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李德水:盛世危言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1日 06:57 經濟觀察報
何謙/文 2006年3月4日,全國兩會正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委員李德水語驚四座。他的矛頭直指跨國公司,預警如果任跨國公司惡意并購自由發展,中國民族工業的自主品牌將逐漸消失,一大批骨干企業也將不復存在。他甚至已經預見到最壞的結果:“到最后,在國際產業分工的總體格局中,中國就永遠只能當個打工仔。” 一場波及整個國家的爭論就此展開。沒有幾個人會想到,引發這場爭論的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12天后悄然卸任,在62歲的時候正式退休。此后,他就淡出了公眾的視線。 李德水選擇了這樣一種方式謝幕。他的憂慮在2006年卻被一再提起,之后發生的事情或許不在他的預料之中:凱雷并購徐工案被一拖再拖,并且演變成一場口水戰;一些金融領域的并購忽而沒了聲息;洛陽軸承的命運突然間被所有人關注,而一個外資并購的新規定,也以超過以往的速度亮相。 預警者 甚至現在回想起來,很多人也感到驚訝,對外資惡意并購的警示,竟是由這位國家統計局局長發出來的。 李德水2003年3月就任國家統計局局長。更多的人對李德水的印象,始自他每年出席的國務院新聞辦組織的新聞發布會,他作為中國宏觀經濟的報告者,解讀數據,對未來的經濟趨勢做出明確的判斷。 李德水對宏觀經濟的解讀從不模棱兩可,總是直陳觀點,這幾年中國經濟一路向好,他卻更喜歡提出一些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他給外界留下的印象是平和而有幽默感。 在他任上,每年末他都會和跑統計口的新聞記者見面,交流對宏觀經濟的認識,并且聽取意見。當時,一些記者稱統計局為“最開放的政府部門之一”。 李德水興趣廣泛,這或許也是他會聚焦于產業安全和金融危機的原因之一。 他曾抽空研究地質學和氣象學,以了解中國生態變化的情況,并將自己撰寫的文章發給同事分享。統計局被看作經濟氣象局,預警風險更是分內之事。 不過,李德水顯然不是隨意提出產業安全的命題。在2006年兩會上,他就曾跟同在經濟組的政協委員們交底,他現在研究兩個問題,一個是中國的產業安全,一個是金融危機。 “他對中國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關注,也因此發出了不少盛世危言。” 國家統計局有關人士說。他的警告甚至也包括對企業老板。 2005年初,他就曾在國務院新聞辦的發布會上告誡企業老板們:根據統計局的調查,平均工資只有600元/月左右,這一代農民工的工資收入水平和他們父母輩20多年前打工的水平差不多,而經濟發展得這么快,這公平嗎?企業的老板們也應該反思,農民不會永遠給你打工,需要提高待遇,農民心里有一本賬,自己會權衡的。 實際上在兩會發言前,他已經在組織力量研究產品安全。但是他顯然希望更多的人能跟他一起來研究這些問題。他說,我認為這兩大問題我們應該集中研究。做產業的人從產業安全、產業振興角度考慮,搞金融的從金融風險或者中國金融如何發展的角度考慮。 在2006年兩會上,李德水先后多次就產業安全的話題發表談話。他認為,外資在中國并購已經發生重大變化,現在它們必須絕對控股、必須是行業龍頭企業、預期收益必須超過15%,這三個“必須”是一些跨國公司目前在華并購戰略的基本要求。他們對一般國企拼命壓價,對好企業不惜高價收購。 他擔心,如果大量利潤和社會財富的控制權掌握在跨國公司手里,盡管GDP總量很大,而我們國家的利益卻受到損害,廣大人民也得不到實惠,并可能直接威脅國家經濟安全和國家主權。“那樣的話,我們到底為誰辛苦、為誰忙?” 他呼吁盡快制定外商來華并購企業的法律法規,并特別提出,對以壟斷我國市場為目標的惡意并購行為,要有嚴厲的制裁手段。 他的講話跟之后出現的微妙變局有多大關系,無人可以了解。不過,他在政協經濟組發言時,當時在座的包括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財政部部長金人慶、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證監會主席尚福林等經濟部門高級官員。 他引發的爭論貫穿了整個2006年。此后,一系列外資并購案先后陷入停頓,徐工并購案、洛陽軸承并購案先后引發了公眾的大討論,5個月后,商務部等部委發布了新的《關于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規定》,此前,這個規定在2000年頒布后幾乎沒有真正對任何一個并購案使用過。 而在2006年9月舉行的發改委北戴河會議上,產業安全也成為各省發改委負責人討論的六大話題之一。 他被看作這場爭論的始作俑者,也被看作第一個明確對外資并購表態的部級干部。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其實他從來沒有提過要簡單地反對外資并購。 他一直主張,跨國公司來華并購企業原是市場行為,本無可厚非。中國繼續積極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改變,也不應改變。只要符合雙方利益、有利于中國經濟發展而不影響國家經濟安全的外資來華并購,我們任何時候都歡迎。 