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2006年中國金融十大新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 14:22 金時網·金融時報

  本報記者 燕平

  1 央行加強金融宏觀調控確保金融經濟平穩運行

  2006年11月15日,央行將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上調0.5個百分點,由8.5%調高至9%,這是央行針對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問題,于年內第三次小幅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此前央行已于4月28日和8月19日先后兩次加息,并于7月5日和8月15日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點評:

  2006年,針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投資和貨幣信貸增長過快等問題,央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密切監測經濟、金融運行態勢,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開展了以控制流動性為主要目標的緊縮式調控,通過兩次加息和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有效地確保了金融的平穩運行。這一成績的取得,充分體現了央行貨幣政策的預見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2006年是宏觀調控的關鍵一年。一方面,

國際油價大幅度波動、國際收支雙順差和外匯儲備高速增長帶來的貨幣投放增加以及由此造成的流動性泛濫、上半年信貸投放過猛、土地及房地產價格的持續上揚、某些領域產能過剩而另一些領域則供給不足、消費投資出口之間的不均衡等使得中國經濟發展中問題的表現越來越復雜、頭緒越來越散亂、牽涉面越來越廣泛、結構性矛盾越來越凸顯;另一方面,持續穩定和高速的經濟增長目標要求經濟政策具有更早的預期性、更準的針對性、更高的效率性和更好的協調性。經濟政策的難度越來越大,尤其是對政策出臺“時機”與“力度”把握的要求越來越高,2006年央行貨幣政策的表現正是在新的環境下按照新的要求進行的嘗試。

  好的經濟形勢來之不易。2007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關鍵階段的重要一年。中央已明確提出要努力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在宏觀經濟政策上,明年將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因此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第四季度例會也提出,下一階段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流動性管理,合理控制貨幣信貸增長。不容忽視的是,當前經濟運行中仍存在著結構不合理、環境和資源壓力大、國際收支不平衡等深層次矛盾。這些矛盾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消費率過低、儲蓄率過高的結構性失衡已成為制約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這既是造成總量不平衡的深層次原因,也是宏觀調控面臨的主要挑戰。二是國際收支不平衡矛盾仍然突出。2006年1至9月,貿易順差已高達1099億美元,超過上年全年水平,導致外匯儲備不斷積累。三是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依然偏大且增長過快。地方政府仍有較強烈的投資內在動力,企業利潤增加較快,投資資金來源充裕。種種制約因素的存在,決定了宏觀調控成果仍需要進一步鞏固。

  從近期來看,通貨膨脹壓力問題尤其值得央行關注。盡管從CPI的數據表現上看,宏觀經濟并未出現明顯的通貨膨脹跡象,但流動性過剩的持續存在,使得通貨膨脹壓力并未得到緩解。從金融統計數據來看,M2自5月份以來增速逐步回落,11月份M2增長16.8%,比5月份回落2.3個百分點,貸款增長過快的勢頭得到抑制。但從長期來看,由于貿易順差和資本流入不斷增加,央行仍面臨不斷被動投放貨幣的壓力;此外,近期糧油價格“恢復性上漲”和通貨膨脹預期的持續存在,均警示了通貨膨脹風險并加劇了央行保持價格穩定的難度。因此,下一階段央行一方面需要繼續加強流動性控制力度,防范貨幣因素加劇通脹壓力;另一方面,還需要合理引導居民的通貨膨脹預期,防范因通脹預期引發的局部價格上漲的“擴散效應”。

  點評人:趙錫軍(中國人民大學財金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2 反洗錢法頒布構建預防監控洗錢“法網”

  2006年10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經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于2007年1月1日開始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的頒布,正式建立了我國預防、監控洗錢活動的基本法律制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制裁、打擊洗錢犯罪的法律條款共同構成了我國全面預防、控制和打擊洗錢犯罪活動的基本法律框架,形成了一道全面預防監控洗錢活動的反洗錢“法網”。

  反洗錢法的施行,將使全社會關注的反腐敗工作獲得新的法律支持。在犯罪治理模式上,反洗錢法擴大了洗錢罪的上游罪范圍,表明中國致力于在更廣范圍內打擊、削弱、阻止犯罪,進一步參與到防止犯罪的國際合作中。

  點評: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大大拓寬了洗錢犯罪的上游范圍,嚴密構建了洗錢預防監控體系,明確了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使得防范、打擊官員貪污腐敗背后隱藏的洗錢行為更為有效。

