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加工貿易企業步入轉型升級期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 09:39 深圳新聞網-深圳特區報
2006中國(深圳)加工貿易與保稅物流發展論壇開講,有關專家指出加工貿易企業步入轉型升級期 【本報訊】(記者譚建偉王奮強)“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的加工貿易已經走過了低門檻、高代價的原始積累階段,現在到了進行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候。”在昨天舉行的2006中國(深圳)加工貿易與保稅物流發展論壇上,海關總署加工貿易及保稅監管司司長何力說,國家對加工貿易的調整還會有進一步的舉措。 深圳加工貿易有20多年歷史,以前以來料加工為主,現在已發展成包括進料加工在內的經營模式,深圳進出口貿易額大約70%來自加工貿易企業。昨天,與會的數百名深圳企業人士感受到了國家調整加工貿易產業的力度,并獲取了有益于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信息。 繼續發展加工貿易 前段時間,國家有關部門接連發布了關于調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和增補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的文件,規定從9月15日起對部分出口商品的退稅率進行調整,主要是選擇了對高能耗、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即“兩高一低”產品進行限制,同時提高重大技術裝備、部分IT產品等國家鼓勵的高新技術產品的退稅率,體現了國家產業政策的發展方向。部分加工貿易與保稅物流企業面臨較大壓力,對有的企業來說,可能危及生存。 何力在演講中說,加工貿易占全國進出口總額的半壁江山,創造了3000多萬人的就業,培養了一大批管理、技術人才,是貢獻巨大的開放型經濟。現有的國情決定了發展加工貿易仍是國家的戰略選擇。 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但是,我國加工貿易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據分析,我國加工貿易仍處于全球U字形生產價值鏈的底部,即使對機電產品、高科技產品而言,也基本如此;大多數企業仍在從事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貼牌加工;加工貿易的主體是外商投資企業,83%的加工貿易是它們完成的,國內企業參與不足;加工貿易發展不平衡,東南沿海十省市所占比例高出中西部幾倍;加工貿易順差過大,影響貿易平衡,國際貿易摩擦輪番上演。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及時做出了轉變外貿進出口增長方式,引導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決策。何力認為,調整加工貿易的政策出臺后,將一定程度地降低污染和能耗,縮小國際貿易順差,促進貿易平衡,引導產業結構優化,增加國家稅收。政策對地方經濟的高速增長會產生抑制作用,對外向型經濟發達的深圳等地比較明顯,對少數企業壓力較大,對勞動就業有一定影響,但總的說來,這些影響是非常有限的。 轉型升級路在何方 轉型升級路在何方?何力建議企業從外貿的數量增長向質量增長轉變,從單一的創匯型向綜合效益型轉變,從貨物貿易為主轉向貨物服務貿易并重,從“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創造”,從靠廉價勞動力、低價用地轉向靠降低成本、提高服務水平來增強競爭力。 綜合開發研究院深圳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曲建教授演講時,對照日本、韓國、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歷程提出,加工貿易政策是每二十年左右就會發生重大調整,我國目前就處于第一次重大調整期。他建議企業提高研發設計能力,提升產品附加值,延伸產業鏈,進入加工的核心領域,建議政府扶持本土企業在加工貿易中的發展,引導加工貿易由東南沿海逐步向中西部進行梯度轉移。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