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好的開始未必帶來好的結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3日 17:29 中國經營報

  趙法忠

  一封來信、三封郵件、十個以上來電、多條短信,記者近日從多個投資者處得到同一個信息:做“BY聯盟”(化名)的水晶代加工項目上當受騙了!

  與記者聯系的十幾個加工戶分別來自江蘇、浙江、陜西、黑龍江、湖北等省市。按照投資者提供的地址,日前,記者以加工戶的身份暗訪了“BY聯盟”。

  打著“北京大學”的招牌

  記者來到位于北京大學南門東側的北大資源樓東樓內的BY聯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BY聯盟”)。記者環顧四周,東側墻上掛著兩幅畫,上面寫著:加盟是開端,一個美好的結局等著您!

  前臺小姐詢問記者:“是考察水晶項目的嗎?”記者點頭后對方要求記者出示身份證,登記完后,她又讓記者先看一本“水晶彩影工藝品合作指南”。

  翻開指南,第一眼看到的是占據半個版面的

北京大學校門照片和緊接其后的幾乎全頁的北京大學介紹,未明湖、北京大學革命烈士紀念碑、蔡元培先生的雕塑像等六幅照片一溜排開。翻開下一頁,企業簡介中這樣寫道:“BY聯盟坐擁被譽為硅谷之稱的中關村腹地——北大資源大廈,依托北京大學……利用中關村……BY聯盟擁有以大學教授……BY聯盟將秉承北京大學一貫的優良傳統,……以人性化的經營模式支持創業者走向成功之路。”

  這樣的內容,很容易讓人誤以為BY聯盟與北京大學有相當密切的關系。今年6月份,蘇州房女士等加工戶看到了這樣的宣傳。房女士回想當初,說她當時認為“在首都北京,又在充滿濃郁文化韻味的北京大學的旁邊,該不會出現魚目混珠的公司吧?”隨后,她與BY聯盟簽訂了加工合同,并交了8000元的保證金。

  實際上,這家公司與北京大學之間的關系并不像房女士想象的那樣。在暗訪結束后,記者亮明身份,聯系上這家公司的樸經理,對方表示:“我們公司與北京大學沒有任何關系!我們就是租用北大資源樓的房子而已。”據記者了解,北大資源樓是北大資源集團投資興建的

寫字樓,而北大資源集團由
北大青鳥
集團與北京大學共同控股。

  操作“簡單、易學” 達到驗收標準卻“難”

  看完指南后,記者被帶到一間辦公室內,接待記者的是一位自稱姓楊的經理。他先是帶記者到展廳觀看樣品。

  在這個不足十平方米的展廳內,擺放了大大小小非常多的水晶制品,楊指著東側墻體上的兩種產品說:“你要做的就是這兩款產品。”記者近距離觀察這兩種產品上面的圖案——他們口中的“彩影”,只是把原有的圖案簡單地粘貼上去而已。當記者直接詢問楊:“這些畫是不是簡單粘貼上去的?”他的回答非常干脆:“對!就是這么簡單!太難了你也做不了。”隨后他帶記者到隔壁一個房間做現場演示。演示人員從一個印有許多圖案的膠片上剪下一個圖案,然后在上面涂上一種透明液體,然后把事先準備好的水晶模塊壓在圖案上,就直接把它放到了一個類似烘烤的設備中。兩分鐘后,取出,用刀片把多出水晶切面的圖案膠片刮掉,最后楊拿起一種透明液體簡單兩下涂抹在膠片之上,“這樣等它干了就可以了,就是這么簡單易做,一看就會。”

  同時他也表示:“包括水晶等所有原料、設備等都由我們提供,你只需要加工。在第一年內,你需要加工這兩款產品108000個,一個加工費是八毛,能賺多少你自己算算就知道了。”記者一算,108000×0.8=86400元。“效益還是不錯的。”寧波的冉先生顯然也算過能夠賺多少錢。但是他沒有算到的是驗收標準。

  記者從楊那里獲得一份“水晶影相工藝品質量驗收標準”,這個驗收標準共包括六項內容:一、水晶圖案內無氣泡,水晶涂層表面要平整光滑,無明顯流痕、劃痕和氣窩。二、圖案要居中,無顏色缺陷、無傾斜、偏側和顛倒。三、周邊平整飽滿光滑、無鋸齒狀紋路、無指痕和其他雜質。四、水晶成品無渾濁狀,要晶瑩剔透。五、水晶產品無磨損和殘損。六、每批加工產品合格率達95%。“這個標準其實很簡單,我們現在所有95家加工戶都已經做的比較穩定,都能按時交貨,你可以打電話核實,北京陳小姐、江蘇無錫汪先生都有電話。”事實真的是像楊所說的這樣嗎?

  而上述驗收標準在冉先生看來:“太模糊,根本就是公司說了算。他想要就要,不想要你保證不合格。”他第一批700多個成品中只有15個合格,合格率只有2.1%。房女士比他更慘,本來就遲到一星期多才收到原材料,6月23日交了第一批貨后,7月8日北京公司給她的答復是:貨已收到,檢驗報告是合格率1%。其中還有33只在運輸過程中碰碎。

  記者現場向楊詢問上述驗收標準是誰定的,他一開始說是公司自己所定,但隨后又表示是他們的“上家”——下海外訂單的中國香港、韓國和日本公司定的。而在此前,記者從眾多加工戶那里得到的信息是:“公司根本沒有海外訂單,因為向他們要的時候根本拿不出來。”

  在暗訪結束后,記者從樸經理那里得到了另外一個答案,他向記者表示:“從來沒有向加工戶說過有海外訂單,我們都是向深圳市的公司供貨。”

  面對普通加工戶和媒體的記者,一個公司的兩個經理給出了兩個完全不同的答案。

  加工戶數量 從數百家到十幾家變化不定

  記者暗訪期間在BY聯盟公司共停留了一個多小時,在這段時間內,記者不時聽到前臺、其他部門電話,粗略統計大約有近十個。從接聽電話人的回答可以聽得出,這些來電基本都是咨詢和索要材料的。有的是江西的,有的是湖北的,他們都留下地址等待材料。

  究竟現在有多少加工戶加盟呢?記者在該公司的合作指南上看到的介紹是:“從2005年面對全國招商以來,已有數百家合作商加盟。”在暗訪時,從楊經理處得到的回答是:“我們現在全國有95家。”

  在以記者身份與樸經理交談時,他表示并沒有多少家加工戶,也就十幾家。從資料上的數百家,到楊經理口中的95家,再到樸經理給出的十幾家,數字變化之大讓人很難相信這僅僅是統計上出現了疏漏。

  在現場,記者碰到了兩位來自外地的加工戶。走出北大資源樓后,記者與他們攀談起來,他們來北京已經四天了,“還沒有選好項目,因為現在的項目騙子太多了。”記者翻開他們手中厚厚的多個公司的宣傳資料,卻很失望地發現,那些加工項目看起來與BY聯盟都差不多。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