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發改委表示2007年重點解決上學看病貴和房價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9日 07:09 人民網-市場報

  編者按:在即將過去的2006年,我們普通消費者都經歷了很多次的漲價。然而,在年終回顧之際我們驚奇地發現,在每一次價格上漲時幾乎都會聽到這樣的話:“這個價格是老百姓可以承受的。”只是這話每一次都不是老百姓自己說的。

  新近公布的央行調查結果顯示,城鎮居民對物價滿意度已連續3個季度下滑,到第四季度,認為物價“令人滿意”的占比僅為10.8%,為歷史最低水平。據悉,國家發改委已明確表示,明年努力的重點方向是力求解決上學貴、看病貴、房價高等矛盾。看來,至少這3個貴得看不懂的價格是不得不解決了。在一般情況下,商品的價格通常由價值決定,而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然而,在今天的中國,許多價格既與價值無關,也與供求無關,它們根本就無法用我們印象中的常理來解讀。我們姑且把這些看不懂的價格分列如下,供讀者評判:

  這些價格,與價值無關

  勞動力價格:一天抄四次電表=年薪十萬

  回顧:每月工資6500元,一年發16個月的工資,外加年終獎和兩份商業保險,年薪超過10萬元:這是某市一位電廠抄表工的真實收入狀況。而他所需要做的,只是一天抄4次電表。

  評點: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收入應該是和經濟效益、勞動強度、勞動復雜程度直接掛鉤的,于是我們怎么也不能明白一天抄4次電表和年薪10萬元是如何對應起來的。民謠云:銀行加證保(證券、保險),兩電(電力、電信)加一草(煙草),石油加石化,看門的也拿不少。這些行業享受著超額的利潤,并不是因為它們管理得有多好、經營水平有多高,而是因為壟斷賦予了它們獨特的權力。在缺少制度有效約束面前,壟斷行業的利潤越多,畸形的“豪門盛宴”就越多,百姓承受的負擔也就越沉重。

  學費:以世界最貴的大學學費培養保安、保姆

  回顧:燙手的錄取通知書拿在手中,十幾年寒窗終于得到回報。然而,繳費通知單上的數字,對于中國大多數家庭來說,無異于天文數字。按照境外機構公布“全球高等教育排行榜”,日本一個大學生每年11萬元人民幣的費用支出是世界最高,但考慮到日本的人均GDP是我們的31倍,按收入支付比例計算,這11萬元僅相當于我國居民支付3550元。而中國一個大學生每年平均花費要在萬元以上,相當于日本大學生費用的3倍以上!

  評點:當許多學生以世界最貴的大學學費完成了大學學業走上社會之后,才猛然發現自己只能當個普通勞動者,甚至只能做保姆、當保安賺每月幾百塊的工資。而教育部對此的反應是:即使名牌大學學生畢業后去養豬,媒體也不要大驚小怪,他們就應該定位為普通勞動者。

  水價:業務招待費也成了自來水漲價的依據

  回顧:發改委今年出臺的《城市供水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水企業的管理人員工資及福利費、業務招待費、取暖費、會議費和差旅費等,均可計入企業成本。這無疑是水價再次提升的又一次號角,所不同的是,這次的提價給出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規范城市供水價格成本。

  評點:在資源性產品定價機制上,有關部門常采用成本加利潤的方法,在確保處于壟斷地位的企業保持一定利潤的同時,防止它通過壟斷地位盲目漲價。但是,這種定價機制最終不僅不能達到所預期的降低成本的目的,反而是促使相關企業努力抬高成本。

  這些價格,與供求無關

  鐵礦石價格:最大買家卻沒有定價權

  回顧:作為國際鐵礦石最大買家的中國,不管每年進口多少鐵礦石,不管在鐵礦石談判中態度如何強硬,最終都只能無奈地接受世界三大鐵礦石供應商一年比一年高的報價。2005年漲價71.5%,2006年漲價19%,2007年還要漲9.5%。境外鐵礦石供應商還聲稱,如果中國不接受這一價格,就賣到其他地方去。

  評點:面對今天鐵礦石價格的尷尬,我們應該反思:我們不得不接受鐵礦石漲價的原因何在?顯然,如果中國不能對國內嚴重過剩的鋼鐵生產能力進行整頓,不能加強對境外鐵礦石資源的控制力,就不能有效降低對國際三大鐵礦石供應商的依存度。在鐵礦石價格上就會繼續受制于人。