  所謂洗錢,就是把源于犯罪而獲得的收益加以處理,掩蓋其犯罪來源,使其合法化。其中最為廣泛的是把販毒走私等犯罪所得“黑洗白”的洗錢,此外,官員和國有企業的高管把國有和集體財產通過“白洗黑”化公為私也是典型的洗錢犯罪。近年來,在我國,通過證券、房地產、支持官員子女親友海外留學、網絡等方式進行的洗錢犯罪也在不斷蔓延。

  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構建了法網,是里程碑式的進步,但仍然需要其他法律的配合完善。我國自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通過刑法第191條洗錢犯罪,以及央行制定的《金融機構反洗錢規定》、《人民幣大額和可疑支付交易報告管理辦法》、《金融機構大額和可疑外匯資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等初步構建了我國反洗錢預防監控制度,對預防、監控和打擊洗錢犯罪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始終缺乏對洗錢罪上游犯罪的恰當界定,缺乏完整的體系性法律,缺乏明確和相互協調的反洗錢行政主體,這影響了反洗錢的力度。而此次反洗錢法的出臺和實施,從立法角度而言是里程碑式的。它可以在及時發現洗錢活動、消除洗錢給金融體系帶來的巨大風險、打擊官員貪污腐敗、維護我國國家形象方面起到良好作用。

  反洗錢法立法和實施,不能脫離其他相應法律法規的完善,包括已經進行的刑法的相應修訂,已經有待完善的商業銀行法當中對保密、大額和可疑交易報告制度的規定,以及制定專門的反恐怖方面的法律等等。

  其次,反洗錢法吸收了國際上相關法律的成果并自成體系,不僅強化了刑事打擊更側重預防監控。在反洗錢犯罪領域,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FT)的“40項建議”是反洗錢領域的基本準則。此外,2000年通過的《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等也較為重要。一般而言,國際反洗錢立法較為注重上游犯罪范圍的界定、大額和可疑交易報告制度、金融情報機構的建立和情報共享、反洗錢的國際協調與合作等,我國的反洗錢法也吸收了上述特征。

  同時,我國的反洗錢法不僅注重刑事打擊,更偏重預防和監控洗錢活動。這通過三個層面來實現:一是客戶身份識別制度,使得犯罪所得進入交易領域之初,便可快捷有效地辨別交易客戶、資金性質和交易目的。二是大額和可疑交易報告制度,使得金融機構、特定非金融機構對大額、缺乏明顯經濟和合法目的的異常交易及時進行報告,其中在華外資銀行也有這一法律義務。三是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制度,使得反洗錢情報機構能持續不斷積累動態數據庫。反洗錢事前防范重于事后懲罰也許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

  另外,反洗錢法可以有效懲治貪污腐敗,也應更適應洗錢犯罪的各種新途徑和新形態。在我國,洗錢和各種貪污腐敗緊密糾纏,或者說,化公為私,侵吞國有資產是中國洗錢犯罪的重要特征。例如開平案中,存在銀行基層機構負責人把美元洗錢跨境存入香港、北美賬戶的犯罪,成克杰案中也存在通過地下錢莊的洗錢犯罪,目前貪官貪污腐敗的洗錢方式日益復雜,購買房地產,注冊海外殼公司、親朋好友海內外的銀行賬戶和證券交易賬戶的異動、子女海外留學費用等等都可能作為洗錢的途徑,反洗錢法的出臺將使得借助金融機構洗錢更為困難。

  近年來,網上銀行或網絡賭博、國際信用卡和其他電子支付介質、現金走私、證券保險和期貨交易,甚至網站虛擬貨幣等等也成為洗錢犯罪的工具,迫使各國不斷在立法上拓寬反洗錢義務主體適用范圍。鑒于各種洗錢犯罪行為處于不斷發展之中,如何在法律主體上擴大反洗錢義務主體對象,尤其是拓寬非金融機構義務主體十分重要。

  最后,反洗錢法的實施也應當注意兩個問題,一是發達國家的反洗錢法立法體系較早也較完善,例如美國有30年的立法經驗和8部相應的法律,像《愛國法》就具有一定的治外法權含義,需要我國在本國立法中予以特別關注;二是防范、監控和懲治洗錢犯罪,需要調整相關部門的職責分工,強化相互配合和協調效率,這樣才能取得綜合防治的效果。

  點評人:鐘偉(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

  3 中國銀行業迎來全面開放中外資銀行同臺競技

  2006年12月11日,根據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我國向外資銀行全面開放了中國境內公民的人民幣業務,取消開展人民幣業務的地域限制和其他非審慎性限制,并對外資銀行實行國民待遇。

