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設部將發文嚴控大盤開發 專家稱有望拉低樓價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 03:10 信息時報
同時開發商在郊區拿地將更加“束手” 時報訊 (記者 羅莎琳) 近日業內有消息稱,一份由建設部草擬的關于“土地審批與住房房地產開發關系”的調研報告正在完善。 據了解,該調研報告列舉了“大盤”開發中出現的種種弊端,并明確提出,一次性大規模出讓土地弊大于利。對此,廣州地產專家紛紛表示贊同,認為這一舉措可以有效地拉低樓價。 廣州大盤“圈地”嚴重 據了解,早在今年7月,建設部就在上海、廣州、天津、重慶等全國7個城市調研,一份土地審批與住房房地產開發關系的調研報告目前正在往上層報批。在這份報告中,列舉了“大盤”開發中出現的種種弊端:規模過大,使土地供應轉化為產品供應的周期拉長,削弱土地供應對調控市場供需的效果。另外,“大盤”的規模效應容易造成區域住房價格的壟斷,助長土地投機行為,并推動房價地價的上漲等。 針對建設部欲出臺政策控制大盤開發的做法,廣州地產專家人士表示贊同,認為這一舉措可以拉低樓價。據了解,目前廣州至少有10個樓盤的占地面積超過1000畝,而200畝的樓盤只能稱之為“中小樓盤”,300畝的樓盤則比比皆是。廣州某樓盤營銷總監透露,“在8·31”大限之前,由于土地成本低,廣州大地產商拿地動不動就是幾百上千畝,開發到現在好幾年,一個小區至少還有一半面積沒有開發。 “從目前市場上的大盤開發現狀來看,這種土地運作方式存在嚴重問題。”中原地產項目部副總經理黃韜表示,大盤的開發建筑周期很長,動用的資金較大,土地資源占有率很高,很多大盤都要經過7~8年甚至10多年的開發時間,不少開發商在開發了一半后,如果預測到今后土地價值將不斷提高,可能會采取減緩開發速度或者囤積土地等方式,等到日后轉讓以謀取暴利。這樣一來,市場上產品供應量受到很大限制,樓價自然也降不下來。 而廣州知名地產專家韓世同也認為,大盤的開發模式會讓發展商形成壟斷局面,不利于樓價降溫。 他進一步表示,大盤時代對整個城市格局也會產生影響。“比如華南板塊,幾個大盤形成了該板塊的壟斷形式,但各做各的,各個樓盤之間的公共設施不能互利,道路不相通,使得每個小區的商鋪都做不旺。” 開發周期或縮短至4年 據了解,目前,廣州大開發商在郊區尤其是花都、從化、南海等地的“圈地現象”十分普遍,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建設部出臺限制發展商大規模拿地的政策,開發商在郊區的拿地行為將受到束縛。 據悉,在這次建設部的調研報告中還明確提出,為了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必須合理控制一次性土地出讓規模,并提出了具體的措施:將項目的合理規模確定為銷售周期在3年左右,即開發周期在4年左右;每年的銷售面積參照城市同類地段可比項目的平均銷量作為標準,以此估算整個項目的合理規模。同時,在土地出讓合同中明確開、竣工時限,確保供應的土地及時形成市場供應。 中原地產項目部副總經理黃韜表示,發展商今后拿郊區地塊會受到嚴重限制。據悉,日前中信在南海以30多億一舉拿下7000多畝地,黃韜認為,這種大盤時代將可能隨著政策的出臺而結束。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