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加入世貿組織五周年:成就、經驗與問題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 11:20 《中國金融》
- 孫祁祥 經驗表明,相對于其他新興市場來說,我國保險業的開放力度較大,開放速度較快,開發起點較高。例如泰國的加入世貿組織協議書(1995 年)中只允許外資公司以收購泰國現有保險公司股份或新建合資公司的形式進入泰國市場,外方股權份額不得超過25%,3年后(1998年)對加入世貿組織承諾的修訂也沒有對這一規定作出修改;而我國在加入世貿組織時即允許外資在壽險、非壽險合資公司中的股份比例分別達到50%、51%,并且允許外資非壽險公司設立分公司,加入世貿組織2年后還可以設立獨資的子公司,放開業務范圍和經營區域的時間跨度也不過3年。這意味著在整個保險產業還非常弱小、中資保險企業尚未成熟之際就迎來了來自國外發達保險業的激烈競爭。五年來的實踐表明,對外開放給中國保險業帶來的不僅是嚴峻的挑戰,更有巨大的歷史機遇;中國保險業的對外開放取得了重要的成績,并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對外開放所取得的成就 我們可以從發展和改革兩個方面總結出保險業對外開放所取得的重要成績。 開放提高了發展的質量 通過吸收、利用外資,不僅增加了我國保險業的資本存量,而且大大提升了我國保險業存量資產的質量。伴隨外國資金進入中國的,還有大量能夠有效提高資產質量的創造性資源,例如人才、先進技術和經驗、技術開發與使用能力、管理能力、對客戶需求的理解能力等,這些資源對改善我國保險業的資產質量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其一,來自發達保險市場的外資保險公司通過各種形式介入中國保險業后,直接形成了高質量的增量資產;其二,外資公司在精算、險種設計、管理、營銷、服務等方面帶來了一系列的新觀念和先進技術,從而提升了中資保險企業的生產率和創新能力,一個顯著的例子就是個人營銷、銀行代理等銷售模式的引入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壽險業的發展;其三,也是最為重要的是,許多外國保險公司為了能在中國市場取得經營上的成功,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紛紛與中國的科研機構或其他組織合作、或獨立從事創新含量較高的研發活動,使得中國的保險業可以利用外資公司的技術開發能力形成自身的生產力。 開放推動改革,由此大大推進了保險業體制改革的進程 開放消除了保險服務業的貿易壁壘,外資的進入迅速增加了保險業經營主體,而外資公司強勁的增長勢頭不僅吸引了更多的外商投資者競相進入,而且給中資公司帶來了競爭壓力和示范作用。開放的外在力量促進了不適應市場經濟運行的舊體制的逐步改革,從而為中國保險業創造了良好的改革環境。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開放大大增加了我國保險市場的競爭性,產、壽險業前三大保險公司的市場份額分別從2001年的96.l%、95.3%下降到2005年的72.6%、77%,市場集中度顯著下降,分別下降了23.5%和18.3%。 第二,外資直接參與并推動了我國保險業所有制多元化的過程,加大了國內經濟體制改革的力度、廣度和深度,推動了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企業經營、管理體制和經營理念的形成,保險業的增長模式正在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概括起來,外資所帶來的以下理念,對于我國保險業的長遠發展尤為重要。 長期經營的理念。保險行業本身是一個需要長期經營的事業,而國內很多保險公司的股東對此并沒有明確的認識。他們對于保險公司的經營非常短視,甚至要求保險公司能夠像很多其他行業一樣,今天投資明天見回報,但是保險業恰恰不是這樣的行業。外資的進入把保險業是一個長期經營的行業的理念帶來了,他們帶著短期不盈利而長期看好的想法進入中國,這種長期經營的理念對于整個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非常有益。 利潤的理念。中資保險公司的經營往往更注重保費的增長、市場份額的擴大;而外資保險公司往往更關注利潤的增長。中資保險公司過于注重數量的擴張、保費收入的擴張,很有可能導致公司失去償付能力,這對于行業的發展是致命的,對社會的穩定將起到破壞性的作用。 穩健經營的理念。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外資保險公司往往表現得非常謹慎,這種行事的風格帶給中資保險公司的啟示是,保險業作為一個長期經營的事業,還需要穩健經營,這不但是對股東負責,也是對消費者負責,對整個行業負責。 第三,開放促成了市場導向型的法律框架和監管體制的形成。加入世貿組織之后,中國政府對《保險法》及一系列保險行政規章及規范性文件進行了相應的修訂,并制定了《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與國際接軌的保險法律體系。而伴隨著市場發展和開放步伐的加快,保險立法的速度也明顯加快,同時,我國保險監管也逐漸制度化、規范化,并逐步與國際接軌,監管方式從單純的行政審批、事前監管逐步向事中監控和事后監督轉變,償付能力成為監管的主要內容。 總而言之,廣泛的對外開放帶來了資本與技術要素的迅速增加,促進了良好的競爭環境的形成,從而有效支撐了中國保險業的增長與發展!笆濉逼陂g,我國的保險密度從2000年的15.9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46.3美元,分別是同期世界水平的3.96%、 8.93%;保險深度也從2000年的1.85%上升到2005年的2.7%,分別是同期世界水平的為24.0%和35.9%,中國保險業與國際保險業的差距顯著縮小。 對外開放的重要經驗 “十五”期間,特別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保險業的對外開放不僅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同時也積累了一些重要經驗,為保險業自身未來的發展以及其他金融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首先,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積極進行行政審批制度、條款費率制度、企業所有權體制等方面的改革,由此激發了保險企業的經營、創新活力,這些都為中資保險公司利用開放機遇,盡快發展壯大自己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其次,注重引進外資公司的專長經營領域,在開源的同時有效提升了資源配置效率。