈向精細加工環節延伸。資源型企業可通過產業鏈的橫向拓展和縱向延伸,逐漸擺脫企業對主導產品的嚴重依賴,分散企業的經營風險,形成特有的競爭優勢。資源型企業生產的產品包含若干層次,在產業鏈的延伸上既可選擇在同一產品層次上的橫向拓展,又可選擇在不同層次上的縱向延伸,也可以兩方面同時進行,具體選擇要根據資源的特征及產業的性質決定。以煤礦企業為例,傳統方式是只注重原煤產業的發展,但對圍繞煤炭進行的相關產業開發則不夠,對煤及煤生產過程中形成的次級資源開發利用不足。從縱向上看,煤的深度加工不夠,縱向產業鏈短;從橫向上看,對煤的共伴生資源及煤生產過程中形成的次級資源沒有得到科學處理,更未能形成新的區內與縱向產業鏈相關聯的橫向產業鏈。以煤炭資源為基礎的產業鏈縱向延伸方式有以下幾種:煤炭——電力——市場;煤炭——氣化——化工——市場;煤炭——焦化——市場;煤炭——液化(精制油)——化工——市場等。在以上縱向方式中,電力、氣化、焦化、液化等是產業鏈的同一層次,企業可根據自身優勢及市場情況選擇一條或幾條生產鏈同時進行。而在化工、焦化等環節又伴生許多產品可以進行精細加工。在煤炭開采中,也伴隨很多共生資源,對其有效利用可使企業提高效益。否則,很多資源就會被廢棄掉。例如,煤炭開采利用中可延伸出以下產業鏈條:煤矸石、煤泥——熱電廠——熱電;灰渣、矸石——建材廠——建材產品;礦井排水——水處理站——供水等。煤炭企業可通過這種產業鏈的轉型提高自己的競爭能力,塑造自己的競爭優勢。 2.優化利用現有資源。企業的發展模式要逐漸由低科技含量型轉變為高科技含量型;由粗放型轉變為集約型;由高資源消耗型轉變為資源節約型。只有實現這些轉變,企業才能從真正意義上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企業成功轉型,實現資源優化利用,重要一點是要貫徹“循環經濟”的理念,把企業建立在“減量、再利用、資源化”基礎上,實現對產品和服務的前端、過程和末端的資源消費的控制和優化。按照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原則,對企業的產品、副產品、廢棄物進行綜合研究,依靠現代生產技術和環保技術的應用,使企業實現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 3.挖掘可替代資源。企業必須居安思危,為企業的持續發展,尋找替代資源,通過對替代資源的利用,為企業進一步轉型創造充足的時間。資源替代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挖掘外部資源替代企業自身資源;另一種是尋找替代原材料。很多企業現在已意識到資源的危機,開始逐步尋找外部資源,積極組織人力、物力勘探資源,有些實力雄厚的企業已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可利用的資源。例如,甘肅金川公司為保證企業近期和遠期發展目標的實現,近年來大力實施資源控制戰略,積極探索獲取各種原料的途徑,穩步建立可靠的海外原料供應渠道和供應基地。通過廣泛參與國際銅、鈷、鎳等原料市場的競爭和貿易活動,不斷獲得公司快速發展所需的原料。通過這種方式,企業可延長自己的生命周期,提高國內外的競爭能力。另一種資源替代方式是放棄以前的原材料,尋找新型原材料。有一些產業的原材料在世界上都屬于稀有品種,想到外部挖掘替代資源也很困難。遇到這種情況,企業就要加強技術攻關,研發可替代的原材料。 4.向相關產業轉型。由于資源的枯竭,產業鏈缺失了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也就無法延伸,企業也不可能在原有產業上繼續發展。在這種形勢下,只能利用企業原有的渠道優勢,退出原來的產業,通過與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之間的合作向相關產業轉型。企業雖然逐漸失去了資源,但企業在資金、渠道等方面還與許多企業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借助這種優勢,資源型企業可利用自己的人才、資金等優勢與下游企業合作,生產相關產品。在這方面,資源型企業有兩個優勢:一是資源型企業由于長期與這類行業的合作,對該類行業比較了解,能較快地把新企業納入正軌,而且可通過與其它企業的合資等形式,消除進入新行業的種種障礙。二是資源型企業雖然目前自己沒有資源,但與相關企業還有著良好的關系。這樣,企業進入新行業后,可有穩定的資源渠道。鑒于這兩種優勢,資源型企業可在較短的時間內適應轉型后的經營,盡快恢復企業的競爭力。 (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