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在同一張藍圖上尋找捷徑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6日 04:32 中國經營報
李國華 胡安勝 編者按: 世界經濟處在關鍵的調整時期,世界經濟的發展也越來越依賴于中美經濟。但是,美國的消費主義、中國的出口導向戰略、美元的持續貶值、人民幣的升值預期,這些都給兩國經濟關系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復雜性。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強的國家,而中國正在不斷成長。事實上,一個大國在21世紀要獲得成功的路徑已經與過去發生了變化。一個真正成功大國的標志,取決于這個國家如何維持它根據自身及世界需要所創立的安全共同體,也取決于這個國家能夠在多大程度上促進共享的價值和穩定國際經濟秩序。 在這個意義上,中美兩國在12月14日開始舉行的中美首次戰略經濟對話創建了一個嶄新的機制,消除隔閡、加強溝通既有利于兩國,更有利于世界。 本報記者 李國華 胡安勝北京報道 12月14日,中美首次戰略經濟對話在人民大會堂宏大的布景板前召開。 三個月前,美國新任財長保爾森這一提議,使這場史無前例的對話以幾乎是神奇的速度得到實現。從某種程度上,這正好反映了中美對進一步深化關系的渴望。回到美國的幾位高官,完成了他們在今年圣誕假期前的最重要一次公務出差。這個假期過后,他們將準備在2007年5月迎接中國客人的到訪。 七大高官的使命 在2006年圣誕節到來之前,因為要繪制全局性的經濟關系戰略藍圖,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美國商務部長古鐵雷斯、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貿易代表施瓦布、能源部長博德曼、勞工部長趙小蘭、衛生部長萊維特和環境保護署署長斯蒂芬約翰遜等七大政府高級官員悉數來到北京,他們占據了美國部長級官員的1/3。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實質是,雙方根據各自國家利益,立足戰略層面,相互妥協,尋求雙方發展長遠經濟關系的可行之路,制定一條戰略路線圖。也就是從兩國國家利益出發,為雙方經貿關系整體把脈,而不像以前的談判聚焦于具體問題的解決。”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研究員陳寶森認為,只有雙方有共同的長遠利益所在,才更容易達成一致。 正如此前中國專家所分析的,此次中美高層第一輪對話的主題鎖定在“中國的發展道路和中國的經濟發展戰略。” 不同于以往中美任何一次經濟接觸的是,此次對話是保爾森出任美國財政部長之后,以華爾街投行家的思維向布什總統提出了這項“全面解決方案”:全面建立經常性的中美戰略性經濟對話機制,這項機制將涉及貿易、財政、科技、能源、經濟發展與改革、外交、醫療健康和環保等各個領域。 “這次對話強調以長遠、戰略的角度定位中美經濟關系,所以這樣的安排也合情合理。”在陳寶森看來,布什政府高官抵達北京,不僅是為了擺出一個重視的姿態,更重要的是,美國希望從更長遠的角度,從戰略層面,與中國坐下來談談。 商務部研究院梅新育也認為:“以往雙方在人民幣匯率、貿易逆差、知識產權等問題上各有說辭。兩國都不得不承認,這些問題不可能一下子解決,而從長遠來看,雙方基于共同利益更容易達成戰略一致,所以從全局角度,中美雙方需要更耐心地等待兩國經貿關系發展到能夠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地解決這些具體問題的程度。” 美國對華路線微調 “保爾森上臺,實際上就是布什政府的一個政策調整:讓一個更加熟悉中國的人,從全局出發來處理好中美長遠經濟關系。”陳寶森說。 經濟學家劉寶成也分析,前任財長斯諾和議員舒默奉行的都是“在合作框架下的強硬態度”,而保爾森徹底推翻了原來的對華政策路線。保爾森提出了一攬子的變革,而不談具體細節,“正本清源”,從根本上解決一些表象問題,而匯率和貿易摩擦僅是個表象或者指標而已。 “系統地解決兩國經濟領域復雜的問題代替了細節性的談判,如此高規格,談細節有點奢侈”,在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張國慶看來,“中美兩國的經濟發展前景讓人期待,這種高規格也是一種施加壓力的方式”。張國慶分析:“美國從過去的‘零敲碎打’,過渡到現在的有策劃、有系統地對話,來促使中國政府不斷加快經濟改革,因為會談就是要不斷取得成果。” 而相當于美國“經濟總統”的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到訪同樣顯示出此次規格之高。“他相當于美國經濟的總設計師,美國經濟走勢主導著世界經濟的變化,伯南克的到訪可以讓他對中國經濟和領導人有直觀的認識,這對伯南克制定對華經濟政策有積極的影響。”張國慶分析。 以對話緩摩擦 “這項對話機制在美國國際經濟關系史上是史無前例的,今天中美之間的經濟關系發展就如同當年歐美之間一樣。”隨同保爾森出訪的一位美國官員表示。 陳寶森則認為,戰略經濟對話于中國企業也是有幫助的。“能夠維護中國企業利益,避免在解決匯率、知識產權等問題時力度過頭,對中國企業造成大的沖擊”。在陳寶森看來,此前中美在這些具體問題的解決談判上分歧不小,而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正是達成一個全局層面的協議,曲線解決具體問題的開端。 對中國是好事,對美國也不例外。 美國中期選舉后,民主黨在兩院占據多數,一個明顯的事實是,民主黨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更甚。因此,中美兩國政府有責任采取必要措施,共同應對貿易保護主義。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在說服美國國內不同意見方面,可能比以前的做法更加有效。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中國事務副會長Robert Poole透露,這次對話,中美將開拓新的經濟合作領域,還會擴大雙方政府高層的合作范圍。“我們商界很支持雙方協商長期的、著眼未來的經貿發展關系。” 目前,有數據顯示,兩國經濟已經進入水乳交融的新階段。據統計,2006年1月至10月,中美貿易額達到2145.2億美元,中國對美國順差是1141.73億美元。其中,對于美國的利好消息是,美國對華出口增長了23.8%,這個增長的趨勢還在發展。 現在,美國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而中國已經是美國第三大貿易伙伴和增長最快的出口市場。 人民幣匯率、貿易逆差、知識產權……似乎不再是這次對話的主角,但其實又都是主角,如果對話是試圖為兩國未來經濟關系繪制一張藍圖,雙方只不過希望在同一張藍圖上,找到解決問題的捷徑。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