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標本兼治 遏制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勢頭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 15:28 光明網-光明日報
本報記者 張玉玲 “增長快、效益好”、“高增長、低通脹”、“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當最新的統計數字公布后,各方對2006年上半年的中國經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事實也證明,伴隨10.9%高增長的是經濟效益的改善、物價指數的溫和上漲和煤、電、油、運制約作用的減弱。這種良好的經濟發展態勢,使國人備受振奮,“十一五”實現了順利開局。 但在欣喜之余,經濟運行中也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而這諸多的問題中又以“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最受人關注。因為從2003年以來,我國的固定投資一直保持在26%以上的高增長,有關部門多次努力降低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的勢頭,但今年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依然“居高不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9.8%,比上年同期高了4.4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1.3%,增幅均為2004年以來同期最高。 根本原因在于投資沖動強勁 今年上半年,全國新開工項目多達9.9萬個,同比增加1.83萬個,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2.2%,其中6月當月新開工項目就達3.14萬個。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形勢課題組負責人王小廣研究員認為,投資增速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有兩個:一是由地方政府主導的、并通過各種政府城市投資公司直接推動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國投資高增長中各個產業鏈條的總牽動和總引擎,由其所創造的巨大的投資需求直接引導著市場對產業鏈中上游領域產品進行高速投資;二是大量低成本的資金在股市出現動蕩、房地產遇到調控和銀行低利率的情況下,就繼續流入實體經濟投資領域。目前,60多個行業中有36個行業投資增幅超過40%。 專家指出,值得警惕的是,新開工項目中違法違規建設問題比較突出。據有關部門對部分地區投資規模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的抽樣調查,約40%的項目在征用土地、環境評估、審核程序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違規現象。特別是部分產能過剩行業投資沖動依然強勁,新開工項目平均施工規模不升反降,規模經濟及相應技術水平沒有提高,說明這些行業仍在走低水平重復建設的老路,仍然靠上項目、鋪攤子追求增長速度。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形勢跟蹤分析課題組汪同三研究員指出,投資熱情不減,固定資產投資居高不下,一方面加大了經濟增長的成本,尤其是能源資源和環境壓力加大。上半年能源消費增長仍然快于經濟增長,單位產值能源能耗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上升;環境污染形勢嚴峻;工業占地比重過高,粗放用地問題突出;礦產資源無序開采現象加劇。另一方面,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最終也會導致產能的過剩和金融風險不斷加劇,尤其是有些投資項目,是低水平的重復投資,所以它的投資回報率也是低下的。產能過剩會造成相關產品價格下跌,庫存上升,企業利潤減少,虧損增加;企業經營狀況的惡化可能增加銀行壞賬,加大潛在的金融風險和社會就業壓力。投資增長速度明顯高于消費需求增長速度的狀況如果不能得到扭轉,不僅不利于保持“合理的投資與消費的比例關系”這一經濟結構調整戰略任務的實現,而且可能引致新一輪更為嚴重的產能過剩。 當務之急是嚴控新開工項目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鄭京平指出,無論是歷史的經驗還是別國的經驗,都已經證實了,這種靠固定資產投資拉動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是難以持久的。因為經濟增長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更好地改善人民生活,擴大消費,所以光靠投資拉動是不行的。而且這樣一種增長方式也不符合科學發展的模式,因此已經引起了決策部門和各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中央已經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從下半年投資的角度看,由于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長的幅度仍然有22.2%,加上正在施工的項目計劃延續下來的增長,將使得下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還會保持一個適當的增長速度。為此,中央明確提出要認真落實國家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積極主動地調整經濟結構和投資結構,當務之急是嚴格控制新開工項目,堅決把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的勢頭降下來。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建議,今后可以考慮采取“控投資、擴消費、減順差”的需求管理策略。“控投資”就是要促使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適當減速,從目前的29.8%逐漸調回到長期平均增長水平(21%)附近,但不能壓到15%,如果投資“硬著陸”,急劇減速10個百分點以上,可能會造成經濟衰退。“擴消費”就是要不斷擴大城鄉居民消費需求,繼續促使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保持近兩年的增長速度。“減順差”就是要控制凈出口規模,對外貿易爭取“略有盈余”即可,但調減順差規模不能用力過猛,要以微調方式逐步實現,以防振蕩太大。 解決投資低水平過度擴張的問題,必須加強和改進宏觀調控。專家們建議,有關監管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要充分認識嚴把土地、信貸“兩個閘門”,對于控制新開工項目和投資過快增長、促進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性。應當對新開工項目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凡是不符合國家行業規劃、產業政策、項目審核程序、用地政策和環保、安全、能耗等市場準入標準的項目要堅決停下來,并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根本措施在于優化投資結構 中央提出,一方面要堅決把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的勢頭降下來,另一方面要切實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提高質量和效益上。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沒有一定的速度和投資規模不行,但是盲目攀比速度,不計發展代價,違法違規亂上項目的現象必須堅決制止,根本的措施在于優化投資結構。 王小廣認為,投資增長過快問題是體制性和結構性的。目前我國的投資增長不能籠統地講過高還是過低,結構性問題始終困擾著我們:一些公共事業領域目前投資水平遠遠不夠,但是一些過剩行業投資增速卻一直居高不下。為此,應繼續嚴格貫徹落實國家發改委等三部委出臺的《關于加強固定資產投資調控從嚴控制新開工項目的意見》精神,嚴格遏制今年以來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的勢頭。控制對高耗能、高污染和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和土地供應,嚴肅查處各種形式的土地、金融違法行為。要切實落實已出臺的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政策措施,加強對重點地區的指導和督促。加大差別電價、水價政策的實施力度,利用價格杠桿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抑制產能過剩行業繼續擴張。要加強對新上項目市場準入的審核和監督檢查,特別要強化環保標準。抓緊制定新的市場準入標準,進一步提高高耗能、高污染和產能過剩行業在能耗、環保、用地、安全、技術等方面的準入門檻,從源頭上控制低水平重復建設。 專家指出,除了這些短期的“治標”之道,長期性“治本”之策在于 正確認識經濟形勢系列報道通過稅收、地方公債、土地制度等綜合改革徹底轉變地方政府職能,同時進一步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和匯率制度改革,深化金融機構健全性改革和堅持監管優先的原則。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