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查詢:

改革風起大草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 16:40 中國財經報

  李繼學 鐘昱 史生榮

  編者按:“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在這遼闊壯美的大草原上,在這充滿詩情畫意的土地上,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工作亮點不斷閃現,廣大干部職工銳意改革,開拓進取,科學理財,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全面可持續發展,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蛋糕”在快速做大,“十五”期間,內蒙古全區財政總收入累計1534億元,比“九五”時期增長1.4倍,年均遞增28%,一般預算收入在全國的排序逐年提高,從2002年的第25位上升到第20位。

  改革在不斷推進,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鄉財縣管、非稅收入收繳、政府采購、礦產資源有償使用……,一項項改革助推管理水平的提升。

  公共財政覆蓋面正逐步擴大,“十五”期間全區財政總支出累計2558億元,是“九五”時期的1.7倍,年均遞增23%,發展的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本報從今天起推出“內蒙古財政工作系列報道”,集中反映內蒙古在推進財政改革,促進農村牧區義務教育事業發展,支持生態建設,以及構建公共財政體系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地處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財力不雄厚,但改革并不保守落后,無論在自治區,還是在所到盟市、旗縣采訪,內蒙古財政工作透出的改革氣息,閃現的工作亮點,深深地感染著記者。

  正如自治區財政廳廳長王玉明所言:貧窮地區的財政工作,更要深化改革,在管理上做足文章,以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政府的職責就是服務

  轉變職能,服務“三農”,是內蒙古鄉鎮機構改革的主旋律。

  從2003年以來,經過兩輪改革,到今年4月底,全區蘇木鄉鎮機構調整基本完成。其中,經過第二輪改革,蘇木鄉鎮行政編制減少了8001名,精簡27.1%;事業編制減少了13734名,精簡42%。

  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在2005年被自治區黨委、政府確定為鄉鎮機構改革的試點旗縣,旗政府所在地薛家灣鎮的副鎮長金文柱向記者介紹,由幾個鄉鎮合并成的薛家灣鎮,鎮領導現在有10多個!霸瓉砉馕覀円粋鄉鎮就有14個領導!現在我們的財政供養人員已經由原來的三、四百人,減到了現在的153人!

  人員和機構的精簡基本完成了,政府職能的轉變就成了鄉鎮機構改革的重點內容。

  “現在,工作職責更明確了,就是服務型!苯鹞闹f,鎮里將轄區內的農村區、礦區、市政區、城郊區四種區域給予不同定位,在農村區建設蔬菜基地,讓農民增收;礦區主要是治理塌陷,搞搬遷;市政區主要搞美化綠化硬化、社區活動、宣傳、衛生等;城郊區則是重點發展肉禽蛋奶!艾F在人不夠,主要是專業技術人員太少了!

  “過去我們的主要職能是管理,現在則是服務。”在烏蘭察布市卓資縣,由兩個半鄉合并到一起的新的大榆樹鄉的黨委書記趙利森,與金文柱感同身受。

  上午10點,拿起他的“世界風”手機給記者看,只見通話記錄密密麻麻,從早上6點半開始已經有100多條了。

  趙利森說,每天的電話都有300個左右,雖然是“集團號”,鄉干部之間打電話免費,外邊的電話接聽一次只要5分到1角錢,但一個月下來也要300塊錢左右。電話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像補貼什么時候領,農機具來了沒有,甚至有兩口子打架,鄰里糾紛……

  合并后,大榆樹鄉的面積大了一倍,有550多平方公里,人口2.3萬多,農民找鄉政府辦事相應地困難了一些。為了方便群眾,鄉里一是加強通訊聯系,將鄉領導和“三辦”“五站”“一所”各主要負責人的電話,都張貼在各村的公告欄內,要求每天早8點到晚9點必須開機;二是,農民有急事,除電話聯系外,每個行政村有代辦點,鄉政府有接待室,可當面辦理。

  在鄉政府大院,正趕上辦理身份證,一位在外打工的楊姓青年告訴記者:“現在有點什么情況,都能聯系到鄉干部,比前兩年方便多了,挺好的!”

