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先斬后奏成為地方經濟高速發展秘訣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 21:39 中國產經新聞
地方投資居高不下 受控項目依然上馬 本報記者 魯菲報道 在國家抑制投資、防止經濟過熱的情況下,全國31個省卻出現了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兩位數的局面,這不能不讓人擔心。 8月7日,國家發改委地區司公布的報告顯示,上半年,全國31個省份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兩位數。其中,23個省增速在12%以上,7個省投資增幅超過40%,兩個省超過50%。國資委研究中心企業發展部部長王志鋼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先斬后奏”已成為地方加速投資大型受控項目的一個秘訣。 “先斬后奏”成地方秘訣 報告顯示,上半年,中國大部分省份經濟增長速度快于上年同期。內蒙古增速高達18.2%,江蘇15.4%、山東15.3%、天津和廣東均為14.4%、浙江14.1%、河南13.9%、廣西13.6%、河北13.5%、四川13.3%。 上半年,16個省份的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高于全國31.3%的平均增幅。其中,吉林增長55.6%、安徽54.1%、河南48.8%、河北44.4%、內蒙古43.5%、青海42.3%、福建41.5%、陜西39.7%、遼寧39.5%、湖北39.4%、四川38.8%、廣西38.2%。 從大區來看,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繼續呈現東部快于西部、西部快于中部、中部快于東北的態勢,并且差距繼續擴大。上半年,西部、東北、中部和東部地區的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34.4%、42.13%、41.47%和25.93%。 而在經濟高速增長的背后是地方投資增長過快。“我們到地方調研的時候發現,仍然有很多國家禁止上的大型項目還在繼續建設,而且很多前期投入都是銀行貸款。他們把項目建成以后再上報到發改委批準立項,如果發改委不批準,大量的銀行貸款就面臨收不回來的風險,如果批了,又不符合國家的宏觀政策。”國資委研究中心企業發展部部長王志鋼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此間觀察家認為,這顯然是造成“先斬”的事實,然后“后奏”逼中央承認的一種怪態。 板子應該打在哪里? 國家發改委的報告一出,不僅有人要問,中央一再強調要控制投資規模,地方政府緣何就是緊抓投資增長這個秘方不放呢?觀察家認為,板子應該打在地方政府希望一蹴而就的政績觀上。 控制投資過快增長,已經成為當下宏觀調控的一項迫切任務。而在現行體系下,地區生產總值、總量等數字多年來都是地方政府津津樂道的“政績”。在此考核制度下,地方政府通常會狂熱投資那些資本集中、見效快的產業。 “非理性”的地方政府短期行為,將給中國經濟發展埋下惡果。它不僅使經濟過熱,還以浪費大量資源為代價。中國科學院日前發布的《2006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顯示,在對世界59個主要國家的資源績效水平評估后,中國資源績效水平排名倒數。 “我們必須按照不同地區的自然資源與環境承載能力,逐步實現一方水土與一方經濟、人口的協調。”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徐一帆在公開場合表示。 國家統計局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說:“我國應建立不同的地方政績考核標準,建立動態的監管和調控指標體系。”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