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美國投資家看好中國民企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 04:59 中華工商時報
本報記者 徐翼 ———本報專訪美前總統經濟顧問約翰·拉特里奇博士 約翰·拉特里奇博士,30歲進入白宮,是美國兩屆(里根時代和老布什時代)總統經濟顧問,是里根時代美國經濟框架的主要締造者,老布什時代政府白宮稅收政策顧問。他每周定期在FOX新聞頻道、CNBC電視臺、CNN作經濟評論與分析,并在《福布斯》、《財富》、《華爾街》雜志、《金融時報》等多家媒體上發表數以百計的論文,并為通用、波音、福布斯等全球知名公司或機構做過顧問和講學,出任1000多家公司的經濟顧問。現為美國投資機構“拉特里奇資本”的創始人和董事長,蒙代爾國際企業家大學和北京工業大學聯合舉辦的“蒙代爾國際企業家商學院”外方院長。 他,是里根和老布什政府時期的經濟顧問,美國經濟框架的主要締造者; 他,是一位成功的投資家,“拉特里奇資本”的創始人和董事長,在全球為制造業、分銷業和服務性公司的投資額超過1.5億美元; 他,是一位具有戰略眼光的前沿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發展保持著足夠的信心,并出任北京海淀區區長的首席專家顧問。 他,就是30歲便進入白宮參與制定政府經濟計劃,并成為總統高級智囊的世界級經濟大師約翰·拉特里奇博士。 2007年1月12日上午,58歲的拉特里奇先生在北京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當天下午,他即將和另外14位外國專家一起,接受北京市長王岐山為他們頒發的“長城友誼獎”,該獎設立于1999年,用以表彰為北京的建設與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迄今已有111位外國專家獲此殊榮。“我只是為海淀區做了一些引資工作,就得到這樣的獎項,我感到很榮幸。”他微笑著對記者說。 睿智而儒雅,平和而深刻,與拉特里奇先生交談,讓你感受到除了思想以外,還有真誠。 民營企業是重要力量 記者:對中國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有什么評價? 拉特里奇:我對中國有著很深的感情,去年來了8趟,今年將每月來中國一次。我來中國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我的父親是工人,祖父是農民,他們都沒錢。我趕上了好時候,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非常非常幸運地,我取得了成功,成為成功的投資家。我不缺錢,只想盡自己所能做點貢獻。 我具有投資、政府顧問、經濟和媒體等四個方面的經驗,這不是一個普通組合,而是非常有經驗的獨特組合,這些優勢可以幫助我去解決問題,為中美子孫后代的美好未來盡力。 過去10年,中國的民營企業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在中國很多地方、學校進行講座,也與投資家進行交談,中國年輕企業家充滿的活力令人驚訝。今天的中國年輕人,令人想起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人。那時二戰結束不久,美國年輕人以樂觀的心態,對國家、對未來、對工作、對教育充滿了期待和熱情。現在的中國正在經歷著同樣的時代。當前在中國,資本市場、競爭甚至比美國還要明顯。 我對中國企業家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創業時具有勇氣。我作為IBM的首席經濟顧問,到北大、清華、人大、社科院等學院舉辦講座,中國的學生和科學家的素質都非常高,這對于一個新成立的公司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個公司得以立足的第一要素。 記者:那么另一個要素? 拉特里奇:就是資金。中國現在面臨的最大一個問題就是資本市場的問題。太多的錢流入銀行,而銀行貸款只對大公司感興趣,對中小企業興趣不大。 我們知道中國國企獲得資金的途徑是股市和銀行,而民營企業獲得資金的渠道不僅少,而且困難得多。但中國民營企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實。去年12月11日具有非凡意義,因為中國入世5周年過渡期正式結束,金融服務領域實現完全開放,外國資本被允許進入。美國的投資家們對中國的國有企業沒有太大的興趣,他們看好中國的民營企業前景,并以風險資本等方式對民營企業進行投資或融資。現在從美國紐約飛往中國北京的頭等艙都是滿的,早就被預訂一空了,客人基本上都是私人投資者、銀行家們。 記者:入世5周年中國服務領域完全開放對中國企業家的意義? 拉特里奇:中國年輕人想創業,要成立公司,依賴資本市場的增長要比依賴GDP的增長好。因此,如何在遵守信用和風險管理這兩方面做得更好,對于中國企業家來說,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 中國開放資本市場正逢其時 記者:現在對中國來說,具備了全面開放資本市場的條件了嗎? 