  在鄉政府的好幾面墻上,繪有彩色的各類政務公開的內容。在接待處,記者遇見了參加“三支一扶”(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活動、在大榆樹鄉服務的侯艷文。今年剛從內蒙古農業大學農村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的小侯,對現在的工作比較滿意。作為鄉政府的窗口,他們不但要細致耐心地為群眾講解國家的計劃生育獎勵扶助、農村低保等政策,還要將帶著不同事由而來的群眾領到相關部門。

  “群眾不管有什么事,只要先來找我們就行了,F在辦起事來確實方便了許多。”侯艷文說。在這個便民窗口,一共5個人輪流值班,“周六、周日也要有人!毙『钕蛭覀儽硎荆瑑赡攴⻊掌跐M后,希望能留在鄉里工作。

  從發放糧食直補、退耕還林、“兩免一補”等各項補助款,到組織農民集體購買建造溫室大棚的材料,從外地高薪聘請科技人員為農民免費培訓、指導,到大棚蔬菜銷售時還要派出鄉里的保溫車免費服務……這些都成為現在大榆樹鄉政府的日常工作。

  在趙利森看來,鄉里現在的主要工作無非是五大塊:落實政策、調整結構、科技培訓、防災減災和招商引資。

  原來的“七站”、“八所”合并成現在的“三辦”、“五站”、“一所”,即黨政綜合辦、經濟發展辦、社會事業辦,農業綜合服務站、計劃生育服務站、林業站、社會事務站、畜牧獸醫站,以及國土資源管理所,鄉鎮工作人員由70多精簡到48。原來緊張的經費狀況有所緩解,但趙利森仍坦言“手頭有點緊”:“如果那40萬來的話,基本上就夠了!

  他說的“40萬”,是指自治區今年確定的蘇木鄉鎮公用經費最低保障標準中的一項。自治區財政廳、黨委組織部、編辦聯合制定了這一標準,具體為:旗縣(市、區)政府所在地鎮和中心蘇木鄉鎮為40萬元,一般蘇木鄉鎮為30萬元,較小蘇木鄉鎮為25萬元。現在,大部分旗縣都制定了蘇木鄉鎮公用經費定額支出標準和審批程序。

  機構精簡后,蘇木鄉鎮的服務半徑普遍增大,就拿與蒙古國相鄰的額濟納旗來說,面積有11.5萬平方公里,比江蘇省的面積還要大將近1平方公里,人口僅2萬多,只轄5個蘇木鄉鎮,其中最大的東風鎮面積有2.4萬平方公里,比北京(1.68萬平方公里)還要大近一半,卻只有118人。這就導致行政成本的增加,因此進一步增加投入,以免服務質量受到影響,就成了必然。

  據介紹,今年內蒙古將拿出10多億元的轉移支付,確;鶎诱䴔噙\轉。在此前的“十五”期間,實施稅費改革專項轉移支付,中央、自治區和盟市財政累計投入資金85.2億元,不僅彌補了收入缺口,而且較大幅度地增加了基層財力,保證了鄉村兩級組織的正常運轉

  第三步改革”全面啟動

  目前,我國農村繼家庭承包經營、農村稅費改革之后,又進入“第三步”改革的新階段:以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縣鄉財政管理體制等三項改革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綜合改革。

  今年4月份,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對推進全區農村牧區綜合改革進行了統一部署,具體有5項專項改革和3項改革調研,目前改革的重點工作已全面啟動,形成良好的工作局面。

  5項專項改革中,鄉鎮機構改革基本完成蘇木鄉鎮撤并和人員重新定崗工作,目前自治區已全部批復12個盟市、100個旗縣(市、區)的改革試點方案;縣鄉財政財務管理體制全面落實,有83個旗縣(區)全面推行了“鄉財縣管”,7個旗縣(區)選擇部分鄉鎮進行改革試點。村級財務全面實施了“村財民理鄉代管”;以縣為主的農村牧區義務教育管理體制進一步強化,有95個旗縣(區)完成了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核定工作,各盟市普遍實施了教師資格制度和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全面推行了各級財政按比例分擔的經費保障和增長機制;國有農牧場稅費改革引向深入,從今年起,對農牧工承擔的類似農村“鄉鎮五項統籌”的收費予以免除;農村牧區

衛生改革收到明顯成效,全區規劃調整了衛生院布局,基本實現了衛生院的縣辦縣管的管理體制,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試點逐步擴大。

  在2005年開始實行“鎮財旗管”的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財政局副局長史文英說,這一改革進一步理順了縣鄉(旗鎮)之間的財政分配關系,實現了“四個管住”,即管住了各個鄉鎮亂收費、亂花錢、亂進人、亂舉債,提高了縣鄉(旗鎮)的財政管理水平。

  據自治區財政廳預算處副處長關洪濤介紹,在今年全區正式推開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之前,

呼和浩特的全部鄉鎮,烏蘭察布市、巴彥淖爾市、興安盟等地的部分旗縣已先后開展了“鄉財縣管”和“村財民理鄉代管”改革試點。這些地區的改革證明,“鄉財縣管”后,規范了蘇木鄉鎮的財政收支行為,防范和化解了蘇木鄉鎮債務風險,促進了縣鄉經濟和社會事業協調健康發展。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