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氣象信息成新蛋糕 氣象產業是否該商業化經營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 03:18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許浩/北京報道 陰、晴、雨、風……這些以前由氣象臺發布的普通氣象信息,近年來隨著有償使用、有償發布等渠道的增多,正成為相關機構和企業之間分享、爭奪的一塊“新蛋糕”。 氣象信息是公共產品、準公共產品,還是可以獲利的商品?氣象產業是壟斷性經營還是采取商業化模式? 目前,河北省石家莊佳誠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佳誠公司”)與河北省各地氣象部門之間的13起系列官司,不僅反映了氣象專業部門與短信運營商之間圍繞氣象信息資源發生的利益爭奪,還引發了法學界對現行氣象發布管理辦法“合法性”與否的討論。 官司由來:從合作到反目 佳誠公司是河北省首批在移動電信網絡平臺上從事手機短信增值業務的公司之一。2002年3月28日,佳誠公司與隸屬河北省氣象局的河北氣象科技服務中心(下稱“省氣象科技服務中心)一下屬機構——省專業氣象臺簽訂了一份《關于合作開展手機氣象信息點播業務的協議》。根據協議,省專業氣象臺向佳誠公司提供氣象信息,佳誠公司再將這些信息發送給手機定制用戶并收取費用,雙方按約定的比例分配所獲收益。 “雙方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佳誠公司的執行董事羅忠華對《中國經濟周刊》說,甚至連省氣象科技服務中心2003年涉足氣象短信市場都是委托佳誠公司來運行維護的。 2003年9月1日,佳誠公司又與省專業氣象臺簽訂一份合作協議,雙方約定該協議期限為2003年9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協議到期后雙方無異議,協議自動延長。 然而在這份協議尚未到期前,這對昔日的合作伙伴卻已反目。 2004年2月21日,省專業氣象臺向佳誠公司發出告知函,稱根據中國氣象局制定并于2004年2月1日開始施行的《氣象預報發布與刊播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媒體刊播氣象預報應與當地氣象主管機構所屬氣象臺站簽訂刊播協議并直接提供適時氣象信息。也就是說,如果面向全省傳播氣象預報,則只有河北省氣象臺才具備簽約資格,省專業氣象臺與佳誠公司簽訂的合作協議因而是非法和無效的。 2004年3月8日,省專業氣象臺又向佳誠公司發出解除合作協議通知書,以上述理由解除了合作協議,并聲明“自第二天起不再提供氣象信息”。后經佳誠公司協調,專業氣象臺一度恢復信息提供。 在此情形下,河北省內從事氣象短信業務的其他兩家運營商相繼退出,但佳誠公司卻心有不甘。“(我認為)真正的原因是,2004年時,省氣象科技服務中心已經逐漸具備了經營氣象短信業務的條件。省氣象系統試圖收購佳誠公司在省內的所有手機定制客戶。”羅忠華說。 羅的依據是,在省專業氣象臺向佳誠公司發出解約通知書后,省氣象科技服務中心多次向他們提出,可以把客戶資源轉給他們,并允諾支付一定的經濟補償。 因此,佳誠公司堅持要求合作,“但河北省氣象臺就是不與佳誠簽合同,也不允許下級臺站與佳誠合作。” 羅忠華說。 “這主要是因為佳誠公司違反合同約定不誠信造成的。”河北省氣象局法規處處長李立憲說,當初佳誠公司與省專業氣象臺合作時有意瞞報收入,減少了氣象部門分成,而且還拖欠了4個月的分成款。 2005年1月4日,佳誠公司被中止提供氣象信息,河北省只保留了省氣象科技服務中心一家氣象短信運營商。但佳誠公司通過從網上轉抄天氣預報,依然從事著氣象短信服務業務。 2個民事訴訟與11個行政訴訟 2005年9月16日,省氣象科技服務中心以違約為由,將佳誠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支付拖欠4個月(2004年9至12月)的分成款12萬余元及約定的違約金。2006年3月8日,石家莊市長安法院一審判決省氣象科技服務中心勝訴。之后,佳誠公司以氣象科技服務中心不具有訴訟主體資格等理由提出上訴。 在違約之訴未有結果之前,河北省氣象臺又于2005年12月2日向石家莊中級人民法院起訴佳誠公司,認為該公司自2005年以來,在未經河北省氣象臺許可、更沒有其他合法來源的情況下,以營利為目的,采取剽竊或轉抄河北省氣象臺所發布的天氣預報的手段,向其用戶發布天氣預報,侵犯了其科技成果權,要求佳誠公司賠償50余萬元。 