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安徽華源所產欣弗被連夜叫停 可能利好華源重組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5日 17:37 經濟觀察報
衛生部8月3日連夜發出緊急通知,停用上海華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華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藥品欣弗。衛生部通知說,青海、廣西、浙江、黑龍江和山東等省、自治區陸續出現部分患者使用上海華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華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又稱欣弗)后,出現胸悶、心悸、心慌、寒戰、腎區疼痛、腹痛、腹瀉、惡心、嘔吐、過敏性休克、肝腎功能損害等臨床癥狀。 衛生部要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立即暫停使用上海華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華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今年6月份以來生產的所有批次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立即對庫存和使用的該藥品進行清點檢查,封存尚未使用的此藥品,并暫停購入上海華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華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今年6月份以來生產的所有批次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 西寧14人出現不良反應 7月27日西寧市部分患者使用標示上海華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華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商品名為欣弗)后,有14人出現了胸悶、心悸、心慌、寒戰、腎區疼痛、腹痛、腹瀉、惡心、嘔吐、過敏性休克、肝腎功能損害等臨床癥狀。隨后,廣西、浙江、黑龍江、山東等省藥監局也分別報告,發現病人使用該注射液后出現相似臨床癥狀。 廣州注射后出皮疹 廣東省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主任鄧劍雄表示,華源欣弗注射液在廣東的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記錄中,有一例不良反應記錄,但是不是上述5各批次,而且不良反應不是低血壓性休克,而是出現皮疹。中山一院、省人民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廣醫二院等多個大醫院的藥房,均表示沒有該藥出售。 黑龍江兩名注射患者病情嚴重 黑龍江目前發現的14例不良反應患者,患者因為靜脈注射欣弗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后,或出現頑固性低血壓性休克,或出現意識障礙。7月31日至8月2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陸續收治9名因靜點“欣弗”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而出現打寒戰、發冷、發熱等癥狀的患者,其中五例伴有頑固性低血壓性休克,四例意識障礙。經搶救,目前病人病情基本穩定,但仍未脫離危險,其中兩例病情嚴重。 事件均與安徽華源有關 國家藥監局立即派出相關人員前往青海等省調查患者發病情況、對“安徽華源”生產過程進行核查、對相關產品進行市場抽驗等。目前調查工作和產品的質量檢驗工作正在進行中。 由于此次臨床中出現嚴重不良事件均與“安徽華源”生產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有較明確的關聯性,國家藥監局已責成安徽省藥監局立即采取緊急控制措施。 安徽華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為上海華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屬企業。而上海華源股份有限公司為中國華源集團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華源正在重組 華源集團總部設于上海,隸屬國務院國資委,向來有著顯赫的“央企”身份,2004年曾以494.61億元營業收入位列中國1000家大企業集團第29位。2005年以來,總資產572億元、旗下擁有七家上市公司的華源集團不斷曝出資金危機。05年9月以后,伴隨多家債權銀行起訴,“華源危機”達致頂峰。 華源集團成立于1992年,13年來的發展堪稱一部“并購史”。公司創辦人、現年60歲的周玉成多年來以集團董事長、總裁身份掌舵華源。正是在周的引領下,以紡織業起家的華源在13年間發動各種并購近90起,總資產從創立之初的1.4億元增至如今的572億元,所涉產業早已跳出紡織一隅,拓展至農業機械、醫藥等全新領域。 進入21世紀以來,華源更以“大生命產業”示人,華源集團旗下雙鶴、華源長富兩大輸液品牌分別位居全國市場第一、第三位,躍居為中國最大的醫藥集團。而現實證明,在風光之時被捧為“并購先生”的華源掌舵人周玉成,搭建的只是一座空中樓閣。今年9月以來因債權銀行起訴而集中爆發的“華源危機”,堪稱其13年狂飆突進般的并購擴張的必然后果。 