  從這一天起,新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及其細則將開始施行,同時,由銀監會頒發的《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也將同時實施,中國的金融市場將由此真正進入中外資銀行同臺競技時代。

  點評:

  翻開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81年的深圳,那年中國引進了第一家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此后,外資銀行進入中國的步伐不斷加快。截至

  2006年9月末,在中國注冊的外國獨資和合資法人銀行業機構共14家,在華外資銀行本外幣資產總額為1051億美元,占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的1.9%,存款總額334億美元,貸款余額549億美元。外資銀行進入中國的25年,也是相應的監管體系從無到有的漸進完善過程。例如早在1985年我國就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特區外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管理條例》,1994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和條例實施細則,并多次予以修訂。

  目前已經進入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后WTO”時期,我國已經全面兌現入世承諾,在履行承諾和審慎監管的前提下實施國民待遇,取消了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地域限制和客戶對象限制,《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的再次修訂,意味著存款性機構進入了中外資同臺競技、合作發展、開放創新的新時期。

  第一,條例的修訂全面兌現了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承諾。我國承諾加入世貿組織5年內,逐步取消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地域和客戶對象限制;取消對外資銀行在華經營的其他非審慎性限制。我國在加入世貿組織的協定中,關于銀行業的開放主要有八項承諾,覆蓋了外匯業務、人民幣業務、金融租賃和其他金融服務等八個方面。而條例修訂中,取消了外資銀行從事人民幣業務的客戶和地域限制,向外資銀行開放中國境內公民的人民幣業務;也取消對外資銀行在華經營的所有非審慎性限制。目前對條例修訂的一些質疑,實際上是建立在2006年12月11日之后,外資不需辦理任何手續,即可自動獲得對中國居民人民幣業務經營資格的假想之上,這種假想其實是對中國入世承諾的誤解。

  不僅如此,外資銀行也可能忽略了中國境內人民幣對私業務的市場競爭程度,這種忽略也許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于外資銀行介入人民幣業務,并非始于2006年12月11日,此前已經進入并獲得良好發展。截至2006年9月末,外資銀行經營的業務品種超過100種。外資銀行的人民幣業務發展迅速,2001年底以來增長了4.6倍,年均增幅為92%。因此,條例的修訂和執行,對市場細分不同的外資銀行影響是迥異的。其次,即便是以零售業務見長的跨國銀行介入對私業務,也將發現在這一市場,機遇與困難并存。中資銀行在面對居民提供人民幣業務時存在著各種政策性負擔,也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例如中資銀行吸收居民存款時,往往還擔負養老、醫保和各種公用事業收費方面的服務,并且對存款賬戶的收費往往非常謹慎;中資銀行從事個人消費或者住房信貸時,來自法律、金融工具創新方面的風險也較多,這可能是外資銀行進入這一領域時容易忽略的,至少這是塊市場并非唾手可得的蛋糕。

  第二,法人銀行導向是符合國際慣例的審慎性監管措施,可能造成外資銀行在華業務的分化。所謂法人銀行導向,就是在自愿和商業原則基礎上,鼓勵外國銀行設立或者將已設立的外國銀行分行轉制為法人銀行,實施與中資銀行統一的監管標準。這樣在業務范圍上,外資法人銀行在初次開展人民幣業務時,若滿足開業3年、連續2年盈利,可以經營全面外匯和人民幣業務,法人銀行及其下設分行的注冊資本和營運資金,也與中資銀行保持一致,并且還允許外國銀行分行轉制為外資法人銀行后,在一定期限內可以保留一家從事外匯批發業務的分行。這樣的激勵措施使得對居民提供人民幣業務抱有濃厚興趣的外資銀行加速向法人銀行轉制。

  第三,外國銀行分行的“百萬大限”可能引致爭議,這種爭議的存在本身就是條例相對客觀可行的體現。所謂“百萬大限”,是指非當地注冊法人銀行的外國銀行分行,條例規定其新增吸收中國境內公民存款業務每筆應不少于100萬元人民幣。這是否構成客戶限制?對此應予冷靜理性的分析。首先,這些外國銀行分行目前的經營成本和業務范圍不受影響,可以隨時轉制為本地注冊的法人銀行,因此,不愿意轉制只能視為這部分銀行對權利和激勵的主動放棄;其次,這種放棄的背后,一定意味著這部分外資銀行的戰略判斷認為,維持現有分行形態而不轉制為法人銀行,只吸收百萬元以上定期存款,較之不轉制更能有利于維持其現有的對公業務的治理決策機制和業務擴張成本。再者,條例修訂是為中外資銀行公平競爭創造更完善的法律環境,在部分外資銀行抱怨其一些進入中國市場的設想未得到條例體現的同時,一些中資銀行同樣也在抱怨其保護中國市場的設想未得到條例體現,而條例修訂中的相關內容當然應以國際慣例和中國入世承諾為準,種種質疑應當不違背這一出發點才是理性和建設性。

