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能耗大省節能警察尷尬執法 一邊收費一邊執法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 06:54 中國青年報
一邊靠服務收費謀生 一邊行使監管職權 本報記者 李麗 去年,山東省能源消耗總量居全國首位,單位GDP能耗效率排在全國第12位。記者近日隨中華環保世紀行記者團在當地采訪時發現,當地企業自主節能降耗激勵政策尚不完善,企業自主科研、節能降耗的動力不足;而在政府監管方面,被稱為“節能警察”的節能監察部門還存在執法乏力的情況。 企業追求經濟效益與節能投入矛盾 據統計,山東省一次能源消費中煤炭和原油占98%以上,現在的電力、冶金、造紙等10大高耗能行業應該是節能降耗的重點。然而,企業節能減耗所需的技術設備投資必然與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產生矛盾。 山東省金晶集團是一家以玻璃及其延伸產品的開發、生產、加工、經營為主業的大型企業集團。2005年下半年以來,作為生產燃料的重油價格從1700元/噸飛漲到3500元/噸,這大大增加了玻璃制造成本。 由于高成本可能導致利潤空間減小,去年7月,超白玻璃生產線將燃料重油改為天然氣,燃料成本大大下降。目前,公司正在全面實施重油改天然氣,以一條浮法玻璃生產線為例,一年下來可因此節約標煤3888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70噸、二氧化碳排放2333噸,在當前價格基礎上可節約價值近3000萬元。 “節能降耗與增加經濟效益能結合最好。”金晶集團相關負責人說,“但如果資金不充足,不得不先保障效益,否則企業無法存活。” 中國石化股份公司濟南分公司經理趙培錄介紹該公司“三廢”綜合利用情況時說,2004年,公司上報的利用工業廢水生產的再生水、利用工業余熱生產的熱力、從煉油尾氣中回收的氫氣、硫磺等5個項目(產品),被認定為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取得減免稅1000萬元左右。 但他同時表示,像這樣的獎勵政策不但項目品種少,而且申報、審核時間長。“我們2004年報上去的,可2005年才批下來。”趙培錄認為,政府完善對企業節能降耗、資源綜合利用等鼓勵措施,將更能調動企業的主動性。 “政府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強,尤其是在一些技術的研發方面。”中國海化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孫天一說,生產純堿產生的廢料堿渣如何變廢為寶、產生經濟效益,就不是單靠一家企業可以解決的。堿渣目前只能在達標后做堆積處理,不能產生經濟效益,而這個問題至今仍是業內無法解決的技術難題。 他認為,依靠企業自己搞研發不具可行性,政府在這方面應當給予支持。“招商引資可以有優惠政策,為什么在企業自主投資、變廢為寶上不能有政策扶持?” 一邊收費一邊執法 節能監察硬不起來 記者在淄博市、濰坊市采訪時發現,兩地的經貿委都設有節能監察部門,在監測當地企業用能情況、提供技術服務、推廣節能技術的同時,對企業的用能情況進行監察。但是,兩地節能監察部門同時面臨著“一邊服務收費,一邊執法”的尷尬。 淄博市節能稽查大隊的大隊長劉維星介紹說,稽查大隊屬于“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是市經貿委的委托執法機構。而“自謀生路”的壓力恰恰降低了稽查大隊的監察執法力度。“市經貿委沒有給經費,工資主要靠其他服務收費。”劉維星特意指出,他們在履行監管職能時不收費。 “監測”與“監管”角色定位不明的問題,同樣出現在濰坊市能源管理監測中心的日常工作中,監測中心是財政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但所撥款項不足以維持日常運營經費的1/5,“工資都發不出來”。中心主任胡寶勇說,只能靠監測企業設備、提供技術服務收費來貼補,但“一邊監測一邊執法,影響公正”。今年4月30日,監測中心更名為節能監察中心,但他們申請財政全額撥款還沒有得到答復。“今年就停止了監測收費。”胡寶勇說,如今中心的日常運轉很困難。 淄博市有近2000家企業,而劉維星的稽查大隊只能監測700多家,“淄博市80%的企業都有使用淘汰設備的情況,但稽查大隊人員不夠,只能查一部分。”濰坊市有年耗能5000噸標煤以上的企業193家(其中含列入國家1000家耗能大戶的12家),市經貿委今年計劃考核41戶,但由于監測中心的經費問題,他們至今只監管了13家。 1998年,《節約能源法》頒布實施,山東省也陸續出臺了《山東省節約能源條例》、《山東省資源綜合利用條例》、以及《山東省節能監察辦法》等等。根據《山東省節能監察辦法》第22條的規定,“被監察單位拒絕依法實施的節能監察的,由節能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并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然而,在實際執法過程中,節能監察部門基本沒有對違法企業罰過款,因為“說情的太多了”。這也使得節能監察部門出具的限期整改意見書、節能建議書流于形式。“罰款決定要經貿委下,我們只能出具意見書。”劉維星說,如果企業拒不整改,也沒辦法。 胡寶勇也認為,《節約能源法》缺乏可操作性,節能執法主體、處罰主體都沒有明確,大大落后于目前的節能需求。“現在,技術監督部門也可以對企業設備進行檢測,對不達標的可以進行處罰。”他說,《節約能源法》應該盡快修訂,實際工作中才能有法可依。 本報日照8月6日電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