貌似強大的華源的真實一面——13年來,華源集團僅以區區數億元資本金為基礎,高度依賴銀行貸款支撐,在其日益陌生的產業領域,不斷復制名為“并購-重組-上市-整合”,實則有并購無重組、有上市無整合的模式 06年2月,為有效化解華源危機,國資委在"出資人推動,市場化運作"原則的助推下,最終決定由華潤集團對華源集團進行重組。國資委正是考慮借助央企華潤的重組之舉,把華源打造成一個在國內醫藥產業中占有主導地位的“民族醫藥平臺”。 “中國人的生命健康究竟會掌握在誰的手里,對這一問題的考量正是國資委極力促成華潤重組華源的最大理由。”華源集團一位高層曾經表示。“華潤重組華源,實際上并不是華潤的一次市場并購行為,而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推動下華潤出面對華源進行的戰略托管。”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邵寧在華源第二屆董事會議和股東大會,并將這一震動國資和醫藥業界的重大事件稱為“一次市場化運作原則下企業之間的戰略性重組”。 華潤集團對華源集團實施戰略重組后,華潤集團將持有華源集團70%以上的股份。華潤集團的有關人士透露,包括承債和資金注入等投入,華潤需要注入華源的總資金預計將超過50億元。 邵寧強調,選擇華潤重組華源,國資委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國資委交給華潤的任務不僅僅是消除危機,而是帶著發展的責任進入,打造中央企業醫藥產業的平臺。“華源醫藥板塊是個非常重要的板塊,醫藥產業絕對是一個國家的戰略產業,關系到國計民生。但是非常遺憾,我們在中央企業里面一直沒有一個好的醫藥產業平臺。”邵寧說,希望通過這次重組,形成一個高水平的,有市場競爭力的醫藥產業平臺。 而華潤重組華源不會也不可能速戰速決,而將經歷漫長的過程。華潤集團董事長陳新華曾公開表示:“華源我們現在已經介入了,但不一定能干成”。這是華潤最高層首次就重組華源的前景表態。陳新華說,華潤介入華源重組主要是出于責任心,但究竟能不能做好,不是僅憑熱情就行,還有許多其他因素,不一定能干成,它所面臨的問題很復雜。 例如,華源系的股權架構非常混亂。“他們的股權結構圖用三米的紙都畫不清楚。老實說,我們從來沒有碰到過這么復雜的股權架構,這就足以讓我們焦頭爛額了。”陳新華說,目前看到的問題恐怕還只是冰山一角,大部分還在底下。隨著審計的深入,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問題暴露出來。 今年4月華源集團重組取得重大進展,華潤集團和鼎暉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已集中華源集團97.91%的股權。4月21日,華源集團管委會召開中層以上干部大會。管委會主任閻飆在會上表示,重組的第一步即集中股權的工作已接近完成。除國務院國資委(持股9.14%)和華夏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09%)外,17家原華源集團股東已簽署股權轉讓協議。而國務院國資委所持股份已于2月16日劃歸華潤集團托管。 閻飆說,股權集中完成后,華潤集團和鼎暉將分別持有華源集團70%和30%的股權。目前重組工作的重點是對外化解銀行債務危機,對內完成盡職調查,迅速改善公司的經營業績。 此時華源集團已全部償還了銀行貸款利息約2.5億元,與債權銀行的債務糾紛暫時得到緩和。“華潤集團和鼎暉已經替華源集團及所提供擔保的公司支付了逾期利息。從現在開始,有付息能力的公司要自己付息了。”閻飆表示,除上海醫藥集團、北京醫藥集團外,今年整個華源集團的經營工作應強調還本付息和對低效、無效資產的盤活。 此時,對重組后的發展前景,邵寧副主任表示充滿信心。這個信心來自三個方面:第一,相信華潤有能力把這個事情做好;第二,相信華源的員工會支持這項工作;第三,國務院國資委會一如既往地支持這項工作,國務院國資委是責任人。通過這次重組,對華源的產業發展有著非常好的、非常光明的前景,并表示:華潤一定會負責,一定不會退縮。 而時至7月13日,華源股份以跌停價收盤,技術上已呈破位走勢,公司股改工作遲遲未能推進也成為制約股價走勢的一大隱患。除證監會規定的年底完成股改,公司股改沒有詳細時間表,公司大股東華源集團重組事宜尚未完成是困擾股改的最大的問題。 所有有關股改的工作都沒有啟,重組之路并非坦蕩,公司上半年由于原材料繼續漲價及產品市場疲軟已預虧,而公司控股股東及其附屬企業非經營性占用公司大額資金尚未償還也將成為公司基本面的一大隱憂。華源股份未來走勢不容樂觀。 華源并購史 華源集團成立于1992年,13年來的發展堪稱一部“并購史”。 早在1998年,華源就開始調整戰略,染指醫藥領域。在1999年收購上市公司”浙江鳳凰”后,幾經資產置換,演變為“華源制藥”,拉開了華源集團登上中國醫藥行業舞臺的序幕。 2001年的崇明會議明確了華源的產業定位:以紡織作為基礎產業,以制藥為主的大生命作為核心產業,以貿易、金融、投資作為功能性支撐產業。華源集團開始跳出傳統的紡織產業,大舉進軍醫藥行業,試圖通過資本運作構建“醫藥航母”。 2002年8月21日,華源集團出資11億元受讓上海華誼集團和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持有的上海醫藥集團40%的股份,成為上海醫藥的第一大股東,并對其進行重組。這是迄今我國醫藥產業史上規模最大的聯合重組。上海醫藥成為華源集團的醫藥并購主力軍。 2004年11月,上海醫藥集團和魯抗集團進行戰略合作:在新成立的公司——上藥魯抗股份有限公司中,上海醫藥集團占有了60%股份。 2004年10月,華源生命出資13億元,收購北京醫藥集團40%的股份,成為北京醫藥集團新的控股股東。 2005年以來,總資產572億元、旗下擁有七家上市公司的華源集團不斷曝出資金危機。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