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農業鐘點工南北齊流行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8日 16:26 中國財經報
出勞務、打短工,收入高的可達六、七十元一天,低的也有二十五元左右 本報綜合報道 據新華社報道,從扣棚育秧到水田插秧,從收割麥子到攤場晾曬,從放鵝養鴨到放牧牛羊……受到“城市鐘點工”的啟發,如今在黑龍江省農村正悄然涌現一批“農業鐘點工”——一些農民圍繞農業生產,自發地組成一個個打工小組,上門給缺人手的農戶出勞務、打短工,既滿足了一些農村種、養大戶的需要,又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黑龍江省部分農村開始悄然涌現出了一批以家庭性經營為主體的種植、養殖大戶。這些大戶在不斷擴大生產經營規模過程中,對農業用工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于是他們在農業生產和銷售旺季便按生產所需,雇用一些有勞動能力,特別是有技術經驗的人前來臨時幫工。為此,由一些農村和城鎮剩余勞動力組成的“農業鐘點工”便應運而生。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慶豐鄉農民李彩民自家沒有承包土地,不久前他把十幾個富余勞動力攏到一起組成一個打工小分隊,早出晚歸為周邊的種植大戶出勞務。“現在打工比種地賺得還實惠,可以算得上一個不用本錢、又沒風險的好職業!崩畈拭耧@然已從這份新職業中嘗到了甜頭。他告訴記者,他們每天平均干8個小時,按每小時5到6元工錢計算,他們每人日收入就有四五十元,如果再辛苦些,早晚多干點,一天最高可賺回六七十元錢。 如今,“農業鐘點工”不僅成為許多像李彩民一樣的黑龍江農民的新職業,還吸引了一些居住在城鎮里的下崗職工和無業人員。每到農忙季節,一些城鎮居民也會到附近農村加入到“農業鐘點工”的行列。 另據《中國審計報》報道,在上海剛剛過去的水稻插秧時節,也著實使一些會插秧的農民多掙了幾張票子。原來,秧苗有秧齡期,是項季節性很強的農活;而且,插秧也是門技術活,會插的農民才敢攬這一活干。因此,一些會插秧的農家婦女,把每天打工的工鈿開到了50元,插秧的“鐘點工”一時緊俏,還供不應求。 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村土地的大面積流轉,不少有經濟頭腦、會經營的農民成了經營大戶,租田近千畝、上百畝的不稀奇。就以金山區廊下鎮為例,這個鎮今年種植水稻近3萬畝,其中近2萬畝水稻由60個經營者規模種植,全鎮有4000多農民都成了經營者們的鐘點工和季節工,這些打工的農民無論農閑和農忙,每天在“領工員”的帶領下,都會準時地到經營戶那里去打工,由于農田工廠化,農業打工者就成了“月月有活干,日日有錢賺”的新型農民。 現在,隨著農業技術含量的提高,技術熟練的農民工,已經發展到以小時計報酬,每小時收入3.5元到4元。日收入在30元到40元之間。如廊下種植的250畝紫蘇生產基地,要求打工者小心翼翼地把紫蘇葉采摘下來,再12張一疊,整理包裝后,必須在48小時內空運到日本。來這里打工的每天至少要300名農民工,每天收入都在30元到40元。當然,一般性的農田拔草等適宜農村婦女干的農活,日收入只在25元左右。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