  點評人:鐘偉

  4 國有商業銀行股改上市金融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

  2006年10月27日,中國工商銀行在A股和H股市場籌資約191億美元,以全球資本市場上募資額最大的IPO身份同時在上海和香港兩地掛牌上市。

  之前的6月1日,中國銀行在香港完成面向全球投資者的IPO后在香港成功掛牌上市,并于7月5日回歸內地市場,在上海掛牌上市。

  從金融改革角度而言,我國最大商業銀行完成“世紀IPO”計劃,標志著中國國有商業銀行股改取得歷史性的突破,中國金融改革取得階段性勝利;從資本市場來看,工商銀行此番首次實現A+H同步發行上市,解決了境內外信息披露一致、境內外發行時間表銜接、兩地監管的協調和溝通等諸多制度和技術上的難題,開創了A股H股同時同價發行和同步上市先河。

  點評:

  2006年,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在香港市場和內地市場的成功上市,在中國金融改革的歷史上具有標志性意義,至此,中國原有的五大國有銀行工、農、中、建、交已有四家在股份制改造和公開上市方面實現了跨越性進步。

  國有銀行為什么一定要股改和上市?近年來,經濟學界也出現過一種聲音,即銀行績效與產權組織形式無關。持這一論調的學者據說調查了97個國家958家銀行并得出了上述結論。他的調查樣本數據的可靠與否姑且不論,但至少在中國,可以說,單一國有產權制度肯定是國有銀行的脆弱和低效的終極原因。在20多年的改革開放過程中,人們已經清楚地看到,國有銀行的低效弊端實際上就是一種放大了的國有企業病:所有者虛置、內部人控制、僵化的人事制度、軟預算約束、冗員充斥,等等。堅決實施股份制改造,特別是引入國外戰略投資者入股,通過多元化的產權安排能夠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改善公司治理奠定基本前提。在股份制改造的基礎上,在境外市場和國內市場上市,既能夠為銀行提供一個穩定的、制度化的資本補充機制,也能在市場紀律的約束下使銀行的財務更加透明,治理更加規范。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發生以后,中國的銀行業也是遭到國外詬病最多的部門之一,那幾年中,連我們自己似乎也對國內的銀行業缺少足夠的自信。從2006年情況看,這一現象目前已明顯改觀,中國境內外若干上市銀行的股價表現以及近年來國外戰略投資者對入股國內銀行的濃厚興趣并不說明它們對這些銀行的中短期業績表現有完全的把握,而在它們對中國經濟長期高速成長的神話故事的追捧。如果中國各家受到國外戰略投資者追捧的銀行的領導者都能夠對近兩年的相關現象有清醒的認識,就更有利于下一步的工作進展。因為,每家上市銀行的領導者都必須看到:股份制改革和上市只是使原有單一國有國營的銀行在組織形式上出現了革命性變化,但其內在運營機制、干部和員工的素質和行為模式、銀行的創新動力和服務質量、各分支機構的工作效率等等許多方面并沒有出現實質性的變化,所有這些都要通過繼續深化改革加速發展來解決。我認為,所有的業已成功上市的銀行在近中期內部都面臨八大任務(1)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2)采用先進的核心銀行系統進行IT改造;(3)引入公正的市場化的干部選聘機制;(4)提高服務效率拓展產品和服務內容;(5)實行嚴格的科學的風險內控制度;(6)改善分支機構的業績考評指標體系;(7)加大員工的繼續教育和培訓力度;(8)進行多元化綜合經營戰略調整。

  點評人:王松奇(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5 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放寬

  2006年12月22日,銀監會發布《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的若干意見》,按照商業可持續原則,適度調整和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據此政策,五類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注冊資本、營運資金、投資人資格和入股比例、業務準入條件和范圍、高級管理人員準入資格、機構審批、公司治理等方面均享受調整放寬的優惠待遇。

