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新華僑時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 01:34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黃樂楨 張娟娟 談佳隆/福建、北京、廣東報道

  新華僑,一個特殊的群體。在官方統計中,沒有一個準確的數據能夠顯示出它的數量。然而,這個群體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而一直存在著,并由此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下稱“國僑辦”)向《中國經濟周刊》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中60%以上來自華僑華人、港澳同胞,投資總額達3300億美元。尤其是近年來,攜帶高新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知識,多形式回國創業或為國服務的新華僑華人越來越多。他們已成為推動中國科技、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事實上,老華僑的力量已經證明了。”8月11日,著名愛國僑領、融僑集團董事局主席林文鏡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獨家專訪時指出,“但如何發揮新一代華僑作用,需要中國各級政府的重視與努力。”

  因為在林文鏡看來,改革開放后走出國門的新華僑,人數已有千萬以上,僅福建省福清市就有近30萬人,福建省有100多萬。據估計,全國新華僑每年至少能寄回家鄉1000億美元,在海外有閑資至少在一萬億美元之上。

  然而,這個萬億美元的數據沒有得到官方的認可。“新華僑處在發展期,在人數、資金規模上是達不到這個程度的。”8月28日,國僑辦經濟科技司有關負責人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那么,新華僑到底有多少?他們是如何投資中國的呢?新華僑在國內最大的發展瓶頸是什么呢?

  江陰模式

  地處福清市的江陰碼頭,海風輕徐。

  8月15日,融僑集團總裁助理林權指著正在動建的3#泊位對《中國經濟周刊》說,“如果不出意外,將于明年初建成。”

  同日,《中國經濟周刊》從福州市江陰工業集中區管理委員會(下稱“江陰集中區”)獲悉,從2001年開始,隨著江陰港區的進一步開發與建設,到2005年底,江陰集中區已簽約項目75個,入區企業58家,吸引僑資1045814萬元,占總投資的一半左右,完成工業產值138940.8萬元。而到2010年,區內將建成13個碼頭泊位。

  然而,從開發江陰半島到建設江陰港區,再到福州新港國際集裝箱碼頭,同一片土地,不同名稱,見證了江陰集中區是如何通過新華僑資金促進發展的。

  8年驗明正身

  事實上,江陰半島從發現到開發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作為發現與開發江陰半島第一人的林文鏡向《中國經濟周刊》回憶了相關歷程。

  1987年,林文鏡的林氏集團與福清市政府合力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僑資開發區—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由他引進的一家臺資企業,產品以出口為主,但因福清沒有港口,所有出口貨物都要經陸路運往廣州再出口,運輸成本極高。為使這家企業安心生產,不撤出開發區,林文鏡個人為企業補貼了運輸費用達數百萬美元。

  這件事給了林文鏡很大的刺激,他強烈意識到,福清市要有發展后勁,就必須建港口。

  1992年,林文鏡沿著福清市500多公里的海岸線徒步實地勘察。功夫不負有心人,面對江陰半島,林文鏡喜悅萬分。

  林文鏡對《中國經濟周刊》說,“江陰半島讓他興奮的原因有三。”

  第一,福清沒有外港,必然會制約經濟的騰飛,江陰若建成最具規模的外海深水港區,福清就有了持續發展的后勁。

  第二,據專家預測評估,江陰半島優越的自然條件,可建造1至30萬噸級的大型深水泊位100個以上,可以建25萬至30萬噸級的航道,滿足20萬噸級以上大型船舶的靠泊和掉頭需要,完全可開辟成一個國際型大港和國際性運轉中心。

  第三,江陰半島與臺灣一水相隔,距臺中100海里、基隆150海里、高雄180海里。而臺灣只有高雄一個10萬噸級泊位,已不能滿足臺灣企業的航運需要。由于臺灣已沒有再建深水泊位的資源條件,所以臺灣企業未來必然要借重江陰港拓展。

  “在那時,江陰半島是一片荒灘,而要讓更多的人認識并接受,林文鏡先生用了近8年時間,每到一地,每一次會見領導和海內外工商人士,都必帶上這本畫冊,苦口婆心,不厭其煩地向人們介紹推薦江陰半島的開發建設。” 林權向《中國經濟周刊》介紹說。

  1999年開春,福州市正式批復同意在江陰半島建港。從此,林文鏡又開始為如何讓更多華僑資金進入江陰半島而奔波了。

  用新華僑余資建設

  “我是第一批來江陰半島開發的人。”8月15日,江陰集中區綜合處林秉梁處長對《中國經濟周刊》說,“從無到有,現在區里集中近一半的僑資企業,在這投資的多半也是新華僑。”

