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醫改方向已定 爭論仍然不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3日 13:29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張沉 北京報道

  1月8日,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中國衛生部部長高強指出要建立四項醫療基本制度,這為未來的醫療改革勾勒出了框架和方向。

  高強指出,醫療改革要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多層次的醫療保險制度和科學規范的公立醫院管理制度。

  但在決策機構已經確定改革基本方向以后,學術界的爭論至今還沒有停止。

  方向

  “將來會對四項政策進行細化,各地衛生部門都希望方案早點出臺,我們對此方案充滿信心。”1月10日,在衛生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衛生部新聞辦負責人毛群安明確未來醫療改革方案方向已定,但他提醒說,不要誤讀了醫療改革,因為改革不是衛生部一家的事,同時也不是2007年一年就能完成的事情。

  在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衛生部部長高強說,基本衛生保健制度就是政府向居民提供免費的公共衛生服務和按成本收費的基本醫療服務;基本藥物制度主要就是國家加強對藥品生產、采購、配送、使用等環節的監管;多層次的

醫療保險制度是,根據城鄉實際情況和不同人群的收入情況,建立不同形式的混合型醫療保險制度;公立醫院改革旨在強化公立醫院的公益性。

  “此思路借鑒了英國醫療衛生模式。”業內人士說。但比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對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評價與建議》報告,四項政策思路與報告中的很多內容暗合。

  政府主導成為改革主旋律,但有學者認為醫療改革這樣大的涉及每個人的改革,在“學術上都沒取得共識的情況下貿然行事很危險”。

  衛生部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毛群安說,對于醫療改革,部際協調工作小組組織了專題調研,動員了很多人員到不同省份、針對不同的專題進行調研。“我們既希望醫改的方案要充分調研,同時期盼盡快出臺。”

  爭論

  2005年開始,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及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教授等學者為代表的政府主導派,與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劉國恩及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顧昕等學者為代表的市場主導派,對于新一輪醫療改革的爭論一直不曾停歇。

  政府主導派的思路是確立公立醫療機構的主導地位、加強對醫療服務和藥品的計劃價格控制,達到醫療的公益效果。市場主導派認為“看病貴、看病難”并不是市場化的必然結果,他們并不主張醫療領域全盤市場化,而是注重制度的設計,使醫院在公平環境下有序競爭,最終達到公益性目的。

  政府主導派和市場主導派的某些觀點是相同的:雙方均希望政府應當增加對醫療衛生領域的投入和優先保證所有人的基本醫療服務,在醫療衛生機構的管理上應當“抓小放大”。

  雙方的主要分歧在于:政府財政是否可以負擔全民基本醫療服務的支出;醫療衛生領域的市場失靈是否可以通過制度手段克服;建立廣泛覆蓋的醫療保障體制是否可能。說得簡單點就是:政府能否出得起錢;出得起的情況下,如何保證醫療服務的高效率和公平。

  有關政策發布后,劉國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仍堅持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如果真的采納了英國模式的話將是中國人的不幸。

  劉國恩認為,醫療改革基本思路最佳模式應是政府負責籌措基金,醫療服務的提供盡量由管理有序的市場競爭來完成。而政府通過基本醫療保險等方式重點照顧看不起病的弱勢人群,這些人得到保障后,到競爭的醫療服務市場購買醫療服務,讓錢花得更有效率。政府重要職責是制定游戲規則,建立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讓醫療服務機構通過競爭降低價格。

  對于醫療市場改革在中國失敗的說法,劉認為是政府沒有制定好游戲規則,在政府投入十分有限的情況下,還把有限的資源向高端的大醫院集中。大醫院形成了壟斷價格,形成了“尋租”空間,沒有形成真正的市場競爭。若政府主導出錢的同時,自己又要建立醫療服務市場的話,無法打破國營大醫院的壟斷,“尋租”空間沒有被破壞,老百姓買不到價廉、質優的服務。同時,政府主導醫療機構會降低醫務人員積極性,無法保證服務效率。

  李玲說,醫療行業最大特點就是信息高度不對稱,病人在消費醫療產品的時候會不計代價、不做理性消費,肯定會挑選貴的、好的,這就是醫療市場特點,也就是說市場對醫療服務市場的調節是失靈的,需要政府干預。同時,由于市場行為的逐利行為,也很難達到對醫院合理布局,會出現經濟落后地區沒有大的、好的醫院現象。從美國經驗可以看出,醫療服務通過市場競爭會價格會越來越高。

  但主張醫改市場主導的學者認為:政府主導將來可能出現兩種可能:一是政府養不下去了,二是大量浪費資源。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