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不支持Flash
|
|
|
成都市28億買單國企改制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 01:33 中華工商時報
□本報記者 譚麗莎 記者日前從成都市國資委獲悉:截止到2005年,該市累計實現兼并國有企業301戶,破產企業172戶,改制企業1303戶,盤活存量資產300多億元,30萬職工實現轉移安置,共核銷銀行呆壞賬準備金40多億元。172戶市屬國有大中型企業已經兼并破產84戶、完成企業改制83戶,改制面達到97%。由此可以說,成都市國有工業企業改制已基本完成,走在了全國大城市的前列。 “老大老外老鄉”參與國企改革 成都市國資委副主任嚴蓉告訴記者,該市國企改革早在1996年就開始起步。據嚴蓉介紹,2001年成都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把國企改革作為“一號工程”來抓,成立了強有力的領導機構,并以產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口,要求國有資本從一般競爭性行業退出,國企職工身份徹底轉變,同時積極引入多元化投資主體,尤其是引入大企業,推動國有經濟戰略性重組。 攀鋼是“老大”成功重組成都國企的典型。攀鋼集團先后兼并、重組了成都無縫鋼管有限責任公司和成都鋼鐵廠,實施了200萬噸鋼材搬遷改造工程,新上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設備,全面提升了產品檔次、生產工藝和生產能力,整合了成都的鋼鐵資源。目前攀成鋼公司已成為國內品種規格最齊、生產規模較大的無縫鋼管生產企業和四川省建筑鋼材骨干生產企業,近年來銷售收入和利稅大幅上升,成為成都市工業企業的“單打冠軍”。 “老外”日本豐田與四川旅行車廠合資、之后又與一汽集團共同組建的四川一汽豐田公司,從成立以來的7年里,2年建設、5年盈利,實現利稅年均遞增52.5%(今年利稅可達9億元),資本保值增值率128%,經濟效益列居成都市工業企業第二。 “老鄉”浙江天馬集團通過競拍收購了破產后的成都軸承廠的全部經營性資產,并投入上億元資金進行技改,吸收了原成都軸承廠的800多名職工再就業,去年完成銷售收入2.3億元,實現利潤4500萬元,上繳稅金1600萬元。 發揮“兩個托底”作用 加大國企破產力度,實現劣勢企業平穩退出,是成都市國企改革重要工作,迄今172戶市屬國有大中型企業已經兼并破產84戶。 2001年,成都市政府設立了工業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工投公司),有效地起到了“兩個托底”作用: 一是資產托底,由工投公司對暫不能變現的破產財產進行托底收購,以盡快終結破產程序,防止國有資產低價出售,盡可能使破產企業財產變現價值最大化。 二是職工安置費用缺口托底,工投公司通過財政撥款、銀行融資、處置國有資產等多種形式籌措職工安置費用,以保證破產程序順利進行。 據統計,自2001年以來,工投公司累計共支付了約28億元資金,用于支付國企改革成本。工投公司是政府的公司,即是說,成都市政府為國企改革“買單”28億。這一數字不算大。嚴蓉高興地說,由于起步早,因此改革成本也比較低。 據說,成都所創造的“破產財產變現載體”經驗,引起了國內不少城市的興趣,紛紛前來學習取經。此外,成都國企改革與東郊工業區機構調整相結合,利用東郊土地與區縣開發區土地的級差地租,通過“騰籠換鳥”,對企業搬遷后的土地實施綜合整治和開發,使國有資本實現增值。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