  華富(福建)江陰碼頭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華富江陰碼頭”)總經理廖枝金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林文鏡先生寄希望通過江陰半島的開發來吸引更多華僑來投資,尤其是新華僑。比如像我們公司,6#、7#碼頭就是我們投的,兩個碼頭初步投入的資金在8億多美金。”

  據廖枝金介紹,華富江陰碼頭的真正投資商—何回安先生,就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去俄羅斯做工,并涉足房地產起家的,是一個典型的新華僑。

  廖枝金笑著對《中國經濟周刊》說,“我本身也在1979年去印尼做工的新華僑,看到江陰半島的開發現在也回來了。”

  “事實上,為了帶動海內外客商投資開發江陰半島,林文鏡先生成為半島開發的第一個投資人。”林權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1999年,碼頭剛籌建時,林文鏡先獨自承擔了開發江陰港第一個5萬噸級碼頭外資方的全部股份,給那些持觀望態度的外商以堅定信心。大家覺得,像林文鏡這樣成功的企業家如此看好江陰,說明這個投資項目有把握成功。于是原來備受冷淡的股份,一下成了人人爭搶的“香饃饃”。

  今年4月,隨著林文鏡先生一封寄往中南海的信,江陰半島的開發再次引起了中央的重視,重點是“吸引新華僑余資加快江陰半島開發和把江陰半島打造成海峽西岸共用的海港和對臺經濟特區”。

  “5月份,福建省發改委對江陰半島的開發進行專題調研,6月份,福州市也召開了專題研討,目前我們正在起草加快江陰半島開發的意見與建議。” 林秉梁處長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種種跡象顯示,江陰半島的開發即福州新港的建設已是福建省“十一五”期間 “海西”建設的大梁。

  “在開發江陰半島上,如能吸引更多的新華僑余資進來的話,將是對我國經濟發展以及僑務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新思路。”8月15日,福建社會科學院華僑華人研究所所長李鴻階對《中國經濟周刊》分析說。“因為福建籍的新華僑大多數是在海外務工,在資金規模與技術力量等方面上都是很有限的,必須匯聚才有力量。”

  事實上,林文鏡先生一直在試驗這個模式。林文鏡說,“2002年開始,我著手做這方面的嘗試。”

  林文鏡先后出資100多萬元,邀請全球40多個國家的福清籍新華僑代表回福清考察江陰半島投資環境。同時,林文鏡還請專家完成了項目的前期評估和規劃,然后把這些投資機會和項目無償地推薦給新僑,鼓勵新華僑聯合家族或同鄉的力量,投資江陰重化工業和碼頭建設。

  目前,新華僑在江陰半島的投資項目已達十余個,資金超過20億元。在江陰獲得成功后,林文鏡帶著新華僑走出福建,先到重慶,約有1000多位新華僑投資重慶,后來又往西安、武漢、長沙、南京、連云港、天津,新華僑投資的領域遍及地產、工業、農業、基礎設施、旅游、第三產業等領域。

  現在,林文鏡每天仍能接到來自世界各地福清籍新華僑的電話、傳真,甚至登門拜訪,他們紛紛要求林文鏡給介紹推薦江陰投資的好項目。

  創業先鋒

  與在海外務工的新華僑不一樣,在眾多的新華僑中,留學人員又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在官方統計中,留學人員是新華僑的核心組成部分,因為留學人員大都已成為某個領域或行業的佼佼者。

  回國創業已成潮流

  8月28日,國僑辦經濟科技司有關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從改革開放到現在,中國在海外的留學人員有近90萬人。”而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中國是世界上在國外讀大學的人數最多的國家,中國的大學留學生占全球總數的14%。

  “這些留學人員許多已取得居住國長期居留權,成為名副其實的新華僑。” 國僑辦經濟科技司有關負責人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后,海外留學人員以多種形式回國服務的活動日趨活躍,回國創業逐漸形成潮流。”

  據統計,留學人員回國人數以年均13%的速度增長,近兩年,北京、上海、廣東、遼寧等地留學人員回國年增長速度均超過了30%。目前,留學人員在國內創辦的企業達10000多家,僅北京一地留學人員創辦地企業就達3300多家,而北京地區的回國留學人員已達8萬多人。

  那么,留學人員大量回國創業的動因是什么呢?

