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張江進行式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7日 12:31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楊吟 上海報道 9月4日晚,《城市進行式·現場張江》(以下簡稱“張江計劃”)大型藝術活動的開幕式上,一柱光照亮了黑暗的觀光電梯。戴著墨鏡的5男2女突然出現在電梯中。伴隨著音樂的響起,5位男子如機器人一般從電梯中走出,而2名女子卻在聚光下的電梯中跳起了夢幻般的舞蹈——這就是由汪建偉導演的多媒體劇《鏈接》的序幕。 汪建偉表示這次開幕表演是他第一次在公共空間里進行創作:“以前我有過兩次將多媒體劇場放入嚴格意義上的劇場里的經驗,可是一旦多媒體劇場進入了公共空間,所有的問題就變得復雜多了,這種復雜性除了來自觀眾,也來自空間:辦公樓、車站、公園,作為公共空間,是否有可能成為多媒體劇場?這是我自己也想弄清楚的。”表演現場原本是張江科技園區的一座辦公大樓,經過建筑師王暉的設計,加入了藝術家陳底里的電子音樂為背景和王琦設計的燈光效果。藝術家們在已有的空間里面結合各種技術手段,將張江進行式這種概念,呈現在觀眾面前。 “現場張江”和“城市進行式” 由外灘三號的滬申畫廊與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領導小組辦公室共同開展的“張江計劃”邀請了中國內地、香港、臺灣、澳門等26位當代最重要的城市文化和藝術創作者,分別構思完成26組與張江園區關聯的現場作品,除了滬申畫廊正在展出的已經完成的6件作品,其余的20件藝術品都將在張江高科技園區內與人們見面。 從今年4月開始,這些藝術家和專家們就不止一次來到張江進行實地考察,經過反復研討和論證,最終決定了各自的藝術創作方案,這些作品有的因地制宜,有的無中生有,也有一些是暫時無法達成的異想天開,按照計劃,所有的作品都將于今年10月中旬完成,屆時當代藝術創造的成果將成為城市肌體活力的有機組成部分。 為什么是張江? 近幾年,在中國各個城市中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工業園區,這些園區的設立、存在和發展同時又作用于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規模和結構。不僅是在中國,這在世界范圍內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新鮮話題。本次“張江計劃”的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美術館學術部主任李旭向記者介紹說:“上海浦東由四個功能區構成,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外高橋保稅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張江則以信息產業、醫藥等高科技公司為主。”也許都是吃準創意這碗飯的,張江園區領導小組對當代藝術的態度十分開放,這次“張江計劃”便是由張江政府首先提出、并邀請滬申畫廊提供學術支持的。他們認為張江需要的不僅是利于創新的功能環境,更是能激活創新思想的藝術環境、人文環境。這個地方需要從單一的產業功能園區,逐漸扭轉成全功能的生活區域。 李旭表示,為了張江計劃能夠順利實施,他們成立了一個專家委員會,推選出了一個策展人小組,擔任首席策展人的就是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翁菱擔任整個計劃的創意總監,他們還邀請了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擔任項目的首席觀察員。 一切還在進行中…… 已經完成了的6組作品在滬申畫廊,作為“完成時現場”和張江的“進行式現場”同時向公眾開放。這6組作品都非常獨特,其中,鄭國谷的《生產線》,把整個眼科手術器械的生產線都復制到滬申畫廊的展廳當中,在展覽期間,幾個工人每天在這里按時上下班;徐震的作品是一個直徑為1.5米的鋁制硬幣,在電機的驅動下瘋狂地旋轉著,硬幣上的圖案則是完整的世界地圖;洪強制作了一個多媒體互動裝置,放置一個投影儀,人在前面走動,上面懸浮的字符就根據人的速度而改變速度;建筑師馬清運在地上設計了一張圖,此圖是依張江科技園的原圖按比例縮小的,并根據這幾位藝術家作品相互之間的關系,把他們安設在合適的位置,互相產生關系,形成一個整體。 而在張江現場,來自兩岸四地的另外20位藝術家,正在實施各自的藝術項目。汪建偉準備在一個露天的平靜水面上做一個漂浮物,這個漂浮物是從另外一個波濤洶涌的水面上復制而來的,把一片水引入另外一片水上,在夜間水面上還會加上第三層影像,有游泳的人的形象等等;余加的《朱麗葉的陽臺》,在張江的一個建筑外墻上,加了一個沒有人可以真正上去的陽臺,陽臺下面的地上,她做了一個觀景的平臺與陽臺呼應,每天上下班的慌張的人們,可以在觀景臺上休息一會兒,向陽臺上望去,幻想一下自己的朱麗葉出現在陽臺的一角。在機械的高科技園區里,為人們帶來了一絲浪漫的暖意。 在9月初至10月中旬,如果有機會來到張江,人們可以找到這些正在進行中的作品施工現場,李旭表示,至少有一半的人可以在張江留下永久性的東西,這些作品將作為城市的一部分,和張江高科技園區一起,共同生存和發展下去。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