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工業制成品國際市場占有率超過日本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 10:00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王世玲 社科院企業競爭力報告盤點入世五年 歲末臨近,五年入世保護期的終點線就在眼前。五年來,中國不斷開放的市場環境,對中國主要產業及產業競爭力帶來的利弊得失,已到了可以初步總結的階段。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人員通過四年跟蹤研究發現,入世后中國制造業整體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到2004年,中國工業制成品的國際市場占有率已達到8.25%,在名次上超過了日本,位列第三。同時,部分行業的國際競爭力也正在減弱。 以上結論出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11月7日發布的企業藍皮書《中國企業競爭力報告(2006)》中。 根據社科院課題組的評估,2004年中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綜合指數為117.5(2001年為基準年,各行業指數均為100),較2001年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中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綜合評價分為兩大類因素: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所謂比較優勢使用某一行業占該國出口的比例、出口增長率優勢指數和比較利益指數等3個指標來衡量;而競爭優勢使用國際市場占有率、市場滲透率、貿易競爭指數等5個指標來衡量。 從比較優勢指標看,2002年~2004年三年間,中國制成品的出口額增長了1.3倍,年均增速高達32%。到2004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制成品出口經濟體。同時,中國制成品出口競爭力越來越強,其地位在中國的外貿中已經占有絕對的優勢。其中,鋼鐵、汽車產品、辦公及電信設備、非電氣機械、其他半成品具有相對較強的競爭力。 “產品市場占有率是競爭力強弱的最直接體現。”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高級經濟師李鋼稱,加入WTO以后,中國制造業國際市場占有率提升速度陡然加快,到2004年,中國工業制成品的國際市場占有率已達到8.25%,在名次上超過了日本,位列歐盟、美國之后為第三名,并緊追美國。 如2004年制成品國際市場占有率歐盟、美國、中國、日本分別為45.9%、10.2%、8.3%、8.2%。而在2000年,日本在此方面還領先于中國很多——2000年,制成品國際市場占有率日本為9.6%,中國為4.7%。 2000~2004年,中國工業制成品國際市場占有率的提升速度也是全世界最快的。如2004年中國提升速度是37%,而歐盟和美國分別為18%和13%。(見表一) “從這些數據可以推測,加入WTO有力地促進了中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藍皮書的主編、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金碚說。 不過,這種整體性增長并不是均勻分布于各行業,一些傳統行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如紡織、服裝業的國際競爭力在入世后優勢明顯下降。 從出口增長率優勢指數看,2004年紡織和服裝業分別為-11.13和-16.58,而鋼鐵則為152.92。 在制造業主要子行業的國際競爭力縱向對比中也能看到這種結果。如2004年服裝業的國際競爭力綜合指數為98.4(2001年為基準年,各行業指數均為100),而鋼鐵為191.3。(見表二) 金碚分析說,中國過去競爭力的提高更多的是靠勞動密集型的行業,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服裝行業。盡管到現在為止這仍然是中國國際競爭力最強的產業,但他們的競爭力相對來說是在下降。 “應該說這是一個積極的現象,表明了創新的重要性!苯痦照f,“也就表明中國其他的一些產業的競爭優勢在增強! 因為比較優勢,更多的考慮了廉價和豐富的資源,而競爭優勢,則更能體現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帶來的競爭力增強。 “有一些企業和一些地區,已經出現了企業更加注重技術創新投資,包括技術發明方面的投資,盡管到目前為止這樣的企業為數還不太多!苯痦諒娬{,“加入WTO后,創新是增強企業及行業競爭力的最終路徑!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