  8月24日,中國僑聯經濟科技部部長陳樺向《中國經濟周刊》分析說,“中國國力日益強盛和國際地位日益上升,國外許多已有所成就的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的意愿非常強烈,中國面臨一個通過大量吸收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從而提升產業結構和民族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歷史機遇。”

  “這個機遇稍縱即逝,對于大多數有創業理想的年輕人而言,是不能放棄的。” 陳樺說。

  “其實榜樣的力量也是無窮的。” 國僑辦經濟科技司有關負責人說,“吳鷹的UT 斯達康、張朝陽的搜狐、汪延的新浪、丁建的亞信、李彥宏的百度等,都是留學人員企業的代表,包括前不久的新首富—無錫尚德董事長施正榮,這些都是有標志意義的,激勵了一大批留學人員回國創業。”

  此外,各地設立了100多個創業園,扶持新華僑華人投資創業、進行技術合作與創新,也為留學人員大量回國創業營造了創業環境。

  由此,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帶回新觀念管理和理念,帶動了國內對創業的熱情,成為創業的先鋒;帶來風險投資的理念,帶來了新經濟的模式,帶來了對企業管理和團隊管理的重視,帶來了新觀念的傳播,是中國在加WTO之后于世界經濟接軌先鋒隊。

  再者,留學人員帶回了新的資本和新的外資,如有的留學人員回國創辦的企業在海外上市,已為國內從國際資本市場上融資數十億美元,有的帶回風險投資;帶回了新經濟、新技術,如在互聯網,通訊,傳媒領域等。

  此外,留學人員回國后還有很大一部分進了科研院所、大學、政府機關等成為學科帶頭人、官員等。

  事實上,廣大回國的留學人員已成為中國經濟和商務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他們創辦了大量的成功企業,他們在各行各業的商務活動中擔任了重要角色,特別是在中國的外資企業中,相當多的留學生已占據了主導地位,成為中國連接國際商務的紐帶和橋梁。

  陳樺說,“這一大批活躍在中國商界的留學人員或者說新華僑,已成為新一代的中國工商精英,新一代的華商,成為中國迎接全球經濟化的挑戰和增強中國在加入WTO之后國際競爭力的新生力軍。”

  殊途同歸

  其實,在《中國經濟周刊》的隨后采訪中發現:不管是海外務工的新華僑,還是由留學人員形成的新華僑,在國內大力投資興業的同時,都面臨著同一個問題——資金的問題。

  林文鏡說,“在開發江陰半島,我們充分考慮了這個問題,一方面開發需要大量大筆的資金,另一方面新華僑一下又拿不出那么多錢,所以需要給新華僑建投資平臺,江陰集中區或者說福州新港就是一個很好投資平臺,江陰的發展就驗證了這一點。”

  中國僑聯經濟科技部部長陳樺認為,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大多遇到的也是資金問題——融資困難。目前國內風險基金尚未健全,留學人員資本短缺,貸款又沒有物業抵押,致使一些有專利的項目擱淺。

  陳樺說,雖然我們在創業園中設立孵化器,但依然是不能解決資金與項目對接的問題。

  作為改革開放中國第二批計劃選派出國的留學生,現為廣州證券監事會主席、首席經濟學家、副總裁的鄭德珵也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留學人員做企業,比如在金融界可能會遇到不公平的待遇。

  國僑辦經濟科技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留學生歸國創業的融資機制仍不完善,融資渠道不暢通,創業發展資金也很難在國內資本市場上得到滿足。

  該負責人分析說,主要原因是國內資本市場尚不健全,缺乏主要面向中小企業的擔保機構;留學人員本身在國內缺乏必要的房產和其他不動產用于抵押;過去在國內無信用記錄;目前國內風險投資公司成立時間短、操作經驗不夠,對資金的投放比較謹慎;國內的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于非國有單位和個人的貸款也歷來十分保守。

  廣東省僑務辦公室主任呂偉雄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廣東本地的新華僑華人人數上不如江浙北京上海,但回廣東創業人數要比別的地方多。改革開放以來,廣東軟硬環境接軌程度都比較好,適合海龜投資創業。”

  對此,廣東省政府提出以僑引資,以僑引智。呂偉雄進一步分析說,老華僑與新華僑結合(財與智),東南亞老華僑有資金供給給新華僑,“腦袋”與“錢袋”的結合,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辦法。

  此時,林文鏡建議指出,成立華僑銀行或者新僑銀行,吸收新華僑的資金,既可以解決祖國急需的建設資金,又可以使新華僑的余資得到保值增值,還能借助經濟這條紅線將新華僑的心永遠與祖國連在一起,從而迎來新華僑在國內大發展的時代。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