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經濟通縮與消費通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6日 11:14 財經時報

  作者:侯寧

  “糧油價格又漲了”,這是京城百姓如今交流“生活體會”時經常說到的一句話。此外,上海、廣東、山東等地糧油價格也在“跳躍式”增長,政府也不得不多次“回吐”行政糧以解燃眉之急。雖然專家認為問題還不那么嚴重,但,通貨膨脹無疑已經開始在百姓生活的上空投下陰影。

  通脹當然是可怕的,因為老百姓的工資沒怎么漲,國內低迷的內需仍是專家的心病,甚至,著名的花旗集團最近還發表了一份報告,聲稱“通縮幽靈”正在逼近中國……

  一邊是現實的通脹,另一邊則是潛在的通縮。這兩種矛盾的判斷同時出現,其實凸顯的正是

中國經濟轉型發展到全面“入世”的今天所面臨的兩難困境。這是在市場經濟改革和行政力量主導兩者間不斷“走鋼絲”的現實。

  一直以來,流動性過剩便是經濟學家筆下的熱門詞匯,因此,央行才要不斷調高存款準備金率,股評家才因此斷定股市的資金面充足無虞,更有學者據此認定,世界經濟的發展失衡了,所以熱錢便要在逐利本能驅動下流到中國,從而構成中國資本市場的機會。

  但是,失衡了的僅僅是不包括中國的“世界經濟格局”么?當然不是。高舉不下的外貿順差成就了外向型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過熱成全了

房地產大鱷,而低迷的內需,則成了國內其他商家的心痛。所謂“產能過剩”,折射的或許正是房地產商的擴張狂熱和眾多內需取向商家的無奈而已。

  此時,流動性過剩引來的熱錢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呢?答案很簡單:在資本逐利本性驅使下,它們只會讓熱的更熱,冷的更冷。這也許就能解釋,為何中國股市在大漲70%后反而更加“牛神附體”,為何處于宏觀調控風暴中心的房地產股倒成了新的飆升龍頭,為何原本被自己評定為有“制度性折價”的中國商業銀行股,反而成了“投資價值巨大”的中國牛市的希望之星!

  投機,這便是答案。

  我們不能忘卻一點,在一個資本市場影響力足夠的市場經濟社會中,社會危機首先便是以經濟危機尤其是金融危機的方式開始的。更何況,我們的

證券市場依然是一個國企主導的計劃味很濃的市場。所以,股市一旦有所閃失,受損的便依舊是涉及數億人的數千萬個股民。

  通縮的,可能是宏觀經濟;通脹的,便肯定是老百姓的消費對象。對此,我們又做了多少準備?摩根的全球首席經濟師羅奇說了,中國要做好最壞的準備。我們做好了嗎?

  這是一個讓人亢奮的時代,這是一個讓人憂心的年代。在這個時代,有人在中國式牛市沖擊下虔誠歡呼“股市又漲一個板”,有人則提著菜籃子,在大街上抱怨糧油價格又漲了10%!

  (作者為資深股評人士)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