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國經濟收官:從良好開局邁向又好又快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 18:36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2月4日電(記者賀勁松、張旭東、劉錚) 時臨歲末,2006年中國經濟工作已進入“收官”階段。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決定,近期將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十一五”開局之年的經濟工作,對明年經濟工作進行部署。 如何正確認識當前經濟形勢?明年的經濟工作著力點將會放在哪些方面?這成為人們十分關注的問題。 “兩高一低”寫就“十一五”良好開局“成績單” 12月1日,滬指收盤站穩2100點。北京居民小齊心里美滋滋的,他購買的博時基金兩個月時間凈值增長了20%。今年以來中國股市連續走高,滬指11個月攀升了920個點位,不少像小齊這樣的投資者嘗到了“牛市”甜頭。 股市這支“晴雨表”反映了中國經濟的活力。“高增長、高效益、低通脹。”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用這9個字,概括了“十一五”開局之年中國經濟運行的突出特點。 一組組喜人的數據寫就2006年中國經濟漂亮“成績單”:前三季度經濟增長10.7%;前10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長30.1%,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僅上漲1.3%。 據中國人民銀行初步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將超過10%,物價上漲將在1.5%左右。繼2003年中國經濟增長躍升至10%平臺后,將實現連續四年兩位數增長,而物價依然保持低位運行。 好的經濟形勢來之不易。今年以來,針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投資和貨幣信貸增長過快等問題,中央適時、有針對性地采取了收緊土地供應、清查新開工項目、提高存貸款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等多項宏觀調控措施,有效防止了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確保中國經濟列車穩健運行。 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三農”問題進一步得到解決。在3397億元的中央財政資金等多項惠農政策支持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局取得重大進展:農民自今年起終止交納農業稅;前三季度糧食生產再獲好收成,夏糧總產量1138億公斤,同比增長7%;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2762元,實際增長11.4%。 國家的“錢袋子”也鼓起來。今年前10個月,全國財政收入達到33423億元,同比增長25.1%,推動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有了堅實的國家財力基礎。 與此同時,過去幾年一直制約經濟發展的煤電運瓶頸明顯緩解。今年用電高峰期間,全國拉閘限電條次和損失比去年同期下降九成以上,直供電廠存煤保持在15天以上的正常水平。國家統計局問卷調查顯示,大部分大中型工業企業不再將“能源緊張”列為制約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伴隨著經濟持續平穩增長,中國經濟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不斷上升:經濟總量在全球位次已上升為第四,對外貿易總量全球第三,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15%。商務部預測,今年全年中國進出口總額將超過1.7萬億美元,增長20%以上。中國,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鐘偉認為,中國經濟今年的上佳表現,不僅繼續延伸了此輪經濟周期的上升通道,更為“十一五”規劃的順利實施奠定了扎實基礎。 “從增長速度到物價指數,從工業到農業,從財政收入到外貿進出口,2006年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實現了‘十一五’時期的良好開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說。 積極應對“過快過多過大”三大突出問題 形勢稍好,尤須兢慎。2006年中國經濟雖亮點頻現,但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更需要我們冷靜分析,積極應對。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30日召開的會議提出,在當前的好形勢下,我們必須看到,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雖有所緩解,但基礎還很不穩固,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體制機制不完善等深層次矛盾還沒有根本解決。 “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要重點解決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放過多、外貿順差過大的問題,使之平穩收斂,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投資反彈是上半年出現的突出問題。經過對新開工項目的全面清理和督查,城鎮投資增長率已經從6月份的33.7%回落到10月份的16.8%,但在建項目規模偏大的局面一時難以扭轉:截至10月底,城鎮50萬元以上施工項目累計24.9萬個,計劃總投資19.4萬億元。當前投資慣性較強,投資沖動的體制性、機制性原因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一些地方投資沖動依然強烈。 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給宏觀調控帶來一系列挑戰。商業銀行在超過10萬億元的存貸差余額和提升資產收益的雙重壓力下,放貸的能力和愿望強烈。前10個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已約2.78萬億元,使年初預定新增人民幣貸款2.5萬億元的政策目標落空。從目前信貸結構看,新增中長期貸款大幅上升,短期貸款迅速減少,新增貸款主要流向固定資產投資領域,資金追逐投資的熱潮依然不減。 貿易順差仍在擴大,國際收支不平衡問題加劇。前10個月,中國貿易順差累計已達1336.2億美元,遠遠超過去年全年1019億美元的水平。外匯儲備不斷攀升,余額已約1萬億美元,這不僅擠壓了貨幣政策操作空間,而且使對外貿易和匯率政策壓力越發加大。 高耗能工業在前三季度繼續膨脹,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更加大了資源環境壓力。前三季度經濟增長為10.7%,而煤炭和電力生產增速分別為11.7%和12.9%,工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攀升,實現全年節能降耗減排的任務難度加大,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亟待穩固。 “這些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實際上是中國產業結構和經濟增長方式的體制性、機制性問題的反映,是長期積累的深層次問題的反映。對這些問題必須清醒認識,主動應對。”經濟學家易憲容說。 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2007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關鍵階段的重要一年。中央已明確提出要努力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促進經濟工作從“又快又好”邁向“又好又快”,成為明年經濟工作的一大亮點。“好”在“快”前,意味著中國經濟發展思路將更重視發展質量和效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節約用地將會放在更突出的戰略位置,并強化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指標的約束。 在宏觀經濟政策上,明年將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這意味著“雙穩健”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不會有大的調整。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三季度例會也提出,下階段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鞏固宏觀調控成果,加強各項宏觀政策的協調配合。 調整投資和消費的關系,強化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是明年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數據顯示,我國最終消費占GDP的比重已從上世紀80年代超過62%下降到今年前三季度的51.1%,居民消費率也從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為歷史最低水平。 “內需不振,是這幾年中國經濟中存在的一個深層次問題,當前必須首先啟動消費。”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說:“目前,經濟過多依靠貿易和投資拉動,其帶來的負面影響越發突出。”擴大居民特別是農民和城鎮中低收入者的消費,加快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將成為內需能否擴大的關鍵所在。 在順差不斷擴大,外匯儲備攀升至約1萬億美元的背景下,國際收支不平衡矛盾突出。加快推動外貿和外資從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促進進出口貿易逐步趨于平衡,由此也成為明年經濟工作的緊要任務。 看病貴,上學難、學費高……這些百姓身邊事,與社會安定和諧密切相連。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30日召開會議部署明年經濟工作時明確提出,務必在解決群眾切身利益問題上有新舉措,推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取得積極進展。專家們評論說,新舉措的實施必將進一步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得民心,順民意。 發展未有窮期,奮進永不言止。面向新的一年,我們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斷在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上取得新的成效,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積極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為召開黨的十七大創造良好環境。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