他也說過,我們要從國家和人民的長遠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去利用外資,要學會外資為我所用,也讓外商得到應有的好處。甚至他還說,消極地抵制外商來華并購是錯誤的。但是之后的很多爭論,似乎都選擇了他講話的某一個片斷。 不過,對于之后的所有討論和爭議,他從來沒有做過任何一種方式的公開回應。 統計“風暴” 李德水任國家統計局局長的三年,也正是中國經濟進入新的增長周期,一路上行的三年。期間,李德水和統計局面對諸多非議。 最大的爭議就在于統計數據的真實性。2003年,中國遭遇非典,然而最終中國經濟仍然全線飄紅。當時,國際上有很多人懷疑中國在有意壓低GDP統計數據。而在之前,很多人認為中國經濟實際已經崩潰,中國的GDP增長數據存在高估現象。 他上任之時,地方政府也剛剛完成換屆,正在大干快上。而在過去幾年中,中國經濟面對投資過熱風險卻似乎根本停不下腳步。 “官出數字,數字出官”,也近乎于一種潛規則,似乎人人都知道,但是從來沒有人在公眾面前揭開這個蓋子。 最后打破沉默的人正是李德水。 在2005年3月的全國政協會議上,面對政協委員提出“各省的GDP數字都比10%大,為何中國總體的GDP為9.8%?中國的GDP增長率可信嗎?”的質疑時,李德水沒有回避矛盾。 李德水說,2004年各省區市上報的全年GDP匯總數據,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GDP增速相比,竟高出3.9個百分點,總量差距高達26582億元。李德水坦陳,這種情況“不正常”,地方GDP的匯總數據會超過全國整體這么多,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李德水直接把矛頭指向了弄虛作假的地方官員。 他說,地方各級人大年初通過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往往自上而下“層層加碼”,一些地方就會出現統計數據自下而上“層層加水”的現象;一些地方過于看重經濟增長指標,常以此作為評價考核主要領導干部的重要標準之一,甚至還搞“末位淘汰”。 他表示:“2005年各省市統計的GDP比國家統計局核算的多了3.9個百分點,最根本的問題在于地區之間相互攀比,過于看重GDP,這個是考核領導干部的重要指標。”并且坦承地方GDP的匯總數據會超過全國整體這么多,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2006年的兩會上,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曾透露自己為什么會在一年前公開表態。他說:“我之所以要把這個問題公之于眾,就是想讓全社會都來關心、幫助、支持統計工作,更好地監督統計工作。之所以有勇氣把我們的問題毫無保留地公之于眾,也是出于我對中國統計事業充滿信心。” 中國2004年進行完第一次全國范圍的經濟普查工作后,由于調查了大量不在常規統計中統計的團體,中國的年均GDP增長比以往統計高出2%左右,明年修改后,最近幾年的GDP增長更是達到創紀錄的11%以上。 面對如此大的增幅調整,對外國秉持的“中國威脅論”的擔憂,在李德水領導下的國家統計局,依舊選擇了對中國過往的統計數據進行公開、全面的修正。 也正是在他任上,國家統計局完善了統計核算制度,建立了地區GDP聯審制度,地方政府不再對自己的統計數據說了算。2006年,地方GDP下算一級的試點也在進行中。與此同時,國家統計體制也在改變。為了改革統計方法,僅2005年,統計局就有800多人次去國外學習。此后,統計局直屬的三支調查隊也進行了改革,實行垂直管理,以杜絕地方干預。 實際上,統計數據能否更加真實,李德水面對的還不只是地方干部政績觀的挑戰。 2005年年中。十多萬家為國家統計局提供工業品出廠價格、居民消費價格等的價格采集單位收到了一封意外的來信。這封《致價格調查單位的一封信》,署名是“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 在信中,李德水感謝價格采集單位對國家價格統計工作的支持,并號召被調查單位繼續支持、配合調查人員的工作,按時、如實地提供調查所需情況,承諾嚴格執行《統計法》的規定,對單位提供的資料負責保密,絕不向其他任何部門提供、更不向社會披露企業提供的具體數據。 而事情的緣起是,由于被調查對象心存疑慮,將價格資料視為隱私,不愿提供,個別地方甚至出現了驅趕調查員的情況。李德水選擇了這樣一種溫情的方式求得理解。 但是在統計系統內部,他的鐵面也是人所共知。2004年,他帶隊去四川巡查,跟當地統計干部一見面就說:“我是來挑毛病的”。 幾個月后,在天津市指導經濟普查工作座談會上,他的言辭犀利:“一旦發現誰在經濟普查中人為修改數字、搞小動作,都必須嚴肅處理。該通報的通報,該撤職的撤職。哪個省的統計局局長敢這樣干,國家統計局和國務院第一次經濟普查辦公室就通報他,并建議地方黨委撤他的職。決非兒戲,就是要嚴厲一點。” 這樣做的目標只有一個:確保統計數字真實可靠,不出假數。 在2006年3月16日宣布退休后,他擔任國家統計局顧問,在統計局還有辦公室。不過,他似乎有意淡出了公眾的視線。國家統計局人士說,他依舊會不時來局里了解一些他關注領域的經濟數據。2006年12月初,李德水出現在2006中國信息產業經濟年會上,他跟大家講經濟全球化下的中國經濟,他的演講中依然充滿著憂患意識。 “我們一定要從壞處著想,從最困難的情況做準備。”他這樣說。這時候,他說他只代表個人,他的身份是“一個宏觀經濟研究員。”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