拉特里奇:現在是開放的好時機。開放會加快中國市場的變化速度,并帶來一些穩定。中國目前的缺陷不在GDP,而在于資本市場。與其擔憂中國的消費、儲蓄、商業等,不如集中發展中國的資本市場,這不但將使中國的GDP增長得更快,而且會讓GDP增長更加平穩。長期而言,穩定性是最重要的考慮。 美國的GDP大約為13萬億美元,而美國資本市場的資本約為165萬億美元,其中50萬億美元來自房地產、制造業等領域,115萬億美元來自金融業資產、債券、銀行票據、保險公司保證金等領域。也就是說,美國GDP要積累大約13年,才能達到資本市場的規模,可見美國資本市場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不可估量。而過去25-30年,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很大的穩定的資本市場,才讓美國經濟保持了繁榮和增長。 反觀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資本市場相對于GDP非常 小。中國加入W TO后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資本市場變得越來越雄厚,這樣才能保證GDP的穩定增長。 記者:完全開放難道沒有風險嗎? 拉特里奇:用物理學上兩個相連容器的壓力原理來解釋,也同樣適用于資本市場的投資和回報。美國資本市場大,價格低,投資回報率為14%;中國資本市場小,價格高,投資回報率為30%。二者進行流動后,美國的資本就會很快流入中國,并得到較高回報;而同時,中國的資本市場也將得到發展。二者之間關鍵在于平衡。如果不平衡(資本大量涌入),就會出現漩渦,也即市場紊亂,所以我們的任務就是用共同的經濟原理,消除資本的差別。 資本市場開放帶來的另一個風險是,中國必須盡快建立數據庫和分析工具,來評估信貸風險。 我的建議是,中國GDP要保持每年10%的增長速度,那么資本市場的增長速度就應該更快,達到20%-30%。這樣大約20年后,中國GDP必將超過美國。 人民幣匯率必須保持穩定 記者:昨天(11日)人民幣兌美元突破7.8:1,你如何看待? 拉特里奇:是不是7.8:1并不重要,也許會吸引新的投資者,但對已經投資中國的那一部分投資者來說,并不見得是好事,所以我說不好是7.8:1好,還是8:1好,或者6:1好。關鍵還是在于保持匯率的穩定,不要改變貨幣價值。 固定匯率讓中國在過去15年里保持了世界上最快的經濟增長率以及低通貨膨脹率。中國領導人應當努力告訴人們,固定匯率是良好的方式,人民幣的可自由兌換應緩慢地、謹慎地逐步實現。當然,如果實現人民幣可自由兌換,那么對于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還是有很大意義的。未來5年中國企業將面臨到外國投資、兼并、購買等問題。 記者:你如何看待去年底以來 中國股市的表現? 拉特里奇:股市的漲跌是每年都會發生的事情,問題是引起股市泡沫的人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中國股市高增長、高利潤、低利率,這也是吸引外資的主要原因。比如最近中國人壽上市,外資購買踴躍。我本人也擁有中國人壽、中國移 動等股票。 但中國房地產存在很大風險,這是一個大問題,也不好管理。中國政府正在給房地產投資降溫,但效果需要觀察。中國的高儲蓄率不是問題,這有社會保障、醫療等因素的影響,但不是主要的。預計未來中國將有更高的儲蓄率。 中美需更多溝通減少摩擦 記者:普通美國人對中國了解多少? 拉特里奇:大多數美國人對中國還在用冷戰思維。只有到過中國的美國人才驚嘆于他們的“新發現”。我發現,了解美國的中國年輕人,十倍于了解中國的美國年輕人。從媒體的角度說,美國媒體出于收視率的考慮,多會選擇中國的負面新聞來進行報道,起到了誤導觀眾的作用。而政治因素有時比政策因素更令人頭疼,政治阻力有時會導致經貿合作流產。 記者:中美這種矛盾如何解決? 拉特里奇:這或許是一個重要問題。美國政治粗略劃分,大致共和黨代表資本和雇主,民主黨代表傳統制造業和工人。共和黨人比民主黨人更趨向自由貿易。中美貿易摩擦,其實就是懼怕高科技、不喜歡變化、因全球化競爭而造成大量工人失業的產業、希望采取貿易保護主義的州和國會中代表這些利益的一些議員,他們所制造的摩擦。過去發生的一個經濟問題,也許就會成為今天的政治爭端。比如紡織業是昨日的產業,卻成為今日的政治。 去年11月美國中期選舉,民主黨取得了參眾兩院的控制權。預計國會將爆發一場自由貿易和保護主義之間的斗爭。中美貿易摩擦,其實就是共和黨和民主黨、資本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國會和財政部之間的斗爭。所以中美經貿關系將因此受到嚴峻考驗。中國必須了解這一點。 中美就像“一個房間里的兩只大象”,要解決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溝通。這就需要每個人來做工作———無論政府還是民間。而消除美國人對中國的冷戰思維、通過交流避免爭端上升到國會和媒體,是我來中國的根本原因。(15F1)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