  農產品價格:豐年也漲價

  回顧:要說農產品漲價這不新鮮,可豐年漲價就新鮮了,盡管今年我國糧食連續第三年豐收,供求平衡,國庫充裕,但是從8月份開始,北京、廣東、山東等地相繼出現了部分糧油、小麥等農產品價格上漲。背后真正推高中國農產品價格的是國際市場。受美國、澳大利亞等地農產品減產、國際游資炒作的影響,國際現貨期貨市場的小麥、玉米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歷史上,我國對玉米、小麥等糧食的進口量很小,對國際市場供求狀況的影響并不大。而這一次,中國玉米、小麥價格又一次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評點:羅杰斯預言未來2至3年將會出現一輪轟轟烈烈的農產品超級牛市。如果預言成真,那么對于中國有關部門而言,考驗只是剛剛開始。存儲小麥競價銷售只能起一時之功,如果國際國內小麥期貨價格持續走高,僅靠拍賣儲備小麥是遠遠不能抑制價格的。

  這些價格,與壟斷有關

  郵政價格:聽證會?免了!

  回顧:2006年11月15日,中國郵政在一聲不響之后,直接把郵政資費拉升了35%至50%。

  評點:此前水、電、煤、氣漲價雖然蠻橫但至少還知道提前發個消息、開個聽證會什么的,好讓公眾有個發泄過程和心理接受過程。即使聽證會不過是擺個姿態,聽不聽是壟斷行業和政府的事,但畢竟百姓們還可以把自己的那點“民意”拿出來抖摟抖摟。而這次郵政提價連個聽證會都沒有,是不是連姿態都懶得擺了?

  在質疑聲響成一片之后,發改委趕忙出來解釋說不聽證是因為對居民影響太小。就算郵政資費上調50%對廣大以書信為主要通訊手段的農民來說影響真的不大,難道這就可以成為不聽證順理成章的理由了嗎?聽不聽證是一種態度,與價格怎么漲無關。

  油價:跟漲不跟跌

  回顧:2006年上半年,中國油價向上調整過兩次,北京地區93號汽油價格從4.26元/升漲到現在的5.09元/升,折合0.62美元/升。北京市出租汽車由原來的每公里1.6元漲到了每公里2元,無論老百姓再怎么怨聲載道,中石油們都一樣振振有詞:“現在石油價格倒掛,得和國際接軌啊”。

  評點:然而,當下半年隨著國際油價暴跌30%,美國9月份普通無鉛汽油已跌至0.58美元/升,比北京93號汽油還便宜的時候,和國際接軌的事誰也不提了。試問中國油價到底是和誰接的軌?老百姓才恍然大悟,這所謂的“接軌”其實是特指“向上接軌”,說白了,就是跟漲不跟跌。

  這些價格,越降越高

  

房價:越調越漲

  回顧:2006年的房地產市場注定非比尋常。從提高貸款利率到出臺“國六條”、“九部委十五條”,再到開征

二手房營業稅、限制外資炒房,調控政策瞄準樓市一通狂轟濫炸,力度和密集度都遠遠超過以往。可大中城市房價仍然照漲不誤,越來越高的房價令潛在的買房人尷尬不已。

  評點:新華社評論直言,當中央政府的“組合拳”遭遇地方政府的“無影掌”,功力自然被化于無形,一些地方對房市宏觀調控拆招卸力的做法事實上也已經成為推高房價的重要佑護力量。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鄰國韓國也沒好哪去,前后9次調控結果9次“空調”。別的不說,就說人家整治房價的決心是否也值得我們一學呢?

  藥價:越降越貴

  回顧:聽說第21次藥品調價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當中,可是大多數老百姓對此并不抱太大希望,因為此前的20道“降價令”都不幸打在了高藥價的“彈簧”上。其中前18次調控平均每次降價0.14元,相比動輒上百元的藥費來說,這能叫降價嗎?

  評點:似乎降價藥和廉價藥最后的命運只有一個:藥店不賣,醫生不開方,醫院不采購,廠家不生產。取代的是“成分完全一樣”的標上新名稱的藥。不知有關職能部門有沒有對藥價越降越貴的怪現象進行過分析?還是只是為了應付老百姓?經歷了10年的中國

醫療體制改革依然問題重重。如果改變不了“以藥養醫”的局面,老百姓看病可能還要掏更多的錢。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