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財政部副部長李勇:融入世界共同發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 11:19 新浪財經
圖文:財政部副部長李勇

圖為:財政部副部長李勇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2006第三屆國際金融論壇年會于2006年9月12日-15日在北京第一城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年會主題:“2006:中國金融開放新格局”。新浪財經作為獨家門戶網絡協辦單位對年會進行全程直播,以下為財政部副部長李勇演講實錄。

  2006年是中國全面實施

十一五規劃第一年,也是中國加入WTO過渡期的最后一個年,中國已走進全面開放的前夜,中國的改革開放也將步入一個更高更新的階段,借此機會,我愿意向在座的各位,簡要介紹中國改革開放的基本情況。并就
中國經濟
與世界經濟的關系,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一、中國28年來的改革開放成就世界矚目,改革開放不僅使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增強,而且也使中國經濟日益融入世界經濟,自1978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政策以來,中國一直堅持走自己的道路,摸著石頭過河,堅定不移的改革開放,以經濟體制改革為核心,以市場改革為導向。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目標的漸進式改革,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而且國民福利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實質性的提高。中國的改革開放一直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改革開放所創造的奇跡也得到越來越多的國際認可。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進一步提高,中國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2006中國上半年經濟增長10.9%,中國的國家外匯儲備快速增長,截至2006年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達到9411億美元,中國主權信用評級穩步提高。

  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全國財政收入不斷增加,國家財力的穩步提高,政府支持各項改革,尤其是支持金融改革的實力在不斷的增強。

  二、穩步推進金融體系改革和金融業對外開放的過程中,我國金融體系風險防范和化解方式逐步建立和完善。盡管中國的改革起步比較晚,力度不小,中國擁有健康和富有競爭力的金融體系,中國政府自1994年以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穩步有序的推進了金融改革與對外開放,成績顯著。國有商業銀行資本相對充足,抗風險能力強,逐漸成長為公司治理結構初步完善的現代金融企業。1994年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銀行,專門從事政策性業務。1997年發行了2700億元國債,補充商業銀行的資本。財務重組與改制引入境外的戰略投資者以及建行和中行在海內外上市,工行和中行成功改制為真正的商業銀行,股權結構多元化,經營狀況不斷改善。

    有序推進金融業開放,學會生存與發展,以改革促進開放,以開放促進發展,金融業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不過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最大意義,是我國金融機構在開放的過程當中學會了生存的技巧。嘗到生存的艱難與喜悅,目前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進展順利,成效顯著。

  由以下幾個方面,可以說是一系列的顯著成果。一是除壽險公司之外,外資保險公司不得從事法制保險業務,財產險和健康險全面開放,二是銀行業對外開放正在逐步深入,允許外資銀行在規定比例范圍內,入股注資商業銀行,人民幣業務的限制也將于2006年底全部取消,目前,有26家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入股了18家銀行,批準設立了23家合資基金管理公司8家合資證券公司,42家境外機構獲得QFII資格。允許國際金融發行體,發行人民幣證券。四是,完善金融監管體系,改進監管方式,提高監管質量,2003年,我們分離了中國人民銀行的銀行類金融機構的監管職能,形成了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相互配合的中國金融監管的三家體系,二是監管理念和監管日益完善,監管標準逐步向國際標準,國際準則靠攏,例如在銀行業方面,推行了貸款分類制度,強化對銀行的資本充足,風險分類,準備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等方面的監管。

  在保險業監管方面建立了以償付能力監管,市場行為監管,和公司治理機構三大支柱的現代保險監管體系框架,在證券業管理方面,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和證券公司為核心的監管體系。三是我國正在嘗試中央銀行,財政部門和金融監管等有關部門之間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以適應金融業綜合經營發展趨勢的需要。

