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2006中國創業投資中期論壇 > 正文
 

上半年風險投資7.72億美元 創歷史新高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13日 08:36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本報記者 禹剛 但有為 薛黎

  風險投資領域著名研究機構清科集團昨日發布的三份報告顯示,隨著風險資本(VC)和私募基金(PE)對高科技以及更多傳統行業持續看好,今年上半年中國的風險投資額達到7.72億美元,再次創下歷史新高,增幅高達128%。而私募基金上半年在中國的股權投資額也高達55.6億美元。

  資本退出之路更加順暢

  清科集團發布的2006上半年《創業投資報告》、《中國私募股權調查報告》以及《中國企業上市報告》顯示,今年頭六個月,以VC或PE為支持的在海內外上市的中國企業數目達到13家,籌資總額高達117.6億美元。其中,二季度有8家上市,募集金額116億美元。

  報告還顯示,在風險資本和私募基金投資中國熱度不減的同時,資本退出之路也更加順暢。成功退出的VC機構包括7筆股權轉讓、6筆并購以及1筆清算等三種方式。可以看出,在中國市場,VC的主要退出方式還是通過被投企業的IPO實現。

  IT業依然最為活躍

  2006年上半年的投資涵蓋了IT、服務業、傳統行業和生物\醫藥行業,累積投資案例為121例。其中IT業無論在投資案例數目還是投資金額方面都居絕對主導地位,該行業共有84個投資案例,占上半年總數的69%,投資金額為5.62億美元,占總額的73%。

  在投資地域上,北京、上海、深圳和廣東一直名列前茅,這一方面反映了中國創投的地域發展不平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這幾個城市是最具活力和創新力的地區,報告認為,這種局面在今年下半年不會得到改變。

  政策環境日益良好

  一般而言,上半年VC機構的投資活動不甚活躍,但今年的情況卻出乎市場意料之外。此外,隨著《創業投資企業暫行管理辦法》于今年3月1日的正式實施,以及股權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中國風險投資創業正面臨日益良好的政策環境。業內人士認為,下半年風險投資將呈現更活躍的局面。

  募資方面,今年上半年延續了去年以來的強勁勢頭,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都認為這表示各家VC機構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不斷增強。但考慮到下半年更多VC機構會把精力放在投資和項目管理上,預計募資水平將維持目前的力度。

  并購基金成長空間看好

  在上半年私募股權投資中,過橋資本、成長基金以及并購基金成為中國大陸私募市場上的主角。過橋資本在兩個案例中就投入了26.3億美元,投資金額居于幾類私募基金匯總的首位;并購基金的5個案例投入13.6億美元;成長基金將11.05億美元分投于16個案例中;另外,約有1.5億美元投資于房地產。

  據清科預測,下半年私募股權投資將會繼續保持活躍,尤其是新募集的23.68億美元的成長基金也將給國內眾多處于快速發展的企業帶來機會。而根據近期的數據分析,傳統行業仍然會成為私募基金投資最為密集的領域。

  風險投資

  攪熱中國并購市場

  □本報記者 薛黎 但有為 禹剛

  清科集團最新推出的《2006年上半年中國并購市場研究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國的并購市場活躍。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風險資本和私募基金還將投更多錢到中國的并購市場。

  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國的并購市場活躍,其中TMT(即技術、媒體和電信)、醫療保健、能源三個行業披露的并購總額達13.35億美元,并購方或被并購方有風險資本或私募基金支持的事件為14件,且都發生在TMT行業。

  有數據顯示,有風險資本或私募基金支持的并購事件數量僅占了所有TMT產業并購事件總量的33%,但其并購價值卻占了披露價值總額的64%,約為4.52億美元。

  此外,報告顯示,TMT產業內并購事件的規模為2826萬美元,其中,分眾傳媒收購聚眾傳媒的事件最引人注目,收購價格達到3.25億美元。比較起來,醫療保健行業并購事件的規模較小,平均僅有900萬美元,而能源行業由于其行業特點,收購價格都較高,平均為1.50億美元,遠遠高于其他行業。

  “風險資本和私募基金在中國內地并購市場的作用不容低估,他們將花更多時間,投更多錢到中國的并購市場,甚至將挖掘一些中國國有企業并購的機會。”清科集團創始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倪正東在昨天的2006中國創業投資中期論壇上表示。

  報告預測,今年下半年,海外直接投資和國內母公司對子公司整合并購會有所增加,一些等待政府審批的并購事件也會在下半年出結果,但并購市場總體將穩定發展,不會有太大的波動。“2006年將完成的股權分置改革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并購市場的發展,但由于改革中的種種限制,短期內其對并購數量的影響還將難以全面發揮。”

  中美法德四國投行構建國際并購交易圈

  □本報記者 禹剛

  隨著資本跨境流動的規模上漲,作為資本流動“中間人”的各國投資銀行也在探索,如何構建更順暢的資本流動通道。記者昨日獲悉,一個來自由中美法德四國投資機構組成的投行聯盟正在進行這樣的嘗試。

  這個全球戰略聯盟由中國萬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萬盟”)、美國朱利安尼資本顧問公司(簡稱“GCA”)、法國Aforge Finance金融公司(簡稱“AF”)和德國Sal Oppenheim公司(簡稱“SO”)等四家國際知名投資機構組成。

  其中,GCA是由美國前紐約市長魯道夫·朱利安尼創辦的國際性金融機構,其他兩家公司也都是法、德兩國權威的專業投資銀行,專注于為大、中型公司提供并購交易與資本運作服務,僅在2005年,這三家公司就完成了78 宗大型國際并購交易。

  據前紐約市長、現任GCA總公司董事長兼CEO的朱利安尼介紹,該聯盟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動各區域間的并購交易,資產處置和融資服務等,他認為在資本全球化背景下,“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并購市場對高素質的跨國投資銀行有著強大的需求。”

  萬盟公司副董事長施邁克(Michael Spiessbach)就表示,通過結盟該公司可為客戶提供更專業、更完整的投資銀行服務,“我們將重點推動北京、上海、蘇州和沈陽的中國公司進入上述聯盟覆蓋的并購交易圈,幫助中國企業在更大的范圍內配置資源。”

  到目前為止,該聯盟覆蓋的國際城市和地區包括紐約、芝加哥、底特律、

亞特蘭大、洛杉磯、巴黎、里昂、日內瓦、法蘭克福、科隆、蘇黎世,據透露,聯盟計劃明年完成在日本東京和印度孟買的戰略布局。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