例如,2003年我國引入了在養老產品方面有特長的瑞典斯堪的亞公共保險公司和在農業保險方面有特長的法國安盟保險公司,這類舉措有利于促進我國保險業產品結構的優化。 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是,開放過程的可控性避免了外資對國內市場帶來過多的負面沖擊。盡管世貿組織協議承諾的保險業開放力度較大,但我國還是守住了一些重要的關口,例如拒絕了外方提出的每年必須開放若干家外資保險公司的要求,而只承諾按審慎原則審批準入。這樣,在主動開放的大原則下,監管部門仍然掌握了主要的審批權限,以此方式控制了開放的實際進程。 對外開放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中國保險業在對外開放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和經驗,中資保險公司亦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個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值得我們反思。 從實施既有開放政策所帶來的客觀效應來分析 保險業區域開放的路徑加深了保險業發展的區域不平衡。“十五”期間,中國保險業呈現出空間比例失調、地區差距顯著的局面。從保費總量來看,2003年,省級保費收入規模在全國排名前6位的省市保費收入占當年全國保費總收入的46.34%,處于最后 10名的省市保費總和僅占全國的10%左右;保費規模超過100億元的15個省市中,西部內陸地區省份悉數落榜。從市場競爭程度來看,中西部地區保險市場遠遠落后于東部地區。例如,2003年,上海人身險市場上前四名保險公司的市場份額為64%左右,已經具有一定競爭型結構的特征;而部分西部內陸省份的壽險市場仍然保持中國人壽一家獨大的局面。中國保險業之所以呈現出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局面,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區域不平衡,但不可否認的是,保險業區域開放的路徑也在某種程度上加深了這種不平衡。我國保險業的開放在地域分布上,基本上是先經濟特區,再到沿海開放城市,然后逐步向內地省會城市和經濟中心城市輻射,而“十五”期間新增的保險公司大多是外資公司,這就導致保險經營主體數量在東部沿海地區迅速增加,而在中西部地區則變化不大。中西部地區保險市場的競爭程度、進而市場開拓的努力和創新活力均遠低于東部地區,增長乏力。 對外開放促使高端市場競爭加劇,低端市場發展相對緩慢。“十五”期間中國保險業的高端市場競爭加劇,低端市場發展相對緩慢,而這一局面與進入中國的外資天然具有的強烈的市場導向性不無關系。必須承認的是,利潤更為豐厚的高端市場恰恰是外資保險公司最為青睞、投入力度最強的板塊,因此,對外開放無疑大大加劇了高端市場的競爭。在高端市場上,各公司為了擴大市場份額,付出的營銷努力更多,產品開發的力度也更大。然而,在中西部地區,保險經營主體大多為大型全國性公司的分支機構,大公司對發達地區經營的重視必然會導致它們對中西部地區經營的相對忽視,因此,面臨相對不利的需求環境的中西部經營主體往往很難得到總公司提供的資金和人才補充,研發能力不足。在這種情況下,不發達地區的保險經營主體一方面很難對適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的險種進行及時的開發和完善以創造利潤,另一方面又要追求經營績效,于是紛紛效仿發達地區,引進更適合發達地區客戶特征的新產品,導致各地區險種雷同。其結果是,市場上,與中西部地區產業結構的實際相符合以及更適合低端客戶的保險產品發展緩慢,這不僅不利于提高保險業的整體效益,而又會反過來制約中西部地區保險市場的發展。 從對外開放過程中中資市場主體的行為方式來分析 注重“模仿”和“輸血”,對“創新”和 “造血”重視不夠。國際經驗表明,通過對外開放,本國企業可以通過學習和模仿外資企業的經驗和技術而實現跨越式的發展,但是,如果單純地注重“模仿”,更有甚者,如果只是注重對形式的模仿,忽略實質性的東西,忽視“創新”,將導致本國企業在與外資公司競爭時總是存在一個無法逾越的技術差距,這也可以說是“十五”期間中國保險業對外開放中的一個主要問題。一個顯著的例子就是,中資公司在借鑒國外個人營銷模式時,將“個人營銷”的內涵簡單地詮釋為利用個人代理人進行產品銷售,而忽略了它所要求的高質量服務及高素質的營銷人員,其結果是導致營銷隊伍素質普遍低下,忽視或無力為客戶提供必要的服務。 本國企業的長遠發展必然要依靠其自身創新能力的提高,但在我國的對外開放實踐中,這一點卻為中資保險企業所忽視。它們大多將注意力集中在可以迅速擴大業務規模、實現增長的產品銷售等方面,在這些方面吸收國外先進經驗的速度和力度都很大,而在對其長遠發展至關重要的長期發展戰略、人才儲備、經營管理、服務等方面卻關注不夠,致使其“造血”機制相對不夠完善。 核心競爭力的培育等問題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面對強大的外資競爭對手,中資公司的相對優勢在于其覆蓋廣、數量多的經營網點,大規模的營銷隊伍,前期累積的保單資源和客戶資源以及熟悉國內市場等優越性,但是這些優勢并不能為中資企業提供進入不同市場的潛力,不能為客戶創造巨大的消費者價值,也并非競爭對手所難以模仿和復制的,亦即不構成中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然而,對外開放以來,現有的中資企業卻大多是在短暫的保護期內,依賴這些簡單、短期的競爭優勢,在其已有的、雷同的營銷渠道和最易觸及的客戶及險種上進行激烈的競爭,以擴大市場規模,占據有利地勢。其結果是:各公司險種結構嚴重趨同,在容易被占領的主要市場中競爭激烈,同時市場細分不足,很多保險需求又得不到滿足。- 作者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 (責任編輯 張艷花)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