  五類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三類新設立的機構,兩類現有機構。三類新型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是村鎮銀行、社區性信用合作組織和專營貸款業務的子公司,由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設立。兩類現有機構,一是支持各類資本參股、收購、重組農村信用社,將農村信用社代辦站改造為新型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二是支持現有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農村地區增設分支機構。

  點評:

  中國銀監會自2003年成立以來,在銀行業監管方面頒發了大量法規性文件,可以認為,2006年12月22日發布的《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的若干意見》是最具革命意義的一份文件。之所以這樣評價,原因在于:以往頒布的文件往往是以加強監管改善監管為基調,而這一次關于縣域經濟和農村銀行類機構行業進入壁壘的降低則帶有鮮明的金融管制放松的特征。

  我們都知道,中國金融體系近年來一直存在著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一方面銀行體系流動性大量過剩,儲蓄通過外匯儲備運用的方式大量漏出;另一方面,實體部門中的大量科技企業、民營企業特別是縣域經濟和“三農”領域中卻存在著嚴重的貨幣可得性或曰金融服務不足的問題。實質上,這是一種最嚴重的資源浪費。這種浪費的背后原因就是金融當局始終找不到一個好的辦法來提高金融資源的運轉效率。

  2006年夏季,一家世界知名的咨詢公司曾出臺了一份研究報告,提出了驚人的結論:中國經濟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金融服務效率過低,如果能想辦法將金融體系的服務效率提升至世界一般水平,中國的GDP可以在現有基礎上提升17個百分點。該報告還分類計算出了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各行業提高服務效率所產生的GDP貢獻度。當然,大家能夠猜到,銀行體系假若出現服務效率提升,其對GDP的貢獻度最高,據這份報告說,可達6個百分點左右。我十分贊成這個報告的結論,不過問題是,如何將金融體系服務效率提升的設想轉化成具有可操作性的金融政策。可供選擇的路徑有兩條:一是敦促現有各家銀行提高服務效率;二是通過放松管制引入競爭機制,讓大量民營資本進入那些金融服務嚴重不足的領域。顯然,這兩條路徑中的第一條只能長期見效,中短期內我們對中國目前絕大多數銀行的服務效率改進不應該抱太大的指望,具有現實可操作意義的是走第二條路。我覺得中國銀監會的領導者很明智,他們作出了一個最聰明的選擇。縣域經濟和“三農”金融服務嚴重不足既有網點和機構分布不足方面的原因,也有現有機構服務能力低下方面的原因。由于涉農領域歷來被認為具有風險大收益低的特點,因此,最佳選擇是將這一領域的金融服務讓民營資本去做,可以在機構組織形式上采取寬松靈活的管控方針,放手讓非政府非國有的資本大量進入,采取低門檻、嚴監管的策略,同時在稅收、農貸資金供給、利率自由化、征信體系建設、懲戒和強化市場約束及法律約束等方方面面營造客觀環境。中央政府可以在這一次放松金融管制的改革中將金融監管的控制權也放給地方政府一些,將農村那些小規模的新設銀行類或單一放款機構的行業進入審批權交給地方政府,這樣,就能夠出現金融服務類機構的引資熱潮,全國縣域經濟和“三農”領域金融服務不足的局面就能迅速得到改觀。

  點評人:王松奇

  6 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修訂銀監機構獲相關調查權

  2006年10月31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修正案,修改后的銀行業監督管理法賦予銀行業監管機構在依法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進行檢查時,有對與涉嫌違法事項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調查的權力。

  以法律形式確立的銀行業監管機構對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外調查權的延伸,不僅使銀行業監管機構更能有效地履行監管職責,而且標志著我國銀行業監管工作在法制化和國際化的軌道上又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點評:

  銀行業是債權債務關系最集中的行業,也是交易關系最復雜的行業。資金、信息、風險是銀行業務的核心,也是各方面利益關系的中心。銀行業的監督管理是防范金融風險、保護各方利益的有力工具。在入世過渡期即將結束前夕,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修正案,更加合理地規范銀行監管者與被監管者的關系、監管者的監管權力與職責、被監管者的義務與職責,為在新的、開放的環境之下更好地進行銀行業的監管提供了基礎條件。