與此同時,從2005年11月16日到今年1月,河北省11個地市氣象局以佳誠公司“傳播氣象信息未經氣象臺站及氣象主管機構同意”以及“傳播的氣象預報不是從臺站直接獲取”等理由,對其下發了11份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其停止發布氣象信息,并處3萬元至5萬元不等的罰款。處罰金額總計45萬元。佳誠公司對此表示不服,于今年2月份開始向各地市法院提起了行政訴訟。 至此,圍繞佳誠公司“違規”發布氣象預報,引發了2個民事訴訟和11個行政訴訟,演變成包含13個訴訟的系列案件。 氣象信息有償發布應該采用何種模式 “此系列案件的背后,實質上是省氣象部門與短信運營商之間圍繞氣象信息資源的利益之爭。”河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肖輝教授分析說。 近年來,氣象預報短信服務增長非常迅猛。有業內人士透露,僅以河北某電信運營商為例: 2003年9月所積累的氣象定制用戶僅為2萬,月收入僅為1.6萬左右;而截至2006年6月底,該電信運營商的用戶數為90萬左右,月收入到達60萬左右。河北省內另外兩家電信運營商的月收入也分別達到17萬、40萬左右。 佳誠公司的代理律師谷景生認為,河北省氣象部門有壟斷的嫌疑:“如果把各級氣象主管部門比作父親,氣象臺比作大兒子,與之相關聯的氣象服務單位比作小兒子的話,那么在公眾氣象信息這個市場上,父親有氣象行政處罰權,大兒子擁有選擇誰能獲取氣象信息的決定權,小兒子在經營著有償的氣象手機短信業務。一家之中既有‘運動員’,又有‘裁判員’。” “根本談不上所謂的‘壟斷’。”河北省氣象局法規處處長李立憲對《中國經濟周刊》說,“這只是氣象行政主管機構依法實施正當行政職權,依法維護氣象信息市場有序性的行為。把氣象主管部門與部門之間的關系比喻為老子和兒子是很不恰當的!” 中國氣象局法規司副司長劉憲華也認為,管理辦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氣象信息發布更具嚴肅性、權威性,不是為了壟斷氣象信息。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因為媒體隨意轉抄、轉播天氣信息,容易造成以訛傳訛,難以保證氣象信息的真實性、及時性、有效性。如果出現謬誤,會對國家經濟建設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巨大損失。因此, 媒體需刊播氣象預報的,應與當地氣象主管機構所屬氣象臺站簽訂刊播協議;未經許可擅自刊播,或擅自將獲得的氣象預報提供給其他媒體,未經許可擅自轉播、轉載氣象預報等行為,都屬于違法行為。劉憲華還舉例說,許多人習以為常的居委會大媽每天把天氣預報抄在小黑板上提醒轄區居民的行為,也是與管理辦法規定不相符的。 自2004年管理辦法施行以來,從事氣象預報短信服務的運營商一直頗多微辭,認為這是氣象行政部門利用手中權力切分了電信增值產業的蛋糕。 此案也引起法學界極大的關注。6月6日,中國公益訴訟網發起人李剛、韓波、王學棉、林劍鋒四位法學博士根據立法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分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提出建議,請求對《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辦法》第24條的合法性進行審查。根據該條規定,氣象信息的傳播者在傳播氣象信息時未標明發布時間和氣象臺名稱也將受到行政處罰。四博士提出,此條款違背行政處罰法,且超出了氣象法中規定氣象違法行為行政處罰的范圍。同時,建議對中國氣象局制定的管理辦法中有關簽約等相關條款的合法性進行審查。 “我們認為有關法規可能存在偏差。”李剛博士對《中國經濟周刊》說,“表現在對氣象信息這一公共產品或準公共產品的分配上,在處理氣象臺、傳播者和公眾的利益配置上,明顯偏向了氣象臺。不僅賦予了他們相當于行政許可的權力,即通過簽訂協議‘同意’他人使用的權力,而且配置了行政處罰的公權力予以保障。相應對傳播者來說,缺乏一個公開、公正的程序來保障其經營權利。對公眾來說,可能失去多個氣象信息經營者公平競爭所帶來的更好的服務、更好的價格等利益,甚至可能再次陷入壟斷經營的泥潭。” 中國通信企業協會增值服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楊萍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對天氣預報這樣的公共信息應采用公開、市場化的手段,尋求和建立合理的信息傳輸渠道。價值鏈各個環節的合理性競爭是提高信息服務效率的關鍵。”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