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國能源企業將在海外掀起收購狂潮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 23:44 東方早報
“在海外收購中,中國企業往往未能建立良好的公共關系以爭取所在國公眾和政界支持。”標普昨天在報告中提醒那些準備“走出去”的中國大企業稱。標普認為,今年將是一個創紀錄的中國并購年,中國公司會在海外和國內開展更大膽的并購。 標普認為,中國目前的情況與日本與韓國上世紀90年代的情況相似,許多中國企業相信海外收購能夠使他們從低成本制造商轉化為高附加值的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 許多中國大公司通過發行股票和自身產生的現金流積累了大量現金儲備,他們急于為這些資金找到出路,“一些企業需要通過投資獲得海外原材料,一些企業希望學到更好的技術,另一些企業則追求獲得進一步的發展”。而人民幣升值、獲得流動性的渠道增多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則對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提供了便利和支持。 標普預計,石油天然氣、采礦、高科技、電信和部分制造業行業將成為中國大企業今后的海外并購重點。 如《200大企業》榜單所表,中國三大石油企業的財務指標近年來均有所強化,標普分析師符蓓表示,憑借著充裕的資金,預計中國能源企業將會采取更加積極的海外收購舉措。 標普稱,由于去年中海油收購美國優尼科公司的失敗,中國石油企業正將注意力投向非洲和拉美,中國在這些地區遇見的政治阻力將小得多。同時,中國也正增加對俄羅斯能源業的投資,但由于兩國在各領域的利益博弈,“短期內中國將難受惠于此前簽訂的一系列能源協議”。 標普擔心,在高油價環境下,并購資產也被估價過高,在油價下跌時,目前看來有利的項目將無利可圖。此外,考驗也來自其他渴求能源國家的競爭,在爭取俄羅斯石油使用權以及澳大利亞天然氣功用上,中國企業已與日本發生過沖突。 標普表示,考慮不夠周詳往往是中國企業海外收購中陷入困境的一個原因。以TCL為例,該公司對收購的債務未能作充分的盡職調查,也未能對不同的監管和文化環境作充分研究,TCL在法國裁員受到當地工會的強烈反對便是一失敗案例。 標普建議,中國企業“走出去”應將重點放在建立戰略聯盟以及合資企業上,而不是徹底的收購接管,這可能有助于中國企業避開久拖不決的海外收購戰。早報記者 張明揚 王杰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