  目前銀監會所監管的金融機構,除3家政策性銀行,工、農、中、建、交5家大型銀行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外,還有百余家城市商業銀行、600余家城市信用社、20000多家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百余家非銀行金融機構。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的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對加強銀行業監管,規范監督管理行為,防范和化解銀行業風險,促進銀行業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在監督檢查權方面,只規定了銀行業監管機構可以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進行監督檢查并獲取相關信息,沒有規定銀行業監管機構是否可以對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外的相關單位和個人進行調查。而我國的銀行業監管實踐表明,銀行業監管機構僅依據銀行業金融機構本身的資料和信息,不能實現有效監管。因此,在調查銀行業金融機構涉嫌違法犯罪案件過程中,由于權限不夠,銀行業監管機構的調查頻頻受阻。為了使銀行業監管機構更有效地履行監管職責,有必要修改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賦予銀行業監管機構相關調查權,是查處銀行業金融機構違法行為的迫切需要,也是實施有效監管、防范風險、實現監管目標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在目前我國信用體系不夠健全、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內控水平和治理能力還有待提高、銀行業監管機構實施有效監管難度較大的情況下,賦予銀行業監管機構相關調查權后,有利于銀行業監管機構及時查清違法事實,為依法處理違法案件提供重要的事實依據。

  許多國家的法律規定,銀行業監管機構有權對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外的其他相關單位和個人進行調查,獲取必要的信息和資料。包括銀行業監管機構有權向客戶發出傳票,要求銀行客戶提供相關資料,并進行面談;有權對銀行關聯方進行調查和處罰;有權對提供中介服務的主體,如律師、評估師、會計師等進行調查和處罰等等。對拒不配合的,銀行業監管機構可要求治安法官介入,或者向法庭起訴,請求法院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這些國家的經驗表明,相關調查權是監管機構實現有效監管的重要手段。此外,我國現行證券法、稅收征收管理法、海關法以及審計法等法律也都規定了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對有關單位和個人的相關調查權。

  為保證銀監機構相關調查權的行使,此次修改后的我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規定,阻礙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依法執行檢查、調查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當然,濫用調查權也要追責。為防止相關調查權的濫用,修改后的我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特別設定了行使調查權的條件和程序,避免采取相關調查措施的隨意性,保護有關單位和個人的合法權益。銀行業監管機構在依法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進行檢查時,只有經銀行業監管機構負責人批準才能行使相關調查權,并采取相應措施。如果銀行業監管機構的有關人員濫用調查權,可按照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的規定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的修改對于防范金融風險,增強監管力度,維護金融資產安全,保持金融穩定,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為實現金融、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為社會整體的良性運行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點評人:趙錫軍

  7 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證券市場突破制度性障礙

  暫停一年多的IPO,于2006年5月25日重新啟動,中工國際成為全流通IPO第一股。為了規范全流通背景下的收購行為,中國證監會公布了《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在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的基礎上,滬深交易所從10月9日起,取消已完成股改公司其股票簡稱中的“G”標記,恢復原有股票簡稱。現在股權分置改革基本結束,中國證券市場從此突破了基礎性障礙,擺脫被邊緣化的局面,開啟了全流通時代。

  點評:

  2005年到2006年中國證券市場發生的最重大的事件,當屬股權分置改革。如果說把1992年交易所的建立看作是中國證券市場誕生的話,那么我們把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稱為中國證券市場的市場化基礎制度重構,一點也不為過。

  由于中國股市獨特的發展路徑,使股市被人為地分割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這種利益不一致導致了中國股市獨有的現象: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東和流通股股東利益不一致;大股東通過種種渠道進行利潤轉移;難以通過股權交易進行兼并;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難以發揮。

  資本市場的面貌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順利推進而煥然一新:從2005年4月29日到2006年12月20日,上證指數從1159點上漲到2366點,A股總市值也由2005年末的2.3萬億元上漲到6.2萬億元,以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保險資金、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成為市場的主體,股市的財富效用開始顯現,消除了制度性障礙的中國股市開始更為健康地發揮資源配置的重要功能。

  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順利推進,中國股市的全流通時代正在到來。這一時代的到來使得上市公司的行為模式、股東的行為模式、監管體制的變化、資本市場的運作和市場的操作也會出現深刻的變化。股權分置問題解決后,上市公司全體股東的利益趨于一致,上市公司的經營目標真正轉向股東價值最大化,市值最大化管理將成為更能體現上市公司價值的考核指標。同時,中國的股市也逐步邁入投資者的主權時代,投資者手里拿有貨幣選票,對上市公司有定價權、購買權,再融資的價格也越來越多由市場決定。另外,隨著股權分置問題的解決,積壓已久的并購重組動力日益顯現,“投行創造價值”成為新的投資理念,股權流動性增強帶來的資產重組、并購整合等投資銀行業務,會成為下一階段中國資本市場重要的投資機會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