  五、初步建立起以投資者保護制度為核心的,化解金融風險的長效機制,我國逐步建立起了各類投資者保護基金,以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維護金融穩定,一是2004年底保險保障基金,保險保障基金由保險公司交納,在保險公司被撤銷或宣告破產等情況下,保單持有者和保單數量公司等提供救濟,二,是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權益,2005年9月成立證券投資者保護管理公司,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取之于市場,用之于市場,證券公司撤銷關閉和破產,或被強制監管時,有關政策對證券業補充存款保險制度。三,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當中的作用日益顯現,20多年的改革發展與開放,中國順利的實現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而且在經濟全球化與一體化的過程當中,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也越來越突出,主要有以下幾個標準,中國的經濟總量在世界前列,1979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只有4千億元人民幣,2005年中國的GDP達到13.8萬億人民幣,位居世界第四位,二是中國的對外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不斷提升,隨著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深入,我國的對外開放貿易總量不斷增加,2005年總量達到1.42萬億美元,繼續位居世界第三位。三是我們成為外商直接投資最大的目的國之一,隨著不斷改革,市場環境和法制環境的改善,外匯管制逐步放松,外商主流資金流入穩步增長,2005年末我國外商直接累計投資總額6224億美元,成為最大的外資利用國之一。

  第二個大部分,是中國以開放的姿態和負責任的態度,積極參與國際財經交往和合作。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參與國際宏觀經濟對話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相互促進,相互影響中,日益成為世界關注焦點,在世界經濟舞臺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中國重要的執政部門,中國財政部越來越多的直接或間接的參與國際財經交往和相關規則的制訂,一是積極開展主要經濟大國的財經對話,目前,中國與美國、英國、歐盟、日本、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印尼八個國家,建立了雙邊財經對話合作機制。這些對話與合作機制,不僅增進了相互間的重大經濟政策上的理解。而且還成為雙邊關系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二本著以人為善,與臨為伴的原則,我國積極推進和引導區域合作,中國與東盟的財政合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與此同時我國還積極參與大湄公河的區域經濟合作,促進中國和周邊國家經濟交往,積極參與東盟和中日韓十家財長會和中日韓財長會對話機制,多邊化建立區域投資實體發展亞洲債券市場,積極推動這些差異的落實,三重視多邊交流與對話,積極參與國際金融的制訂。

  第三個大部分,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在相互依存和相互影響當中共同發展,中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世界經濟這一大舞臺,同時,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中國廣大的市場,也為世界經濟提供了新的機會。

  四,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穩定深入,中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不斷提高,中國的市場深度與廣度不斷拓展,為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當前還存在著一些影響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穩定因素,一是美國的長期巨額經常帳戶赤字,進一步加劇國際全球性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情況。二是國際

石油價格居高不下,加大了全球通貨膨脹預期。第三,世界貿易談判緩慢,特別是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近幾年來,各種形式貿易保護主義,而且國際貿易爭端不斷增加,貿易問題政治化傾向日益明顯,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世界貿易和世界經濟的有序發展。上述這些主要的不穩定因素存在,或多或少都會對世界和全世界和中國的經濟穩定與發展產生負面的影響。

    當然,中國經濟發展中,自身還存在著一系列的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中國的經濟增長方式,仍然屬于粗放型,經濟增長質量不高。二是經濟發展對外不平衡,不均衡,三是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特別是城鄉居民消費億元不足,儲蓄比高,城鄉差距仍然擴大。這些問題如果不得到妥善的解決,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將會受到影響。

    中國政府正在落實科學的發展觀,采取有利的措施,逐步解決上述問題。女士們先生們,中國經濟的發展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以及金融自由化趨勢不可逆轉,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必須面對世界和融入世界,相互促進才能共同發展,如果說對內改革成就了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現實,那么對外開放,則把中國置身于世界經濟的考研與錘煉中,不斷發展壯大,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中國愿意在和平,發展與合作的理念下,與世界各國一起積極努力,共同促進世界經濟的穩定與發展,謝謝大家。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