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燃料乙醇杯水車薪 多元化節能路在何方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7日 10:41 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寇建東 北京報道 酒后駕車,交警不罰——因為喝酒的是汽車。 這道新腦筋急轉彎題,在時下的黑龍江、安徽、河南、河北等省很“IN”。 繼全國九省區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后,國家發改委正策劃在全國更大范圍內推廣燃料乙醇。但是對于燃料乙醇的發展前景,市場中人卻并不看好。 品質存疑 由于在已經全省境內封閉使用乙醇汽油,河北涿州的出租車司機王師傅的車在今年年初“喝”上了乙醇。“以前加50元的油能跑110公里,現在只能跑100公里。”這是王師傅最直接的感受:“好在價格還便宜(北京市93號汽油每升5.09元,河北省93號乙醇汽油每升4.92元)。” 但在河北省最近的一次專項質量監測中,乙醇汽油76個批次的樣品中合格的只有3個,合格率僅為4%。這不禁讓王師傅更加擔心,“現在咱們(涿州)這兒有的車主寧愿多花點兒錢,也要到琉璃河、竇店等北京的加油站加油。” 國家發展乙醇汽油的想法始自上世紀末期,當初是為了消化陳化糧。2002年3月國家正式啟動了在黑龍江和河南部分城市的乙醇汽油試點工作,進而于去年3月在吉林、遼寧、河南、安徽5個省全省,以及河北、山東、江蘇、湖北4省部分地區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但在乙醇汽油試點過程中,有關其品質問題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歇過。 “不可能(那么低),肯定是某些環節搞錯了。”對于河北省如此之低的乙醇汽油合格率,中石化科學研究院張永光主任覺得不可思議。但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乙醇生產企業人士說,“不排除有些小廠看到有錢賺讓劣質乙醇汽油流進市場的可能。”據了解,乙醇汽油供給過程通常是由專用車輛從產地運送到不同地區的乙醇汽油調配中心,在中心進行檢測后,與汽油混合并運至各終端加油站。乙醇汽油非常怕水,而某些運送環節也的確有做手腳的可能。 乙醇升溫 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工業司向國務院提交了一份名為“關于車用乙醇汽油試點工作評估及下一步生物燃料乙醇產業發展有關問題”的報告。報告提出,應將北京、上海、天津等中心城市納入下一步乙醇汽油推廣的范圍,提高可再生生物燃料的應用比重。 7月,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下發了“十一五”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意見,其中醇醚燃料代油以及生物質柴油則成為發展的重中之重。對此,國家發改委還利用國債資金加大對節能項目的支持,僅今年上半年補助額就高達5.4億元。眼下,財政部和發改委正在制定專項資金的具體運作細則,生物質能源已被列為專項資金的一號扶持對象。 對于政府頻吹燃料乙醇風,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韓文科認為:“發改委在總結試點經驗,(在全國)擴大應用范圍的可能性是有的。” 前景未卜 2005年,國內僅有的四家燃料乙醇生產廠家的年產量為102萬噸,按國家標準10%的添加比例,車用燃料乙醇汽油銷量達到1000萬噸左右,占全國汽油消費量的20%左右。中石油規劃計劃部副總經理白玉光提出,“十一五”生物燃料乙醇的生產規模,每年在600萬噸左右。而相關規劃顯示,到2020年,國內年生產生物燃油將達到1900萬噸,其中生物乙醇1000萬噸,生物柴油900萬噸。 中國自1996年成為原油凈進口國以來,原油進口量總體上呈迅速攀升的趨勢,2005年進口原油12682萬噸。其中,目前我國機動車消耗了全國汽油總產量的85%。但有業內人士預測,從解決能源短缺現狀入手,燃料乙醇的所占比例很難超過20%。 “關鍵是現在全面推廣燃料乙醇的難點并沒有解決:首先是糧食從哪兒來?”一位曾在某燃料乙醇生產廠工作的高級管理人士表示。據該人士介紹,目前國內的玉米都是非轉基因的,非常適合人畜食用,但作為燃料乙醇的生產原料則顯然“大材小用”,“吉林還好說,全國其他地方呢?”實際上,即便是在國內已經找到用木薯、紅薯、高粱等替代玉米生產燃料乙醇的新途徑,有業內人士同樣不看好未來大規模發展乙醇燃料的前景。 “600萬噸在‘十一五’期間肯定做不到。”據張永光介紹,木薯在廣西、廣東,甜高粱在新疆、山東,紅薯在云貴川的確有一定的種植規模,但以紅薯為例,在四川等地的山區仍在作為糧食食用,如果要更大規模種植,還需要二三年的時間。另外,從技術條件看,利用木薯等糧食替代品生產乙醇,受理化特性的影響,儲存和運輸都會存在一定問題。特別是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由于原料短缺,加上受運輸半徑的制約,更沒有推廣的必要。 路線之惑 早在1925年,汽車工業史上的教父級人物亨利·福特就對《紐約時報》表示,汽車燃料的未來必定是乙醇。他的理由很簡單,從植物而來的乙醇制造方便,而且還能促進種植農業的發展,污染也少。但80年過去了,燃料乙醇雖然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一定的應用,但卻是建立在各國政府為其付出高額財政補貼和不斷與糧食問題平衡的基礎上。 2004年6月,《財政部關于燃料乙醇虧損補貼政策的通知》正式下達,分年度明確了補貼標準,從2004年到2008年每噸補貼分別為2736元、2395元、2054元、1373元和1373元。按照去年全國102萬噸燃料乙醇的生產規模計算,政府直接投向燃料乙醇生產企業的資金就高達20多億元,其中尚不包括減免稅收等政策優惠。倘若在“十一五”每年發展600萬噸生物燃料乙醇,那么每年的財政補貼將超過百億。 按照普遍預測,到201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將達到5500萬輛。為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其替代能源需求總量將上億噸級。如此看來,百萬噸級、千萬噸級的燃料乙醇對于解決汽車替代能源問題只是杯水車薪。 柴油車、電動車、混合動力、燃料乙醇……如果解決汽車節能問題將是多元化和地區化的,那么也必將對企業提出挑戰。“汽車燃料多元化、地區化,將會增加企業研發成本,最終的結果可能是讓企業生產出小批量的高成本汽車。”著名汽車業專家何光遠如是說。中國多元化節能路線圖的背后留下了太多的企業困惑。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