  股權分置完成之后,行政性的限制措施將有條件逐步減少,市場監管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當然,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后,也面臨著新的、更為復雜的情況,對一些領域的監管將會有針對性地加強,這也會在長期促進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點評人:巴曙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

  8 股指及市值屢創新高資本市場各項功能優化

  滬深股市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一幕在2006年出現。闊別5年6個月后,上證指數在2006年12月14日沖破2001年創下的歷史高點,并屢創新高。得益于大市值公司不斷加盟,中國內地股市規模迭創歷史新高,A股市場總市值規模已經從半年前的4萬多億元快速膨脹到目前突破9萬億元的水平,資本化率從20%迅速上升到35%左右。經濟晴雨表功能得到初步顯現。

  點評:

  上證指數突破2245點的前期高點,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新的起點。在這個起點上,僅僅比較2245點這個久別重逢的數字,實際上意義并不大,在這個數據背后的市場機制的深刻轉換,才是意味深長的。

  與以往的市場不同,2006年的牛市是在“國九條”指導意見下,在保護投資者利益,尤其是中小投資者利益的原則下,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明確,原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利益趨于一致的背景下啟動的。并且新的《公司法》和《證券法》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上市公司新股發行管理辦法》、《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于5月18日頒布實施,以及其他相配套的政策法規的頒布實施,為證券市場和行業發展提供了法制化、規范化、健康化的環境。

  顯然,股權分置改革有力地推動了股價的上漲,但同樣值得關注的是,每股盈利增長對股價走勢的影響越來越大。2006年以來股指較2005年谷底超過60%的反彈幅度主要受到良好的經濟環境下上市公司每股盈利增長的推動。實際上,正是由于良好的市場環境帶來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強,導致盡管目前的股指已超過歷史上最高點,但市盈率仍處在20倍左右,遠低于2001年的40至50倍的市盈率水平。

  與過去相比,2006年牛市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形成由基金、QFII、保險、社保、券商、私募基金博弈的格局。統計數據顯示,僅基金公司管理的資金規模就已經增加到約8000億元,加上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機構投資者管理的資金,目前機構投資者已成為證券市場絕對的主力。在這種投資結構背景下,價值投資理念得到深化,市場也進入了大藍籌時代和機構博弈時代。過去那種普漲普跌的現象越來越少,而市場結構分化趨勢加劇,“二八”現象愈演愈烈,資本市場作為外部治理和價值發現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點評人:巴曙松

  9 保險“國十條”頒布未來保險業發展藍圖繪就

  2006年5月31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保險“國十條”),并指出今后一個時期保險業改革發展的四大任務。6月26日,《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頒布。同日,保險工作座談會召開,黃菊副總理作出重要批示,指出“經濟越發展,社會越進步,保險越重要”,華建敏、吳定富出席會議并作講話。在科學界定保險業在整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定位的基礎上,“國十條”提出了保險業改革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明確了中國特色保險業的發展方向、主攻重點和具體措施,描繪了未來一個時期保險業的發展藍圖。

  點評:

  對于起步晚、基礎薄弱的中國保險業而言,長期以來都因為覆蓋人群有限、功能和作用發揮不充分,從而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相去甚遠,與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與經濟全球化、金融一體化和全面對外開放的新形勢也不相適應。首次以國務院名義頒布的保險“國十條”,昭示了中國保險業改革發展重大政策利好,是國家在繼續深入推進銀行業改革發展、力促資本市場振興的同時,謀劃保險業更快更好發展的一個標志性事件,也是我國保險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保險“國十條”把加快保險業改革發展定位在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著力解決保險業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需求不相適應的矛盾,通過做大做強中國特色的保險業,充分發揮保險的經濟“助推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服務。

  “國十條”的實施意味著我國保險業在經歷了發展初期的探索、調整,甚至迷茫與困惑,以及十六大以來的快速成長期之后,終于迎來了實現新突破和新跨越的難得契機。“國十條”的出臺被業界評價為“打通了保險業發展的所有通道”,并被比喻為“我國保險業發展的春天已經來到”。

  “國十條”中采納了很多先進的理念,有相當一部分甚至是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它將長期以來徘徊不前的農業保險放在極為顯著的位置,將涉及國計民生的養老、健康和責任保險重點強調,它幾乎打通了保險資金運用的全部通道,也闡述了完善保險公司治理結構、提高開放水平的重要意義……可以說,保險“國十條”充分表明了中央政府“力挺”保險業發展的堅定決心,也彰顯了我國政府在改革和發展中日益精進的理論和實踐水平。

