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廣東產業升級:決心與困惑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 01:59 第一財經日報
本報記者 陳婧 發自廣州 7月23日,佛山市副市長黃郭維與臺灣奇美資深副總經理李榮俊的手握在了一起。這次握手向外界宣布奇美液晶顯示器最終落戶佛山南海。南海區區長李貽偉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說:“從洽談到簽約僅用了1個月。” 效率的背后是政府的推手。南海奇美項目被看做廣東引入液晶產業的開篇之作。按照廣東省“十一五”規劃,政府將投資200億元在珠三角建立多條液晶顯示器面板生產線。在廣東省政府看來,引入液晶產業的最大好處是將促進廣東省微(光)電子和關鍵材料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對此,廣東省省長黃華華表示:省政府將連續3年每年拿出3億元支持液晶平板顯示器項目。 “中國要從原始設備制造商(OEM)向設計商(ODM)的轉變必須依靠自主創新。”廣東省社科院科研處處長丁力對《第一財經日報》說。 產業布局大洗牌 創新戰略確立之后,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將如何布局?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曾強調:“近期中國出口退稅比率的調整反映了我國產業政策的調整方向。” 廣東對省內最重要的九大產業發展進行了規劃。電子信息、汽車、機械和醫藥將集中分布在珠三角地區,包括建設電子信息工業七大制造基地;形成轎車生產基地和環珠三角汽車零部件產業帶;重點發展現代中藥、生物制藥、海洋藥物,新型化學藥品制劑和高新技術醫療器械;并發展以廣州、深圳、佛山為三大核心裝備制造業。 在沿海或江河下游建立石化和制漿造紙,其中石化產業將建立5個煉油項目、5個乙烯項目和5個石化基地,并爭取在惠州、茂名、湛江和珠海等地建設國家儲備油庫。 家電、紡織、食品、建材等增長較慢、增值較低、資源消耗較大的傳統產業,向專業鎮、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轉移。高速公路網已經建立,以減低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與珠三角的物流成本。 根據2005年2月公布的《廣東省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廣東省鼓勵服裝、鞋、食品、飲料、塑料、皮革、玩具、部分家電產品和有污染的企業內遷。 據了解,珠三角部分城市已停止審批屬于內遷范疇的新建項目。“中國吸收外資門檻在提高。東莞市虎門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秘書長譚家驊說,現在吸收外資要達到500萬美元以上才配置土地。” 大幅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成為政府篩選產業重要手段。“這是一種信號”丁力說。他認為政府不僅希望企業更關注社會責任,更重要的是迫使落后產業加速外遷,為產業升級留出空間。 但上海社科院部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楊建文也表示擔憂,如果處理好,產業結構會躍上新臺階;但如果傳統產業維持不下去,而替代產業沒有及時形成該怎么辦?“這個關節點能否把握好,是對執政能力的考驗。” 地方政府持謹慎態度 2006年上半年東莞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27.2%,部分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如玩具工業產值比上年下降了12.3%。但是對于引導傳統產業退出,珠三角地方政府顯得非常謹慎。“我們希望保持穩定”,東莞市經貿局副局長葉葆華說。一種保守的做法非常普遍:在穩住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對新進入的企業提高要求。一些官員擔心:過于嚴厲的政策會導致企業過早退出,地方喪失經濟支柱;力度過小,產業升級的速度又很慢。 東莞長安鎮政府上述官員證實:為了保證經濟的平穩,近年來長安鎮遷出去的企業并不多——企業數量始終保持在1630家左右。對于部分污染較大的企業,鎮里更傾向于把這些企業遷入一塊正在籌建的環保工業園,由政府統一處理排污。“遷不遷由投資者決定。”他說我們的態度是“不鼓勵、不反對”。另一方面,長安鎮的社區居民也對企業外遷表示反對,因為他們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出租廠房、土地和住宅的租金。 有學者對地方政府過分謹慎的態度表示了擔憂。由于深圳和東莞現有土地儲備只可開發10年左右,且缺乏區位較好、規模較大的連片為開發土地,因此過分謹慎的產業轉移政策會縮小新企業的發展空間。東莞市外經貿局副局長楊東如透露,上半年,由于土地緊張,東莞有總額28億美元的100多個外商投資項目無法“落地”,受此影響,該市合同利用外資下降了9%。 在丁力看來,造成地方政府態度謹慎的根本原因是本輪產業升級的困難空前。他說:“目前中國需要提升研發能力和自有品牌,必須以自身積累為主實現這一過程,很難通過產業轉移的辦法獲取。” 對于這一觀點,東莞松山湖高科技產業園的一位官員并不認同。她說:“東莞的制造業基礎將有利于吸納服務機構和研發機構進駐,這將成為東莞自主創新的最初基礎。”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