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溫州民間資本蜂擁與外資聯姻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 05:30 深圳商報
【新華社杭州1月8日電】 (記者 張和平) 向來“恃才傲物”的溫州民間資本如今向外資低下高昂的“頭”。政府與民企誠心悅意張開雙臂歡迎外資入溫,“以民引外”“民外合璧”,傾力實施“一號工程”,走出一條調整經濟結構、提升產業水平新路。 長期以來,溫州低小散、低效益的陰影總揮之不去。號稱三大支柱產業的服裝、皮鞋、低壓電器年產值有300多億元,但稅收貢獻率低。全市原有各類工業園區多達280個,平均產值僅3億元。 溫州市委由此提出引進外資“一號工程”導向戰略,尋求“外力”以推動產業結構質的飛躍。 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是引進外資的主戰場。溫州市在此重點實施“騰籠換鳥”工程。 “籠”騰讓給“民外合璧”的企業。 “換鳥”:提高入園門檻,限制“進籠”條件。規定非規模型、外向型、科技型、效益型(四位一體)企業莫入。達標者還需經評分挑選,聯席聯審,公示監督等競爭程序。由此確保了“強鳥、好鳥、大鳥”入“籠”。 “騰籠工程”使17家已公示的內資企業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逼得他們四處尋找外資“攀親”。全國拉鏈協會理事長單位溫州和合拉鏈公司為擴大再生產,新增25畝地已公示,結果“煮熟的鴨子飛了”。“世道”一變,公司被逼得跟著變。該公司最終與德國有60多年拉鏈生產歷史的世界拉鏈巨頭瑞斯拉制造公司嫁接,總投資700萬美元,引進外資150萬美元。該“嫁接工程”一下子就提升了產業檔次,從生產國內名牌變成國際名牌產品。 當年,開發區17家被叫停的內資企業已全部實現嫁接,獲批的土地更多,而且與外資共同享受各項優惠政策。“和合”公司董事長黃松桂說,“騰籠換鳥”表面看是虧待了內資企業,但實質上是內、外資都獲得雙贏。 “換鳥工程”開出“高速通道”,迅速培育出一批強鳥、大鳥。溫州華億電子有限公司引進法商資金、技術、信息、管理等,引進600萬美元,總投資1000萬美元,引進國際一流技術,生產高新技術的數控石英振蕩器。溫州柳成集團與著名跨國公司汽巴精化集團合資,總投資1725萬美元,共同組建浙江瑞成珠光顏料公司,生產高科技顏料。兩年來,開發區共引進60余個外資大項目,高新技術產業超過三分之二。 今年以來,溫州市“招商引資”的重心向“招商選資”轉移,注重“以民引外”的質量。總投資3200萬美元的溫州忠誠數碼科技公司“挑肥揀瘦”,引進日本數碼先進技術,開發生產液晶數碼電視、數碼相機、家庭影院等高新科技產品,這將溫州的產業結構大大提升了一個檔次。 中國低壓電器領軍企業之一德力西集團公司放出一顆“衛星”。他們在多家世界500強中選擇國際“巨無霸”德國施耐德公司進行資金、技術、品牌、管理等深層次的嫁接,總投資逾1.5億美元,各占50%股份,成立新合資企業。董事長由中方出任,產品打中國德力西品牌。這項合作將對德力西產業產生質的拉動,合資企業的年生產能力達到22.6億元,帶動中國輸變電電器年出口超1億美元。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