  然而作為學者,我們在欣喜之余更應該冷靜地思考。仔細研讀之余,將“國十條”中的要求和現實的保險業相比,我國的保險業是如此的“年輕”,某種程度上用“幼稚”來形容也并不為過。應當意識到,我國保險業離成熟市場尚有距離,無論是保險監管機構、保險公司還是學術研究機構,都還有太多的工作沒有做到位。監管制度的不完善、公司內部結構和內控水平的缺陷、學術研究機構的研究力量薄弱等等因素都在不時困擾著保險業的發展。

  雖然千頭萬緒都需要整理,然而卻總要從眼前的第一步“起邁”,我們沒有必要妄自菲薄,盡管我們沒有發達國家完善的市場機制,但是我們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可以在充分借鑒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少走彎路。簡單地說,只要我們用心去研究、去實踐、去總結,我們便有可能以更小的成本實現保險業的跨越式發展。

  點評人:朱銘來(南開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10 “交強險”正式實施保險更深介入和諧社會構建

  2006年3月28日,《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頒布,自7月1日起,全國所有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輛,包括汽車、摩托車和拖拉機,都應當在3個月內前往保監會指定的保險公司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簡稱“交強險”)。

  6月19日,保監會公布交強險基礎費率和責任限額,確定42類車輛中的38項費率,責任限額最高為6萬元,表明費率厘定不考慮利潤因子,實施浮動費率以促成“獎優罰劣”。6月30日,《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業務單獨核算管理暫行辦法》公布,包括與之配套的商業性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統一條款。

  點評:

  近年來,道路交通安全已經成為全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汽車消費迅速進入家庭,導致交通事故風險因素日益復雜多樣,風險程度也不斷擴大。而在交強險推出之前,我國大多數省市僅通過地方立法或部門規章要求機動車必須投保商業三者險,其法律的適應性和約束力有限,無法滿足現實的需要,導致整體投保率并不高。大量機動車在沒有任何經濟保障的情況下上路行駛,造成對自身和他人生命財產安全的極大威脅。

  從2003年《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在我國建立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到2006年《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規定交強險正式實施,其間用了兩年半的時間,足見立法者之謹慎認真態度。交強險作為我國第一個全國范圍內實施的法定強制保險,旨在保障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合理賠償,使得保險業“參與社會管理,維護社會穩定”的功能得以進一步發揮;同時通過保險費率的經濟杠桿手段,促進駕駛人增強安全意識,從而促進道路交通安全。

  與以往機動車責任保險所不同,交強險秉承《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精神和宗旨,對交通事故所致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在一定限額內實行“無過錯責任”的賠償原則,即完成了從“按責論賠”到“無責賠付”這一責任保險賠償制度的根本性轉變,體現出交強險“以人為本”的立法精神。這一規定不僅減少了交通事故的法律糾紛,簡化了相關處理程序,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受害人獲得及時有效的賠償,影響廣泛,意義深遠。

  交強險的另一大特點是其所謂“不盈不虧”的定價原則。它要求保險公司在厘定交強險費率時只考慮成本因素,不設定預期利潤率,即費率構成中不含利潤。應該強調指出的是,“不盈不虧”原則多體現在費率制定環節,而不是簡單等同于保險公司的經營結果。保險公司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可以通過加強管理、降低成本來實現微利,也可能由于新環境下賠付成本過高而出現暫時和局部的虧損。因此,交強險的實施帶給保險行業的遠不止一個新險種那么簡單。如何準確把握“不盈不虧”的原則,將是全行業面對的一個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事實上,交強險實施近半年以來,車險市場上出現的一些變化可謂喜憂參半。喜的是各保險公司密切了聯系,紛紛通過協議建立交強險賠償處理協調機制和機動車聯合信息共享平臺等,使得保險經營主體間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加強了合作,從而提升整體的服務水平和質量。憂的是在經營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例如強制性的交強險與其他商業性的車險業務捆綁銷售,保險公司對中介機構手續費上限的突破和惡性競爭,市場份額的人為劃分和限制競爭,救助基金的缺失等。未來這些問題的解決,不僅依賴于相關配套規章的完善和保險監管力度的加強,同時也依賴于廣大保險消費者和民眾的共同關注和監督,畢竟道路交通安全的經濟保障和損失補償制度關系到全社會公眾的基本利益,也是和諧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點評人:朱銘來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